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一品才子_第一百零五章 曲解禅理 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五章 曲解禅理 上 (第2/2页)

闹,也陆陆续续的退了出来。他们可没有赵飞观察的那么细致,都感觉这位和尚确实不一般,说不定真是个得道高人,有人竟然跃跃欲试,也想请高僧指点一二。

    众人在丁宏昌的带领下一边往外走,一边纷纷议论:“你们都看到了吧,刚才有个打扮妖艳的女子进入法堂求教,说每天来登门保媒的络绎不绝,她都快烦死了,问高僧有没有办法阻止这些人来打搅自己。大师拿过一碗清水,倒在了女子头上。高僧什么也没说,只一个动作就将女子的事情解决了。”

    “这算什么,有一个一脸坏像男子,一直娶不到老婆,想投奔高僧,高僧拿了一把青龙偃月刀在男子面前挥了挥。这一把刀就能解决娶不到老婆的事,真是世间奇事。”

    “还有个读书人向高僧请教请教心灵平静之道,高僧朝着门外指指,又喝了口茶水。高僧的动作虽普通,可其中哲理却高深莫测。”

    “先不说高僧仙风道骨的姿态,仅凭他隔空取物的本事,必有半仙之体……”

    众人议论纷纷,多是溢美之词,这点还是较为统一。唯一起纷争的是高僧的动作都是什么意思,因为小纸条只有当事人能看到,众人只能凭空猜的,也不知猜的是对是错。

    议论的半天,也难形成统一的观点,孙平提议由博学多才的丁宏昌给大家详细的解释一下,众人一听,全都应声响应。

    丁宏昌看众人都推举自己,刚才还笑意盈盈,面如桃瓣,目若秋波的脸庞顿时一紧,一副不苟言笑的样子,假装推辞了一番:“佛家的偈语历来高僧莫测,我等凡夫俗子,只能目窥一二,在下孤陋寡闻,还是算了吧。在白鹿书院若论才思锦心,首推叶子彤,我看不如她来评说评说。”

    众人又将目光投向叶子彤,有的还跟着都附和:“是啊,是啊,叶子彤你就说说吧。”

    叶子彤看着起哄的众人,苦笑了一下,摇了摇头,“诗词歌赋,小女倒是略知一二,但佛理禅修,我确是囫囵吞枣,不辨滋味。要说直谅多闻,我看……”

    说到这,她看了丁宏昌一眼,表面上是在看自己正对面的丁宏昌,可剪水双眸里分明有站在队伍最后面赵飞的影子,但此时赵飞正和刘逸少吹嘘着别的事情,丝毫没有注意这里。

    叶子彤顿了一下,犹豫了片刻,方才道,“我看非丁宏昌莫属。“

    关于高僧的动作,叶子彤自然有一番领悟,但并没有完全领悟,她也只是猜测而已。尽管她兰质蕙心,毕竟阅历不如赵飞那般丰富,她也被和尚高超的手法迷惑了,认为他佛法高深。她不说,主要是因为这等佛法禅理,妄加论断,肆意猜疑,岂不亵渎了神灵。

    丁宏昌看盛颜仙姿、群芳难逐的叶子彤竟然也推举自己,自信心顿时爆棚,微微一下,显得眼亮心明:“既然大家都一致推荐在下,在下如再却之不恭,就显得矫情了,那我就发表一下拙见:

    那打扮妖艳的女子,说每天来登门保媒的络绎不绝,她都快烦死了,问高僧有没有办法阻止这些人来打搅自己。大师拿过一碗清水,倒在了女子头上。意思是心若止水、波澜不惊,不为外界所扰;

    男子一直娶不到老婆,想投奔高僧,高僧拿了一把青龙偃月刀在男子面前挥了挥。意思是斩断心魔,本僧可以为你剃度;

    有个读书人向高僧请教心灵平静之道,高僧朝着门外指指,又喝了口茶水。意为顺其自然,向远处看,从细节体悟人生,感悟人生之道和品茶之道殊途同归,品茶讲究心平气和,心平了,一切也就静了,人生之道也概莫能外。”

    丁宏昌话音刚落,孙平的溢美之词立即送上,“卒长不愧是卒长,点评透彻入理,刘禹锡的《澈上人文集纪》有云‘以文章接才子,以禅理说高人,风仪甚雅,谈笑多味。’我等要多向卒长学习啊。”

    孙平的点评很得丁宏昌的心思,未免有些飘飘然,神气自若的笑笑:“过奖,过奖,万物大道皆禅理,就比如我们脚下的石阶和殿中的石佛,同样是石头,一个受人尊敬叩拜,一个让万人踩在脚下。细细想来,也不奇怪,石阶区区几斧就可成才,而石像要受千刀万斧之苦,两者虽然取材一样,但历经磨难大相径庭,结局自是不可同日而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