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铜_第四十七章 东瀛浮波随心动(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七章 东瀛浮波随心动(一) (第2/2页)



    原来岛津义弘死后,坊间便流传萨摩藩士竟然有十三人集体切腹追随,这样的事情换在战国乱世本没什么,但到了此时却是幕府严禁,家臣殉死等于是明说了心怀怨怼,若是一个不好继任直接被改易封地也是有的,也就难怪岛津家上下如此战战兢兢。但说起这个话题,伊达政宗心头也难免神伤,自从幕藩之制肇建,大名的自由已经少了许多,再不似当年在仙台那般逍遥自在了。

    他这才想起此番会见的正事,收起心绪。

    “不过,与市你总算回来了,无事便好……”

    支仓常长动容再拜,“此次拙者出使海外,幸不辱命。”

    “看来与南蛮的贸易之事是有着落了。”这一回伊达政宗笑得真诚,目光中也流露出不少希冀。

    “主公,事情恐怕有些变化。”

    “变化?”政宗闻言眉头微蹙。

    支仓常长倒也没卖关子,“我想陆奥有了一个更好的合作伙伴……”

    接下来他便将在琼州的见闻以及澳洲人的种种传闻一一与政宗说来,独眼龙越前守听完之后脸上一阵阴晴不定,但还是按捺住了心情问起细节,“你是说这些澳洲人其实皆是唐人?”

    先不管这澳洲人是否真的能工善技,也不说他们的军队战力如何可怕,先得确定这些人信仰如何,如果是跟南蛮一般信仰邪教眼下则还是不要接触的好,但若是唐人便又有不同,那些人从来都没有什么信仰,据他所知受洗的华商几乎没有,如果果真如此那相互合作也就好说得多,至少幕府那里中国人从来都与红夷是区别对待的。

    “是,他们自称大宋遗民,至于贸易上的合作,澳洲人的元老院想要的只有矿产以及人口。”

    “黄金么?”政宗想陆奥的话砂金可是大大的有名。

    “他们指明只要我国的铜矿,至于人口嘛平元老倒是说可以是切支丹,也可以是其他流放的犯人,他们按人头付钱或者直接用货物抵偿。”支仓常长话中别有意味,伊达政宗听得明白恐怕这价格会相当‘公道’,而且流放罪囚来自全国,此事若能做成无疑是使各藩之利归于仙台一家。只是,幕府的态度才最为重要。

    伊达政宗毕竟老谋深算,想了想便马上发现了问题,“此事虽然我能从中斡旋,但如何能够保障陆奥的利益呢?”

    当着自己家臣的面没必要绕来绕去,道理也同样非常明白,仙台藩当说客他可以去,但最后经手的必然是幕府和澳洲人,既然这中间伊达家不能出面,那对方赖账也不是没有可能。

    “此事澳洲人并不打算出面,所有人口他们都希望由伊达家接收。”支仓常长道。

    “什么?让伊达家接收?”伊达政宗有些不太确定自己的耳朵是否听错,仙台藩远在东北,就算幕府答应可将切支丹尽行改为流放,他拿着这些人口又如何交易?

    支仓常长打断了主公的思绪,“平元老说的是大郎那边。”

    “大郎?”

    “是,他说大郎如今正在藩内大兴建设,如果以征发劳役的理由向江户提请将切支丹从死刑改为流罪便可以了,除了年老的其他无论男女哪怕幼儿他们都要。”

    “可我怎么记得宇和岛城离平户和长崎都还远得很,唐船可不好进濑户内海,难不成还要我们将人再送去九州?”独眼龙这才恍然大悟。

    伊达政宗的长子因为是侧室庶出的因由无缘继承家督,于五年前被移封到了四国的宇和岛藩,是十万石的领主,此地为故伊予古国所在,领内在濑户内海上倒的确有几处港口。

    “平元老说只要在伊予外海找一处荒僻岛屿即可,澳洲人有无帆自动的快船,可以走丰后水道直抵琉球的。”

    “还有这种事情?”

    “千真万确,这种船我在三亚港便见过,的确是神乎其技。”

    “这船也能用来换取人口么?”伊达政宗忽然问道。

    支仓常长一愣,但随即想起平求圣的话,“此船能无风而动靠的是一种蒸汽机器,那东西澳洲人倒说能卖的,想来也能用人去换,只是价格恐怕不会便宜。”

    “只要有价就好。”

    问完这些伊达政宗开始细细梳理起来,如此一来他对平求圣的想法也就明白了许多,澳洲人来日本无外两个目的,铜料出产虽多在九州和山阴、山阳两道,但论及对幕府的影响他自问多少还能做到一些,于中取利倒是可行。

    至于切支丹为主的人口贸易,对方则给了个相当稳妥的方案,以建设领内为由请幕府将宇和岛藩作为流放之地,四国本就荒僻以此流放犯人完全说得过去,毕竟那里的确条件艰苦,为了开拓建设前年借给儿子的三万两黄金至今未能还上的事情江户也是知道的。而四国外海有不少岛屿原本在战国时就有海贼盘踞,随便找上那么一座便能解决交易的隐蔽问题,至于领内流罪之人因为劳役‘死’得太多了些想来幕府也不会专门来查的。

    这交易究竟能给伊达家带来什么现在很难去想,但既然在支仓口中澳洲人是比西班牙人更为厉害的角色,若是能够倚为盟好说不得就会有意料之外的收获,当初他让支仓出使欧洲不就是做着这样的打算么。

    送走支仓后,老头子独自坐在窗边欣赏起院外的景色,心中若有所思。

    二十余年前,彼时此地因桃得名,前代大御所也不过是以五大老之一身份侍奉那位天下人的属下大名而已,但物是人非,原本为了参勤修建的三河屋敷如今到成了仙台藩的产业,就是不知有生之年还有没有让这天下再次改易的机会。

    忽然,他醒悟过来,摇了摇头笑了起来,看来自己真是想得有些多了。

    【参考文献】

    1、《日本风土记》侯继高

    2、《伊达政宗年谱》

    3、《藩史总览》儿玉幸多、北岛正元

    4、《別冊歴史読本江戸三百藩藩主総覧歴代藩主でたどる藩政史》

    5、《大名の日本地図》中嶋繁雄

    6、《江戸三〇〇藩バカ殿と名君うちの殿さまは偉かった》八幡和郎

    7、《シリーズ藩物語宇和島藩》宇神幸男

    8、《成实纪》伊达成实

    9、《伊达治家记录》

    10、《伊达家史谈》伊达邦宗

    11、《江户时代庶民生活》张海萌

    12、《岛津中兴记》渡边圣卫

    13、《島津義弘のすべて》三木靖

    14、《萨摩岛津氏》

    15、《さつま人国誌戦国近世編2》桐野作人

    16、《日本近世武家政权论》村川浩平

    17、《和国志》元重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