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时到清明意纷纷(一) (第2/2页)
性子,收敛了许多,却也颇得大家看重。 “王家少爷自打这次回来,竟似变了个人,前日见了也是这般有礼,听说整日里都在家中读书发奋。” “那是自然,如今西房头的就靠这独苗支撑门户,再不发奋如何能行。” “谁说独子就一定能顶门立户的,西街崇礼坊的何老爷家,还不是一个儿子,吃喝嫖赌样样都不白饶。那何家何等的奢遮,可何老爷都多大年纪了,就这一个幺儿,还能不顺着他造?” “说王家少爷呢,你扯什么何经济,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何德固就是前次帮着白马硐阿寄兄弟销脏的商人,因为白马硐的事情,何家吃了不少挂落,很是破了些钱财才敷衍过去,这事当初不是王家要咬着不放,何家当不至于被官中好生的敲打一回,是以在王家少爷这里提何老爷,可不是个好话题。 说话的人中便有一个又岔开话题,“王家幺哥自回来后,见了人都恭恭敬敬,也稳重了许多,同是一个姓的,我家那小子要是能有人一半的气度我做梦都得笑醒来。” “你也好比,我看这位下一科多半也要跟他爹一样中举人的,说不好跟东房头一样出个进士,那也是说不准。” “十八你胡说个甚,戊午科的乡试可就在明年,还没出大祥,再如何用功,连考都考不成,如何中举人。” “下一科中不了,再下一科也是必中的,不信我们打赌。” “王酸子你倒是先中一个秀才看看啊。” 几个向着王星平的邻里和族人抓住王十八这文酸的话头不放,王星平主仆二人倒是走远了。 ………… 过了大十字一路往南,再过了三牌坊,这里往右穿过府河便是贵定县衙和守备营房,再往南的一片广场,东面是府中常平仓和学政署,西边是河堤,南面又是黔明寺和三圣殿。 沿着河边,却是搭起了不少铺户,好不热闹,也有摆着地摊的。寻常菜蔬鸡鸭等物,早上用船运到南明江上,在南面朝京门卸货上岸,运到这里发卖。久而久之,形成了规模,便成了如今的三牌坊市,府城中倒有多半的生鲜都在这里交易了。 时鲜的鱼货则从南水门直入,穿过水门后的六洞桥,在堤岸上发卖。
从这空场往东走到底,就是城中仓后街的南面,正对着朝京门的小空场周围,就都是贵阳城中各种卖上好商货的铺面,据闻出了朝京门,一眼便能看见立在南明江中万鳌矾石上面的甲秀楼,听说那南门外靠着城墙的关厢中还有两家出名的狗rou馆子,口味实是贵阳一绝。 只是原本要来采办礼物,却是被这扑面而来的市井气给吸引住了。 从外面回来这些天,虽然也出面与官府和族中应酬了许多,但这南面的市场还是头一回过来,接了地气,不觉畅快,就连隔着府河从卫坡边上大马槽中飘过来的马粪味也亲切得很。 鸡鸭菜蛋还好,原本农家都是寻常,在水田中放养,还能帮着捉虫。 可想不到这鱼确也是多得很,成筐成桶的就摆在河边发卖,有些还将筐子半浸在河水中,如此大的数量,若说是野生捕捞,王星平肯定不信。 而且鱼货不比鸡鸭,今日卖不掉还有明日,如今又没有适于存水的轻便容器,木桶沉重,就算装回船上也是麻烦,何况若不是能够基本卖光,何必贩运如此多的鱼来。 心中好奇,便问起身边的王小六,“这么多鱼,都是从江中捕的?光这市面上见到的怕不得有七、八百尾吧。” 王小六不以为意,心中只笑王星平出来少了,也终于有比少爷清楚的事情能够炫耀,笑道:“这里也不过是平日临卖的,少爷想吃鱼,不用亲自来买,我与那施鱼头说上一声,明日一早就能送到府上的。” “生鲜配送?” 王小六‘咦’了一声,心道这位小主人之前在外倒像是个理事的,现在看来还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少爷。光听自家老子说起过,鱼行每日给城中富户配送鲜鱼,这都多少年了,至少在嘉靖朝时就有的事,王家的鱼不也是这么送的,且这鱼钱还是按季来结。 所以王小六也不说配送之事,只解答起王星平开始的疑问,“都是用网箱里养的,光靠网捞要捞得几时。” “网箱养鱼?”王星平又是一阵意外。 王小六误会了王星平的疑问,一副理所应当的样子,“是啊,将鱼苗放在网箱里沉入河中,每日喂些粪尿就成。” 王星平一听一阵干呕,就听前面车夫笑了起来。 王小六斥道:“你笑作么子?” 那车夫却道:“小老儿只是听着小哥你把话说岔了,怕误了你家少爷,反被别人笑话。” 王星平好奇,“笑我什么?” 车夫回头欠了欠身,“那鱼是网箱中养大不假,可哪家会拿粪尿,都是用上好的鸡蛋黄来喂。” 王星平听了便是自嘲的一笑,想来也是这个道理,成本决定价格,真要那等好养的鱼,如何会这样发卖,果然关于食物卫生的谣言最容易传播。 只是那车夫话匣子一开,便收不住口。 “要说起来,这鱼苗也不是本地产的,多是湖广那边的挑夫一桶桶的挑过来的。” “不过最早这生意原本是江西人在做,大抚坊西口对着的江西会馆,那里的刘老爷,便是靠这贩鱼苗起的家,发达前人都管他叫刘腊鸡。” “那沉箱也得有讲究,高了不行,矮了也不行,得正好出水一掌。” ………… 一行人边走边说,王星平也看得眼花缭乱,明代的商品经济发达程度让他耳目一新。 不光是贩卖菜蔬禽蛋的,还有卖熟食酒水的,卖布匹染料的,卖金银饰品的,卖药材山货的,还有卖那不知用什么骨头做成的各种玩具的。 看着新鲜,稍移时便转过了东面,正看着了南门城楼,却听旁边一声喊。 “东家。” 【注:嘉靖中期,就已经出现了网箱养鱼,集成养鸡鸭,在明代传教士大陆游记中,在长江以南地区多有描述,而且已经形成产业链,鱼苗育种,网箱沉放,配送物流都已经形成一条产业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