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铜_第五十五章 十方救时出群才(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五章 十方救时出群才(六) (第2/2页)

想收下万通行的招工银子,至于是否将招工的内情再在布行去讨个好价钱便是另一番思量,反正他已打定了想法,这银子是多多益善,最不济卷款而逃,这大明也并不止松江府这么一个去处。

    “此事你不用想了。”胡八荣说得极为干脆,若是真让织工们烧了香,明着与万通行作对,那这数百劳力反倒不好拉拢了,无论怎么做都会被人落下口实。

    “若是不能敷衍,那小人恐怕无法遮掩过去,再行了这招工的事情,只怕交代不过,还望胡老爷体谅小人给条生路。”

    胡八荣看了眼马迁沪,眼神复又坚定,“我劝何师傅要想想清楚,敝号是看在织工可怜的份上,才给你们一条活路走,若是你不愿意,大可带着他们去烧那没来头的香,万通行绝不相拦。”

    何坤闻言大急,先前的试探马上没了踪影,“此事可以缓办……”

    “缓办不缓办全在你如何做,此事我倒不必管你,不过招工的事情你回去就得动起来,三日之内我就要见人,只问你一句,行,还是不行?”说完这些胡八荣还不忘给他一点想头,“你也知道澳洲人的生意做得极大,只要此事做成,将来无论吕宋南洋,哪里没有你的生路?”

    被逼得急了,又见了银子和这番,何坤也索性豁了出去,“此事我定然想出办法。”

    “办法倒是不用你想,当初你给郭增福看的那件物什得留下来,给工人们发送安置总得有个凭证,这种东西何师傅想必都是贴身携带吧。”

    ‘名册?’

    何坤心中一紧,这名册乃是他的傍身本钱,还是当初带头争讼时让书启先生一一收录的织工名单,上面不仅记明了他牵头的每名织工的姓名、住址、乡籍,甚至连事何工种都详细开列,又都用过了手印。郭增福便是看过了这名册才觉得何坤是可用之人,不然哪里会平白给他许多银子。

    现在对方连这种隐秘事也给说破,显然是要捏住一点把柄,想想也是,任谁也不蠢笨,早该想到有这么一节的。

    想通了这层,他也不敢隐瞒。

    “名册小人的确有一本,不过这是底本别无副册。”

    “这个好办,我们只抄录一份。”

    何坤想了想,点头答应,从怀中掏出个油纸层层裹好的书封,打开来里面果然有一本满是污渍的册子,封皮上依稀能看清‘一心’、‘同德’等几个墨字。

    柳逢春粗略一看,“这里有四百五十七人,全都是听你号令的?”

    “柳兄明鉴,这织行里来去得快,实则能够听教的不过半数,但也要壮个声势。”

    他不知道万通行打的什么主意,说话留了余地,但想着那安置银子的暗扣,还是给多报了两成,实则如今跟在他手底下吃饭的也就两百左右,许多还是老弱。

    柳逢春似乎认可了何坤的说法,向胡八荣点了点头。

    马迁沪拿起名册起身往后面去了,何坤原以为抄录会是许久的事情,还想如何应付胡八荣的盘问和拿回底本,没想到才过了半柱香马迁沪便又回了屋,手中还多了一本看起来与那名册一模一样的册子。

    何坤接过自己的名册仔细翻看了一番才最终确定底册并无什么不妥,但他还是惊疑地看向马迁沪递给胡八荣的那本,就连封皮上的油渍都与自己这本一般无二。他自然不知道为了以防万一,方便伪造堪合印信,这次马迁沪还特别带上了一台便携式快速3D打印机,没想到却在这里最先开张。

    胡八荣从那银匣子里拿出了一根纸筒,那代表着五十枚澳宋银币,直接递给了何坤,“我们的规矩,从来不会亏待做事的人,这些你先拿去。不过,回去之后要你先做一件事,两日之内就得先招齐五十名工人,我这里等着用人,有什么事情就找胡海,他都可以做主。”

    “好说,好说。”见自己能够全身而退,还有银子。何坤顿时千恩万谢,见门口大汉已经撤去,赶紧收了银子匆匆下楼。

    “柳兄,烦你帮我们送客。”

    柳逢春会意,也跟着下去了。

    镖师们此刻已识趣地到了楼下回避,转瞬之间,房中便只剩下马迁沪和几个知根知底的归化民。

    “首长,恕小人直言,此人恐怕靠不住。”胡八荣有些担忧,马迁沪初履此地,未必比他更清楚情况,这样轻易行事难免让他忐忑。

    马迁沪却道:“人自然是靠不住,但要的也是这个靠不住,他要是真老实,我还要再斟酌下如何让布行的人上钩。”

    胡八荣不解,“首长想要对付那帮海匪,为何要绕这么大个弯子?”

    马迁沪笑了起来,“本来若是时间足够也可以慢慢谋划,不过刚刚接到的消息,安南阮氏起兵数万南下,占婆王又倒戈投降了。马打兰的大军如今也正向椰城逼近,海上的红夷也不安分,我们这边需要要速战速决。”

    “什么?数万大军?”胡八荣闻言震惊,这消息对他来说过于惊骇了些,以往知道的战役不过是千余人规模,虽然知道首长的军队战力颇强,但也不免露出担忧之色。

    马迁沪对归化民与元老院休戚与共的情感流露颇为满意,嘴上却正色道:“慌什么,又没说守不住,南边的事情自有枢密院去cao心,眼下是要先解决掉那帮海匪,‘除恶务尽’可是你对我说的。还有便是接下来搬运装货也的确需要人手,说不得中间还能发掘些可用之才。”

    此话胡八荣听来顿觉安心,至少在首长那里似乎早有成算。

    虽然关于钓鱼一说,他始终没能想透其中逻辑,但最后却记得马首长的话,“那个叫柳逢春的表现不错,你摸一摸底,人没问题的话就争取过来为我所用吧。”

    【参考文献】

    1、《大明会典》

    2、《明神宗显皇帝实录》

    3、《晚明史》樊树志

    4、《万历野获编》沈德符

    5、《罪惟录经济诸臣列传》

    6、《明史徐光启传》

    7、《贰臣传》

    8、《本草纲目》李时珍

    9、《渭崖文集》霍韬

    10、《宛署杂记》沈榜

    11、《工部厂库须知》

    12、《万历会计录》王国光、张学颜

    13、《京营官军食粮则例》

    14、《中国货币史》彭信威

    15、《菽园杂记》陆容

    16、《见闻杂记》李乐

    17、《明史卷二百四十列传第一百二十八》

    18、《金陵琐事》周晖

    19、《明清上海地区棉花及棉布产量的估计》侯杨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