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改进 (第2/2页)
无数的心血,任何的闭气手段,什么霍尔m1819,德莱赛m1841针枪,什么夏普斯下降式闭锁后装纸壳弹枪,只要是使用纸壳弹,都解决不了后装枪的闭气问题。 一切的一切,唯一的道路,就是使用金属整体弹,特别相当长时间使用的黄铜弹壳,才解决这个问题。 黄铜制的金属弹壳射时会膨胀,因为薄,又与后膛壁贴合,就膨胀闭锁得彻底,彻底解决后膛枪漏气的问题,使用黄铜金属弹壳,同时还解决了弹药的防潮问题。 这是唯一一条路了,就算早期用手工卷制,经常卡壳的粗糙黄铜壳子弹,在闭气方面,也比最精良的纸壳弹强了无数倍。 当然,杨河虽知道思路与历史,也知道技术,但他现在没办法。 枪栓的闭锁凸笋与黄铜弹壳对技术要求太高了,更需要庞大的人力物力,他现在没有这个能力。 黄铜子弹还必须解决另一个问题,火帽。 这是必须的。 没有火帽,除了膛底漏气,火门也会漏气,而且还是漏气严重的一处,但没有办法,要使用火绳或是燧石火,火门是必不可少的,这就降低了子弹射出的威力。 一步一步来吧,目前来说,杨河已经很满意了。 而张出逊思前想后,这时郑重道:“小人觉得这铳比掣雷铳好,特别内中全然不同,不若改一个名字,叫相公铳?” 张出敬拍手道:“相公铳这名字好。” 张出恭也是赞许。 杨河哈哈一笑,叫什么名字他无所谓,他也试着测试一下,打了几实弹,最后估计训练的时候,这铳一分钟可以打十到十二,已经与弓箭匀射度差不多。
放到战场上,就算各种心理压力,估计一分钟打五到七没问题,甚至优秀射手,一分钟可以打七到十。 这度就非常快了,特别清膛散热方面有独到优势,至少可以连续射二十定装纸筒弹药无需清理弹膛。 看着这种射击度,杨河非常满意,张出恭等人则震惊不已,太快了,这还是鸟铳吗? 不过也不是没有遗憾,因为漏气的缘故,杨河感觉这后膛鸟铳射时,威力与射程都弱了一些。 杨河估计射程比原来弱了五到十步。 他心中暗叹,果然如此,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啊。 …… 杨河与张出逊等人商议再次的改进,这后膛枪其实还是初成品,还有很多方面要改进。 比如宝贵铜栓掉落的问题,眼下铜栓可以随意抽出,拿在手上把玩,然放在战场的时候,总不能让士兵们抽出铜栓后,放到地上再装填子药吧? 而且掉了怎么办? 就必须有一个固定的东西。 这方面杨河借鉴后世枪栓的保险片,在铜栓帽端这边设置一个凸起,同时在枪托处设置一个活动的金属片。 当金属片往右拨时,铜栓可以抽动装填,但金属片阻住栓帽凸起,使之不会掉落。 金属片往左拨,铜栓就可以全部抽出来了,进行保养或是更换。 还有可能的漏气伤人问题。 若铜栓都是张出恭三人打制,那当然没问题,但以后工匠肯定会多,良莠不齐,水平不一,就算严格标准,也不免会出一些事故,就必须从源头上解决。 杨河决定在铜栓外面设置一层保护仓盖,他用炭条在一块板上画出图案。 仓盖连在铜帽上,当铜栓推进锁好后,仓盖会将铳管的一端也包进去,临火门处止,形成了一个保护仓。 从侧面看,便若一个长方形盒子,象一个棺材似的。 这样其实形成三层闭气,铜栓,若底火凸缘壳的铜帽,最后还有仓盖。 就算工艺不达标,有了严重的漏气问题,因为两侧是护木,有气体泄漏,也是经仓盖后,往前上方去。 这样气体从仓盖前上方漏出,不会伤到人不说,重重过滤,肯定也是温暖的白雾,不象佛郎机或掣雷铳那样灼热伤人。 张出恭三人静静听着,看着,听杨河解说。 他们个个非常兴奋,跟随杨相公后,学到太多太多了。 而这些东西,原来都是不传之密啊,杨相公却慷慨的传授给他们,自己真是跟对人了。 杨河在木板画着,他看着眼前图案,心中却是叹息,目前来说,只能到这一步了。 要想彻底解决漏气问题,唯有使用更精细的黄铜金属弹壳与闭锁凸笋,目前来说是遥遥无期。 慢慢来吧,若能普及这个已经很不错了。 而且只在百步之内战斗,一点点漏气也没关系。 火力猛就行。8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