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一章 实力破城 (第2/2页)
辅兵的伤害其实也不断很大。 明军炮手们解开拉车的马,架起炮,对准一里半地外的清军炮台开炮轰击。 66续续又有更多的明军炮车赶了过来,架起各种口径的火炮,向清军炮台起了猛烈的炮击。 本来就有线膛炮配合,明军的直射火炮又进入了阵位,压制得清军炮手根本不敢站在炮位上向明军开火。趁着这个机会,明军的臼炮被人推进了上来。 臼炮架了起来,先是两轮实心炮弹轰击,接着又换上了开花弹。共计八门六十四磅臼炮和十六门三十二磅臼炮,不断的向清军的炮台射出致命的开花炮弹。流星火雨一样的炮弹不断落在炮台上,爆炸声连连,清军的炮台上腾起一团团烈火,弥漫的白烟腾起。 明军的十二磅直射炮也射了开花弹,随着技术的提高,加农炮或者是榴弹炮射的弹托式开花炮弹技术也更加成熟,直射炮的开花弹精度明显比臼炮高,自然威力也更大。只是直射炮射开花炮弹,装填度比臼炮慢得多了。 “鞑子的炮台已经完全被压制了!”站在热气球吊篮里的观测员出信号。他们从望远镜里面可以看到,清军炮台上面连一个站着的人都没有了,不是被打死了,就是逃到下面的藏兵洞里面躲避炮弹去了。 王新宇下令道:“准备对城墙起攻击!” 明军臼炮做好攻击城墙的准备,而线膛炮和直射炮继续轰击清军炮台,尽可能的摧毁炮台上残存的清军火炮,以免明军步兵在攻城的时候遭到清军炮火轰击。 战鼓隆隆,号角长鸣,一队队的辅兵推着盾车出列,往城墙方向推去。 城头上,清兵开始了反击。鸟铳和弓箭连连射出子弹和羽箭,有不少正在搬运沙袋填埋护城河的辅兵中弹中箭倒下。 “对城头开炮压制!”热气球上的观测员出信号。 上百门三磅炮和六磅炮喷出了一团团火光,炮弹飞过了三百多步,准确的落在城头上,打得守城的清军损失惨重。而清军设置在后面的炮台又被压制,无法开炮反击,只能眼睁睁看着明军对自己起炮击。 “嘭嘭”城头的几门虎蹲炮吐出火光,数辆盾车四分五裂,木头飞溅,盾车后面的辅兵倒下了好几人。 不过清军的虎蹲炮几乎就是一次性武器,明军的六磅炮炮弹紧接着就飞了上来,砸在城墙上,落在清军虎蹲炮的阵位中,砸出了一片血花。其中一门虎蹲炮直接被三百步外射来的炮弹命中,整门炮从垛口上翻了出去,落在城墙下面。 明军火枪手也跟进上来,对准城头,不断的开枪射击,打得城头的清兵根本就无法露头开枪放箭。 辅兵们在猛烈的攻城火力掩护下,很快就填平了三段护城河。 “炮击城墙!轰开缺口!”王新宇的命令传达给臼炮。 炮兵阵地上腾起一道道弥漫的白烟,臼炮不断出轰鸣声,炮弹腾空而起,落在城墙上。先是实心炮弹轰击,砸得城墙出现了一道道裂缝,露出了后面的夯土,接着又是开花弹轰击,炮弹落在泥土中爆炸,把夯土炸得变成无数土疙瘩,下雨一样四射喷溅。 又经过了半个时辰的炮击,臼炮部队终于在城墙上面轰开了三道缺口。 “杀!”成群结队的明军士卒呐喊着,向炮台的城墙起冲锋。 先冲上去的,是李天植的人马。这些粤军官兵经过几场战役下来,也都变成了精兵。李天植身穿一身藤甲,头戴六瓣盔,脸上还戴着假面,带着自己的士卒,向城墙杀去。他头上的头已经长了起来,本来剪掉辫子之后是个大光头,现在头已经长得快到肩膀了,他也把头束了起来,恢复了明朝的式。 不过有不少兵都习惯了短,头长到了一定的长度就剃了,那样比较不热,而且在作战中受了伤也容易治疗。 李天植冲过被填平的这一段护城河,前方射来羽箭。他拿起藤牌,挡住了射来的箭支。 身后的弓箭手和火枪手对准城墙缺口处的清兵,一排排火枪轰鸣着喷出白烟,抛射的乱箭越过乱石,扎入清兵人群中。 李天植的兵已经冲到缺口处,刀盾手们摸出手雷,拉了弦投出。 这些粤军已经不是炮灰了,每一名刀盾手也都装备了手雷,这是一种很厉害的进攻武器,可以摧毁对手的阵型,让对方无法结阵而战。在攻城战中,手雷也是威力巨大的武器,能够把堵缺口的清军炸退。 成排的手雷飞了过去,落在缺口中,腾起了一团团白烟。 “轰轰”缺口处来不及退后的清兵血rou横飞,剧烈的爆炸声中夹杂着一阵惨叫声。 活着的清兵都退后了,他们知道这些会爆炸的东西厉害,又哪里敢挤成一团白白挨炸呢。不过清兵的脚步一后退,堵住的缺口马上就松开了。 李天植带着士卒们杀入缺口内,他挥刀砍翻了一名清兵:“弟兄们,杀鞑子!” “杀鞑子!”缺口处响起了整天的喊杀声。 已经是傍晚了,夏季的天黑得比较晚,这时候还是很亮堂。明军涌入缺口内,凭借着坚固的盔甲,威力巨大的手雷和锋利的钢刀,很快就击退了堵缺口的清兵。后面的火枪手跟进上来,不断在行进中开枪射击,通往炮台的台阶上倒下遍地清兵尸体。 “弟兄们!贼人要攻进来了!都随本将上,杀退贼人!”杨富拔出刀,装模作样的要和炮台共存亡。 “镇台大人,明狗已经攻进来了!我们守不住了,快走吧!”几名亲兵苦苦相劝。 “哎!”杨富被亲兵按住,一屁股坐在地上,“皇上,施军门,并非末将无能,实在是贼人势大啊!” “快逃命啊!”身边不断有狼狈逃出的清兵跑过去。 “我们走!”杨富站了起来,带着亲兵去马栏。 等到明军攻上炮台时,杨富早就带着亲兵骑马逃走了。8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