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铜_第四十六章 旌麾指向倚背嵬(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六章 旌麾指向倚背嵬(十) (第2/2页)

参加科举?”

    关于元老院的科举是个什么样子他心中并无概念,但沾了科举二字的考试想必不会容易,爷爷还在时他曾听说过,在大明即便只是一个秀才那也是在读书人中百里挑一的,更不要提什么举人、进士。他虽然觉得首长多半看重于他,但任凭如何猜想也不会觉得以自己不过是多认几个字的微末学问如何能去参加国家的抡才大典。

    “为什么不能?你以为元老院开科取士是跟北边那些货一样尽挑些文酸?”朱大钊自不会认为大明的进士全都是酒囊饭袋,但仅凭四书五经要选拔人才何其困难,元老院的科举自然不会去步这样的后尘,而是更类后世公务员考试一般偏向实务。不过话说回来历朝科举也和公务员考试没有两样,选拔的全都是国家的高级官员,只不过评价标准不同罢了。

    眼下元老院抬出科举来也不过是希望治下的归化民们能够对学习知识加以重视,至于这考试本身叫什么名字倒并不太看重的。

    如今朱大钊既然当着武豪的面说了,那说不定还真的能成,想到这一层少年的眼中顿时闪起了光芒。

    他趁热打铁问起这些日子一直萦绕心头的疑问,“学生还有一事不明,想请先生解惑。”

    “说。”

    “学生听那些土著提起,这马尼拉的城墙如今也并未真正完工,尤其几处堡垒尚未封顶,若是以我军的大炮而言,多校射几轮当是也能摧毁几处对方炮位的,可这些日子背嵬军却一直偃旗息鼓。”他现在军中主要学习的便是参谋赞画,话已至此也不想在情报分析上有所隐瞒,小心翼翼下半是请教半是提醒,“按照俘虏的口供,马尼拉王城内的存粮至少还能再支撑三、四个月,我军久驻于此恐怕为人所乘。”

    朱大钊像是早就料到武豪会有此言,笑道:“你说得很有道理,从军事上来看这担忧的确毫无问题,甚至可以说颇有见地,但打仗不能只看军事,还得算算政治账。”

    “政治账?”

    “不知道傅老师当初给你们上课时有没有讲过约法三章的故事?”

    “倒是讲过鸿门宴。”

    “那也不错,既然讲了鸿门宴肯定也说了刘邦进咸阳的事情,别的将佐甚至刘邦本人,进城之后都只顾着搜寻财货女子,可萧何是怎么做的还记得么?”

    “萧何……”

    看着显然被难倒却有些不知所措的表情,朱大钊倒也没有责怪的意思,毕竟这孩子还记下了鸿门宴,对于出生海外的汉家子已属难得了,他如长辈般继续说道:“这些人中惟独萧何,进入咸阳后,既不贪恋金银,也不迷恋美色,而是急如星火地派心腹军士把秦都的丞相、御史府给围了,尽收天下图书,这些图书中就有秦国的户籍、舆图和律令,也正是靠着这些图书才让大汉最终取代了大楚,是以汉初三杰高帝以萧何为首功,这可不是光念着沛县老兄弟的情谊。”

    “首长,你是说马尼拉也有这些东西?”武豪反应很快。

    “的确如此,西贼虽然在我们眼中也是蛮夷,但这只是相对华夏的治理体系而言,只就档案图籍的管理,在南洋恐怕除了我们之外还没有哪家比这里做得更好。”

    “这些东西真比火枪和银子还要厉害?”

    “老祖宗说的,‘唯殷先人,有册有典。’很多时候档案图籍的作用可比枪炮和金银大得多了,想像一下天下在你面前变得透明的感觉如何?那可不是杀几个人赚多少银子能够比的,以后你自会明白。”

    天下透明么?少年露出一副似懂非懂的神往模样。

    西班牙宫廷和教会历来对于档案工作极为重视,无论是航海的日志抑或治下的土地、人口,其详细程度绝对超出此时的平均水准,这也是招讨司在制定作战方略中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

    按照凤阁的估计,经过近半个世纪统治的不断积累,此时的马尼拉至少掌握了菲律宾群岛上各大教区近百万人口的大体情况,其中至少有二十到三十万是可以落实税收与田赋的有效资源,此外还有历年商贸的税赋资料和与新西班牙的往来文书。光是这些东西便能为元老院节省出至少两到三年的梳理时间,那么为此多耽搁上十天半月也就算不得什么了。

    正在此时,北纬疾步而来,“两个消息。”

    “先说坏的再听好的。”朱大钊笑道,他喜欢先苦后甜。

    “恐怕要让你失望了,两个消息都不算坏。”

    “哦?说来听听……”枢密副使看起来有些意外。

    “一位在此定居的西班牙富商找上了我们,表示愿意为我军效劳。”

    “动机呢?你知道我说的什么,如果只是为了赚钱我想你还不至于专程向我提起。”

    这几天类似的投效并不少,单以此而论的确算不得多么重要的事情,即便对方是一位西班牙绅士。

    “这里面牵涉到我们亲爱的总督阁下一些**,等你见过了他自然就能明白。”

    “好吧,你替我安排一下……等等,你刚才说是两个消息。”

    “哦,瞧我这记性,另一个消息是香港记者号发来的,气象雷达显示气旋正在离开菲律宾群岛,天快晴了。”

    1、anthonyreid

    2、黄衷

    3、

    4、李金明

    5、赵文红、吴应权

    6、严从简

    7、chavitkasetsiri

    8、

    9、victorpurcell

    10、何爱国

    11、郑甫弘

    12、

    13、

    14、

    15、jasonsover

    16、scipioneamati

    17、abrahamsavgrain

    18、沈立新

    19、volume

    20、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