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部 非凡业绩 第六十二章 情报分析 (第1/2页)
第三部非凡业绩第六十二章情报分析
北方的元月滴水成冰,一大早,六辆大型平板拖运车经过了多道检查,驶到大连造船最大船坞旁,船坞里面正在建造两条船,可仅仅铺设了龙骨和最底层的围板,高度才一米五。
进入船坞旁的所有通道口,有军队警卫站岗,每个进出的员工和技术人员都需要佩戴特别发放的工作卡。
工段长从押车人员手里接过货运清单和指令单,用对讲机呼来大吊车,让吊运小组赶紧穿钢缆,将车上的大型工件卸下。
“老张,单子上写的什么货?”吊运小组长刚从温暖的休息室出来,急切地扣着大衣的纽扣,才一会鼻子已经冻得通红。
“发动机。”
“发动机?别开玩笑了,我看是大口径压载管,问问是不是写错了。”指令单子要是出了错,那可是大事,张工段长也是心存疑惑。
对讲机呼叫了物资部,齐部长在对讲机里十分肯定地说是发动机,让起吊工人别用钢缆,免得划伤。
“快,将钢缆抽掉,换编织带。搞什么?为什么不在单子上写明?”吊运小组长带上厚厚的手套,帮着一起将好不容易穿进去的钢缆抽出来。
不一会,一大帮管理、技术人员小跑过来,全都头戴棉帽,裹着大衣,唔得严严实实,带头的正是云桥院士。
“先别吊,把封口打开看看,对了,加工单位的技术人员呢?图纸等资料带来了没有?”
有人问了押车的才知道,陪着运输车一起出发的面包车在路上打滑,翻到了路边的沟里,还好人都没问题,目前在医院里观察。
封口打开了,云桥院士要过手电,朝里面照射,大致地看了看,对身旁的人说道:“表面质量还算可以,就是不知道叶轮的动静平衡测试数据怎么样?封上吧。
张工段长,等会在下面的垫木一定要平衡啊。”
“好嘞,您老放心。云老,这真是发动机?”张工段长还是不信。
“全新的发动机,世界首创。”云桥院士有些自豪地说道。
“是吗?世界首创啊,了不起。”周围的人的脸上都显露出自豪感。
远在地球的另一端,美力克首都华府同样是银装素裹、寒风凛冽,位于阿灵顿的五角大楼内暖意融融,二楼第一个中型会议室内正在开会,主题是华夏军队实力评估。
随着俄罗萨红色大厦的垮塌,美力克成为世界的唯一巨头,理所当然地会对各国的人权、经济、军事等等发表按照他的逻辑编写的报告,通过新闻媒体发布出去,以彰显他的世界警察地位。
讨论过核武、陆海空常规军力等问题后,开始讨论现役装备与美力克之间的差距和正在发展的武器。
“各位,根据我们的情报收集和卫星图片,现华夏最新的武器装备发展有几个方向:
第一,J20战机,与我国F22同样的隐形战机,根据航展上和其他渠道获得的消息,除了巡航速度与载弹量超过我们外,其他的数据传送、雷达搜寻、机载电脑等比猛禽差了至少半代,不过我们应该有所警惕,建议国防部及时下达研发第五代战机的指令;
根据华夏政府的办事能力和进度,还会有所改型改良,预计将在2000年前有条件大批量装备空军,不过根据我们了解的情况,华夏政府拿不出太多的钱来装备空军,只计划编制三个高低搭配的空战师,数量大概在一百二十架;
第二,华夏虽然与我国在协商GPS的民用合作,但他们已经连续发射了四颗静止轨道通讯卫星,能够覆盖本国和部分周边国家,这个项目的名称为北斗导航工程。
根据我们的计算,按照这样的速度,华夏将在八到十年内完成整个世界的导航系统全覆盖,到那时,华夏军队的信息系统、数据链传送将大幅度提升;
第三,大家请看这些图片,这是“窥探者”三号拍到的十几幅连续的照片,位置是华夏的西厂卫星发射中心。
实际上,最近几年,西厂已经不再发射卫星了,而是改为了导弹研发基地,请看这幅照片。”
讲解的人将图片放大,但依然很模糊:“根据我关专家的评估,这是在试验一种新武器,有可能是电磁炮。”
“不可能!”坐下立刻有人反对道。
美力克也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在研制电磁轨道炮,连最基本的试验都没开始呢,华夏怎么可能会有?
“这是西蒙博士的团队意见。报告上说,”讲解的人低头看着手里的报告:“报告上说,他们将图片进行了处理,发射机构与舰炮的结构有些类似但发射管很短;
而发射的弹体,因为卫星照片最小分别率为20厘米,没能精确计算出直径有多大,但是根据弹体上包裹着的红外热力放射、发射的直线轨迹、飞行速度、弹体与发射装置的距离和没有火箭弹、导弹的尾焰,他们判定,弹体是耐高温的金属体,长度在六十到八十厘米,速度超过五倍音速,所以不可能是火药或者燃料为推力能够达到的,只有电磁推力才能在这么短的距离内使物体达到五倍以上的音速。”
屏幕上的一组照片有两幅上有一个红色的小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