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三章 演技(七)  (第1/2页)
    手已经包好了,筠妃将手套重新给她戴回去,话锋突转:“就先到这里吧,最后一遍药已经换了,再过些日子,便算痊愈。”    屋里胭脂香药香混杂,鄙安靠在床头,笑笑:“倒真是个冗长的故事,看来,若是听得完整的,必须得好生听话了。”    “很多时候,塔主总是不说话,但赵筠觉得,塔主心里头是比谁都清明的,可对?”    “错了,”鄙安细细抚摸着凝霜扇,“唰啦”敞开,搁在胸前徐徐的摇。    筠妃疑惑:“赵筠何处说错了?”    “我不是清明,你说的是什么我一点儿也不懂。之所以不说话,是我懒得去想,不愿搭理而已。”    “饶是跟塔主切身相关的人或事,也不管?”    鄙安以扇遮唇,懒洋洋的笑:“不管。”    隔了半天才睁开眼,补上一句:“鄙安想要的,不过‘自由’两字而已。”    赵筠久久无语。    饶是懒得管,可自己留下的烂摊子,还是得自己拾掇的。    比如说骆西窗和潋王爷。    从前的潋王爷对骆大将军言听计从,可自从遭了刺杀之后,流潋性情大变,虽然荒唐作风没改,可对骆西窗的态度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除了冷落,便是视而不见。    画皮纸,说白了就是画皮用的。用于伪装,再好不过。    所以流潋不是性情大变,而是压根就换了个人。    这皮囊底下的人,并不是实称的潋王爷。    可现下出现在将军府里的,倒不是那个假货,是真的。    被囚禁了半个月的流潋看上去挺不好,整个人没精打采的。    骆西窗怔怔坐在床边,嘴唇发抖说不出话。    流潋过去,小心翼翼的抬起他绕着纱布的胳膊,眼眶发红:“对不起……”    鄙安靠在窗外,忍不住敲了敲窗户,惊醒里头悱恻缠绵的二人。    伸个懒腰,勾唇笑道:“骆将军现在可以放心了,其实王爷并非负你。”    “多谢娘娘。”开口的是流潋。    “谢我什么?是我刺杀你,还是帮着他们囚禁了你?”    “……”潋王爷一阵语塞,想了想,才道:“西窗的事,多谢娘娘了。更何况,我想假王爷一事,娘娘先前并不知情吧。”    “随你怎么说。反正你得带着他离开,走的远远的,什么时候回来再说。”    假王爷是筠妃弄出来的,也是计划的一部分。所以这真王爷,一旦露面,还是不要出现的好。    语罢抬脚就离开,身后却突然传来骆西窗的声音,幽幽的——    “丞相的人马,在景安。”    鄙安脚步一顿,背对着窗户,轻声:“多谢。”    “另外,祝你们幸福。”    留下这最后一句话,抬腿离开将军府。    回宫的时候,途径一座荒废的府邸,鄙安不由自主的就叫人停了车。    静娘紧随身后,一抬头便看见锁紧的大门上三个硕大的字。    梨王府。    ……“瑾哥哥,我娘亲,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十来岁的小扶桑托着腮,想起今儿来听戏王员外的夫人,忍不住问。    珠瑾温柔的摸摸她的头发,一边回忆一边告诉她:“嗯……梨主子是个很漂亮、很强大,也很温柔的人。”    “就像王夫人那样温柔?”    “嗯。”    她不依不饶,揪着瑾哥哥妃红的戏袍继续问:“那……有多漂亮?”    珠瑾说不出来了,想了半天才这么形容道:“大概,就是风华绝代吧。”    风华绝代。    幼小的扶桑还不能具体的理解这四个字,只知道是很漂亮很漂亮的意思。    可有多漂亮呢?    明媚的阳光投进窗棂,投在珠瑾精致的不像话的脸上,衬着莹白的肌肤恍若透明。    那时候扶桑想,风华绝代的意思,可能就是瑾哥哥这样吧!    ……静娘上前查看了下门上的锁,又眯着门缝看了看,扭过头来:“这里已经很久没人住了,里头也破败的很……娘娘?”    鄙安歪着头瞅那牌匾,忽然轻快的笑了两声,转身往回走。    “没什么。出来太久了,回宫吧。”    那天赵筠给她说了很多,最后得了一个结论:就是她的亲娘在成为九重塔至尊以前,还在长安呆过,有个“梨王”的名头。    梨不梨王她不在乎,她高兴的是,这能让她想起珠瑾。    想起那个初春的午后,珠瑾那可以用“风华绝代”形容的微笑。    镇国大将军的解甲书递的挺快,流苏也没含糊,主笔一挥:“准了!”    朝里有担当有阅历的武将不少,可能承的起“镇国大将军”这几个字的却也不多。众臣推来举去,也没商量出个合适的人选。    最后,只得先搁置下来。镇国大将军的官印和兵符,也放进了只有皇帝才能进的御书房。    不久,丞相陆南宫请辞,流苏在距长安百里以南的地方划了块肥硕的地盘,算作给他的封地,慰藉这些年来他给朝廷出的力。    陆南宫离开那日天上飘了小雨,偌大的长安城都笼在一片朦胧的苍茫之中。    鄙安换了身白色绣腊梅的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