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烽烟(一) (第2/2页)
,你亲自去一趟兴州栈道,将两个营的守军,全调过来,只留一个都防卫!” “大帅,只留一个都是不是不安全?”兴州栈道是除阳平关外,唯一能从关中进入蜀北的通道,全程皆是沿悬崖峭壁,架木修建而成。 “我不需要他们防守,我只需要他们会烧,告诉他们只要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刻放火烧毁栈道!”吴大临怒目一瞪,呵道,“还不去办!” 吴六立刻领命,转身跑下城关,按令行事去了。 吴大临定下对敌策略,再次举目向关下望去,只见要塞外的敌军已滚滚而来,离关数百步,一声号角响起,大军齐齐停步,迅速变换战阵,稍稍混乱之后,已排成严密的军阵,数万将士一片寂静,只有马嘶声在空中回响。 城关上,蜀军齐齐变色,如此军威何曾见过,吴大临心下大骇,“北宋劲旅,果然名不虚传!” 城关下,王全斌静静地看着眼前雄伟的关塞,流露出一丝无奈的苦笑,前日,宰相赵普的管家带着一个中年文士和一封圣上的亲笔书信,来到自己军营后,他就摊上这么一个狗咬狗的计划! 王全斌是一个纯正的武将,最看不顺眼的就是文官那一套阴谋诡计,因此对这个叫王寅的中年文士,甚是不喜,但他做为赵匡胤的心腹之人,却也知道初生的北宋,最需要的就是时间,来稳固皇权,清除叛乱。 “王将军!阳平关要塞兵多城坚,守城之将也是老成的吴大临,我们三万人马不可能一攻而下,还请立下军营,我家主公胡悦先必定另有妙计!”王寅策马上前,稍稍落后王全斌几步,他此次身负重任,时时都是小心谨慎。
“等到何时!?不会让我围困个十年八年吧!”王全斌轻蔑一笑,这个狗屁文士天天将他的狗屁主公,夸得神乎其神,真当自己这三万大军是前来旅游的吗!? “王将军,事关重大!您可千万不要鲁莽行动,贵国圣上可是写有亲笔书信!”王寅眼瞧着自己的劝谏,竟然起到了反效果,立刻急道。 王全斌当然不会,傻乎乎的拿自个兵士的性命,为对方卖命,但也要让这个酸儒瞧瞧,在我大宋军威面前,一切坚城必将灰飞烟灭,扭头呵道:“儿郎们,看我破敌!” 左手拈弓搭箭,王全斌一磕马腹,胯下战马长嘶一声,越阵而出,在三万大军的呐喊声中,直奔阳平关要塞,身后的王寅拉之不住,急的是滚落下马,跺脚大喊。 “敌军的主将要干什么?”城关上,一名小校一脸的难以置信,“不会是要单人独骑,挑战我几千大军吧!” 吴大临气的脸色通红,敌将简直太不把自己放在眼里了,这完全是赤裸裸的侮辱,但眼下大军围城,还是不可轻易地出城对将,稳了稳心神,让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 “我乃上将王全斌,尔等可敢与我一战!” “我乃上将王全斌,尔等可敢与我一战!” “我乃上将王全斌,尔等可敢与我一战!” 勒住缰绳,夹紧马腹,王全斌在离城关不到百步的距离,策马打圈,对着城关之上高呼三声,见无人应答,挥鞭大笑道:“吴大临,你这个鼠辈!还不下关来降,钻钻大爷的裤裆,大爷我可以考虑留你全尸!”身后宋军笑声如雷。 “取我弓来!”吴大临握紧拳头,脸上泛起一阵厉色,身后的亲兵赶紧递上一把强弓。 吴大临弓开满月,箭搭弓弦,只听见“嗡”的一声,箭矢离弦而起,直向王全斌面门奔来,王全斌听到破空之声,也不慌张,抬起左臂,引弓急射。 “啪,啪!”两声,双方鼓噪的将士都安静了下来,数万只眼睛紧盯着这场对射的结果。 片刻,宋军一方响起震天的欢呼声,“王将军,万岁”,只见王全斌所射之箭,竟然直接破开吴大临的箭矢后,再将对方的头盔射落在地,如此神射,众将士是闻所未闻! 王全斌趾高气扬的打马回转军阵,洋洋得意道:“王寅先生,现在如何?” “王将军神技!”王寅抱拳一揖到底,王全斌明显就是个粗人,根本就无法计较,更何况对方之射艺,确实让他叹为观止。 城关上,后蜀的将士们耷拉着脑袋,垂头丧气,士气顿时落了大半,吴大临满脸紫黑,劈手扔下手中强弓,披散着长发,头也不回的下了城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