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谁是渔?谁是鱼?  (第2/2页)
是觉得……颇有几分螳螂捕蚕,黄雀在后的意思……”    “还是内讧!”张安世冷着脸补了一句。    霍光不由也笑了:“燕王……也许想效太宗孝文皇帝的故事……”    ——灭诸吕后,诸功臣以少帝非孝惠子之由欲行废立之事,几乎商议后,议立了母族势弱的代王,而当时,代王也是高帝尚在人世的诸子最年长一位,诸臣用的也是“立长”的名义。    ——若是当今天子崩后无子,按太宗之例,自然应该是孝武皇帝诸子中,如今最年长的燕王即位。    在这里的四个人,包括霍光都很清楚,燕王此举也就是想让天子与霍光彻底反目,更有可能的是,他最希望的是君臣二人兵戎相见,以少年天子的实力,绝对是一败涂地,到那时,霍光除了另立新君,也别无他法了!    张安世不由出神,随即深深地叹息:“上也对燕王也不无期望吧……”他在禁中,与那位年少的天子也算接触得比较多,自然也对其的境遇感到有些惋惜。    杜延年对此倒是没有感觉,却不由想起了另一件事:“其实……自从劾奏一事之后,上官家与燕王的联系倒是……更频繁。”    这句话让霍光与张安世他们同时一愣。    “……上官家?……燕王?”张安世一时没有办法将两个词联系到一起。    ——上官家是天子的妻族……怎么会与明显觊觑帝位的诸侯王联系频繁?    杜延年无奈地摊手:“大将军与光禄勋事务繁忙,恐怕是只注意他们为何联系,没有关注他们的联系次数……”
    ——的确如此!    霍光与张安世不禁皱眉。    “虽然说功莫过于拥立……”霍光想不通,“但是,燕王能给上官家什么?一门两侯,上官家还想如何?”    ——非刘氏不王。    ——对于非刘氏的大臣,列侯之爵已是封赏的顶点了!    ——上官桀还想如何?    张安世与杜延年同样想不通,倒是公孙遗很轻声地说了一句:“大汉旧制,也曾封异姓为王。”    “不可能吧……”杜延年不敢置信。    ——异姓诸侯王……哪是那么容易的!    ——功排首位的萧相国也不过是封侯而已……    “……左将军能相信?”杜延年觉得,即使燕王真的如此许诺,也不值得相信才对!    ——毕竟,燕王也是高帝一脉。    张安世却觉得很可能。    手指用力按着漆几的边缘,指甲已经泛白,张安世咬牙道:“想要让人为己所用,总要让人有所得,以上官家如今的权位……燕王能许的不多!”    最初的惊讶一过,霍光反倒比任何人都清醒,听完两人的议论,他冷笑:“何必那么麻烦!单是当朝首席还不够吗?”    先帝指定的三位辅臣中,上官桀当时的秩位最高,乃是九卿之一的太仆,却只得左将军之位,三人中,席位最低。    ——上官桀的太仆之位也是征宛立功得来的,未必不以此为傲!    ——原本居于己位之左的人全列于其右……    ——满心不甘……也是理所当然的!    听着霍光冷漠的话语,三人除了点头附和,沉默不语,还敢如何?    ——当然,霍光也没有说错。    即使不论那些,只说上官家作为外戚,也该得到更显赦的权位了。    ——大汉素来是皇后父族重于帝舅之家,霍家不过是皇后的外祖父,无论如何,也不应该比上官家更显赫……    即便已经交恶,霍光与上官桀毕竟相识多年,彼此知之甚深,因此,上官桀的想法,霍光多少都猜到七八分。    ——经历过上次的事情,上官桀怎么还敢把筹码全压在天子的身上。    ——很显然,年少的天子与兄长有相似的想法。    ——更希望霍家与上官家拼个你死我活!    ——都想坐收渔人之利啊!    “这么说……”杜延年深思着,“此事的确要好好想想了!”    ——谁是渔?谁是鱼?    这种复杂的情势下,决断不能不慎,也不能拖延……    ——的确让人为难!    PS:易楚很杯惧地花了半个小时开IE~~~~当IE终于打开了,也过零点了~~~~泪~~~本本年纪太大了~~~~所以,请各位忽略圣诞节已过的事实吧~~~~加更……我继续码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