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董卓乱政 (第2/2页)
的特殊权力,斗争日趋激烈。双方不惜采用一切手段,相互排挤,殊死斗争。。 不久,大将军何进的密令的董卓进京勤王。何进是少帝的舅舅,代表外戚势力。灵帝死后,他与司隶校尉袁绍共同谋计诛杀张让,遭到何太后的反对。于是,何进便诱董卓以好处,以圣旨名义召他立即进京讨伐张让,并以此来胁迫何太后。 董卓接到圣旨后,大喜过望,立即召集人马,连日引军进京,并按何进的意思,上书少帝,要求“逐君侧之恶”,“收让军,以清jianian秽”。 可是,董卓却万万没有想到,在他还没来得及赶到洛阳之前,何进就在争斗中被张让等人杀死。这时,虎贲中郎将袁术也在洛阳统兵,听到何进被杀的消息后,便放火烧毁了南宫,并追杀张让等人。 张让和中常侍段硅慌忙劫持少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半夜出逃至黄河渡口小平津。行进中的董卓远远望见京城一片火海,知道情况有变,打听到少帝在北芒,董卓又急忙率兵前往。少帝被蜂拥而至的大军吓得惊慌失措,泪流满面。 董卓威风凛凛,大摇大摆地走上前去参见少帝,并且向他询问事变经过。少帝结结巴巴,语无伦次,倒是站立一旁的陈留王刘协主动上前向董卓讲述了整个事变的经过,叙述毫不含糊,条理清楚。 当时,刘协只有9岁,比少帝还小整整5岁。董卓大为欢喜,认为刘协要比刘辩强得多,而且又因他是董太后亲自抚养的,于是,便有了罢黜刘辩、拥立刘协的最初念头。
董卓把刘辩奉迎至皇宫后,挟天子以令诸侯,开始干预整个东汉中央政权。长期统兵打仗的董卓深深体会到:要想征服百官,控制朝廷,必须先得掌握强大的军事后盾。 董卓先是杀了何苗。何苗死后,不费一兵一卒收编了何进、何苗的部队,彻底掌控了洛阳。 董卓控制权利之后,先是废掉了刘辩,改立刘协为献帝,接着董卓将自己升迁为太尉,成为三公之一,掌管全国军事和前将军事务,后又自封郡侯,拜国相,跃居三公之首,掌宰相权。董卓虽然名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国相,但实际上却远远超越皇帝,享有“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等特权。 接着就是收复了吕布,夺取了丁原大军,曹cao刺董的戏码,曹cao逃出洛阳,以矫诏的名义进京勤王,而丁浩回来的正是这个时候。 董卓此人一生残暴,满怀私欲和野心。他从陇西发迹到率军进京cao纵中央政权,始终考虑和盘算的是如何满足私欲和野心。 为了达到目的,董卓不择手段玩弄权术,践踏法律,破坏经济,残害人民,他的种种倒行逆施,造成了东汉末年政权的极度混乱,给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东汉政权日趋衰败、最终倾覆,虽然是由多种复杂因素所致,但是,董卓无疑加速和促进了东汉政权的灭亡。 对于董卓此人,丁浩在前期还是很佩服的,但是后期,特别是他掌握大权之后,倒行逆施,残暴不仁,却为丁浩不喜。 “陛下,我们是否也选择进京勤王。”众人无不把眼光看向丁浩。 丁浩微微一笑,说道:“去,怎么能不去。” “我这一次准备带宋缺为帅,石之轩,郭嘉,戏志才跟随,姜松,宇文成都,高宠,李元霸前往,率军十万前往。” 徐达继续留守青州,必要的时候可以带领水军,扫荡东海一代。 思维统帅中,唯有徐达水路都是能征善战之辈。 岳飞,带领本部兵马,直取并州,李靖并处雁门,扫荡突厥。 比起开疆扩土,对于突厥,李靖从骨子里充满了恨意,对于前去洛阳,对于他来说最想去的还是前往进攻突厥。 丁浩也正是抓住了他这一点。 带走了郭嘉和戏志才,苏牧便让房玄龄和荀攸跟着李靖,让刘伯温跟着岳飞,正好相得益彰。 于是丁浩点齐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朝着虎牢关外和一种诸侯汇合去了。 不过丁浩从聚集大军到发兵,又浪费了一些时间,毕竟算起来,在三国时期只占据了一周之地,三四百万人口,总共五十万大军,岳飞带走十万,李靖带走二十万,十万留守,十万出征。 到丁浩的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前往虎牢关外的时候,十八路诸侯早就到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