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海_第十七章 兵乱竹山(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七章 兵乱竹山(1) (第2/2页)

风雨中卓然而立,心中顿生志得意满之意。片刻后收回目光看向帅案上那具死不瞑目的首级,高道清忍俊不禁,嗤然一笑道:”巫门昏鸦咒!原来是个斯文败类!“

    神州历四万三千五百六十六年,西海历一万二千七百九十二年,春,北朝周平为贺安公主事兴兵问罪南朝,楚云靖北军应之,两朝于两雁关前鏖战,南晋守将成德周叛乱投敌,为楚云靖北侯斩于阵前,周平军乘乱趋进,四月二十六日,南雁关破,靖北军溃败,北朝联军趁势追击,决荡千里,南晋遂亡,史称两雁之变。

    。。。。。。

    济水上早已搭建起十余座浮桥,西关守军源源开向南岸,靖北军在各部军将的指挥下,裹挟着各般辎重马匹,有条不紊的渡河撤退。南岸一座土丘之上,靖北侯全身包裹在巨大的兜袍之中,在身后百余名亲卫的簇拥下策马伫立,仅露出双眼睛凝望着对岸。晋雁西关已燃烧在一片熊熊火光中,只将半边天地映照得通红。

    一儒衣文士御使书轴在其身后落下,拱手禀道:”侯爷,中关之事已处理妥当。东关李将军那边,已应侯爷之命,向绵老山一带退去。“

    大袍中的靖北侯点了点头,沙哑着声音说道:”再命副都督韩世爽所部毋须再进,就地占据道口关隘,以为我大军后应,命东关钱赫尽快与之汇合。“

    ”是!“苏文秀道:”南晋成德周临敌叛乱,已于军前阵法,此次退兵,非侯爷之过,想来当朝诸公也无话可说。“

    靖北侯冷哼一声,道:”纵有话说又如何?若非那些平日里满口仁义礼法,只知安乐苟且之辈一再贻误军机,我靖北军又如何会遭致如今被动局面?待本侯回朝,定要在君上太后那里重重贬斥他们一番。“

    ”侯爷所言甚是!昔日正如韩非所言:倡言仁义者盈廷,而国益乱。此言正为朝中jianian党写照。而今军事急变,正是武者秉政之时,侯爷当早为摄政,以挽救此天倾之时。“苏文秀趁机进言。

    靖北侯摇了摇头,道:”此事容后再说,毕竟南方还有个镇南王杵在那里,怕是还没那么容易。如今中关尚有我两万靖北军精锐不得轻脱,此次壮士断腕,如同剜去本侯心中之rou矣!“

    ”侯爷,此事情非得已,侯爷万勿自责!学生已知会中关上陈振将军,但得拖延一日,便全线轻装简从,尽快与侯爷汇合。只是我军骤然撤退,南晋军士多有龃龉,学生担心别生些哗变事端?“苏文秀又道。

    ”哼!今日之后,哪还会又什么南晋?那些丧国之军,附从我军便罢,若有勾连滋事者,格杀勿论!“靖北侯道。

    ”是!全军已然渡河,侯爷,不要再看了,我们也走吧?“苏文秀应声道。

    ”烧了浮桥!走!“靖北侯发下最后一道军令,拔马而去,苏文秀与一众亲卫在后紧随。

    。。。。。。

    战斗整整持续了一昼夜,南雁中关守军在骤失主将的情形下,仍是顽强坚守,及至战至最后一兵一卒。周平军付出数万伤亡,才将此雄关攻拔而下。城关上下,尽为鲜血染遍,随着雨水四方横流,积尸累累,哀鸿处处,仅中关副将陈振率领千余残部退却。

    周平安信王高道清立于城关之上,听标下军士来报,中关克取,东西两关同时火起,两关守军连夜退却,如今南雁三关全线皆已在掌握中。高道清当即命令全军分作三部,一部据守三关,收拾战场;一部以北蔡军为主力兵进绵老山、竹山一线,追击东关败兵;自己亲率十数万周平黑狼军,渡过济水追击敌军主力,不予其有丝毫踹息之机。

    一时间,战火漫过济水,燃遍南晋全境。黑狼军与靖北军又有数度交锋,靖北军连败数场,折损甚巨。

    曾经远避世的山间乡村已不复往日的宁静,随着战火的蔓延,不时有前方逃难的流民经过,从这些难民口中,偶能打听到这场战争的零星消息。

    整个竹山村笼罩在一片阴云中,天色未晚,往日里村民三五成群闲聊逗乐得情景早已不见,乡间小道难见人踪,家家门户紧闭,村民早早熄灯就寝,至乎连吠黑的犬叫声都少了许多。

    一骑奔马的疾蹄声划破夜空,远远的自村外传来,在这人心揣测的夜里显得格外的清晰。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