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幽歌_第十章 未央宫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章 未央宫冷 (第2/2页)

道永远也摸不到对方飘动的衣袂,我闻得见对方身上淡淡的芬芳,却绝不能去轻抚。”那两年的时光是相思最为难熬的日子,也是她这一生中最美好的日子。可以在阳光下散发芳香,也可以在月光下静默思思。

    要是这样的日子能够一直持续下去,那么相思也许只能是昆仑山上的相思,而不是闻名天下的相思了。“惊才当先于绝艳,大丈夫不能空有好皮囊。第三年还没有到我下昆仑山的时候,我居住的地方却等来了他。昆仑三老对于这个不速之客很是不喜欢,当年的我不明白他为何这样,如今才明白当时的昆仑三老定是已经了然来的这个男人便是将我带离昆仑山的人。”

    阿蛮轻轻的笑了,想着当时已经对那位公子情根深种的相思见了那位公子自然是什么事情都会听他的。那么若是这么说那位公子定不是凡人了,他不但有一副好皮囊还有一腔的好志向。所以相思之所以成为杀手相思便是因为他么?

    “如果你为我为什么成为人人都胆颤心惊的杀手,而不是人人都艳羡的默默陪伴在他身边的人。我只能回答你,因为只有我做杀手,做一个出色的杀手,才是对他最有助益的事情。当年他来到昆仑山没有说过一句关于我要帮他的事情,可我从他那身已经不再是青衣的衣服、他那双深藏着隐忧的眼睛之中,我知道他需要我。你不要笑我,我当时真的从他的眼睛里得出了这个结论。”她轻轻的叹了一口气,盯着床位上空那串白鸽式的铃铛,接着说:“我知道,喜欢他的人很多,不缺我一个。可是你知道吗?我喜欢的人很少,只有他一个。”

    此后的七年之中,相思真正的成为一个合格的杀手,他面若寒蝉,冷若冰霜,狠如蛇蝎。她年纪轻轻,却已经杀了太多太多的人,她的手上累累的都是尸首,沾上的都是凄凄血厉。世人都传她有一颗冷如灰烬的心,却不知只要那个人的一句话便可以让死灰复燃,热烈如火。

    听了相思的故事,阿蛮不知为何对她怎么也恨不起来。她想其实相思也只是这世间最为可怜的女子之一,深陷深情而不能全身退出。她虽然想要杀自己,现在又毒哑了自己,一颗心却还是天真如小女孩。这么说也许有些可笑,一个杀人无数的女子居然还有一颗单纯的心?可阿蛮看得真真切切,确实如此。

    天还没有亮,相思却像是得了什么暗令一般,立马从床上弹了起来。阿蛮手上系着的金线勒得她立马也弹了起来,在微弱的宫灯下轻轻瞧了瞧自己白皙的手上已经被勒出了很深的红痕。

    相思淡淡的开口:“我不能将你救这么放在这,你还是得回到暗室。不过今日我便不绑你了,你好好待在里面。”

    阿蛮淡淡的跟在相思后面并没有想要逃跑的意思,她只是认真的瞧着这宫内的每一物细细的记在心里,想要等会儿在黑暗中细细分析。等到了暗室,阿蛮撇撇嘴很主动的走了进去,乖乖的坐在了那张今日相思才准备的软垫上。相思冷冷的出去,将门关上,就在阿蛮以为她已经离开的时候,暗门一下又开了,相思有些冷酷的看着阿蛮,道:“你别想着逃走,没有人能在我相思的眼皮地下逃走的。”

    阿蛮认真的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阿蛮静静地坐在黑暗之中,想着自己这几日的境遇,也想着相思的境遇,无限感慨,想着这世间的事情真是无限新奇,而这其中最让人捉摸不透的莫过于情字。

    相思绝对不是皇帝的人,那么她究竟是为谁办事呢?毫无疑问,如今落难让相思慌不择手的对自己下手的人便只有一个了,逸安王李辰俊。

    这样说来,便对得上了。当年下昆仑山来寻自己父母的相思在濒死之际得了李辰俊相救,再后来为了李辰俊的野心已经成就一身武艺的相思再下昆仑山成为了一个杀手,明面上是江湖之中令人闻风丧胆的杀手,并逐渐投在侠首李秉佑的手下帮他做事;暗地里却是李辰俊精心布局安插在李秉佑身边的人。这么说来,似乎早在许久之前,李辰俊便已经开始对李秉佑有所防范,若真是如此他胜算的机会应该要更多一些才对,可为何最后却输得一塌糊涂呢?

    阿蛮仔细的想着其中的弯弯绕绕,终于想通。李辰俊的心机智谋以及能力实力与李秉佑相比绝对是要占很大的优势先机的,可他究竟为何会输呢?很简单,就是因为他是天之骄子,太过于骄傲,太过于自信。这样的男子多多少少都有些自负,因为自负所以他才散漫不羁,在京师之中他身边总是美人如云,他做事也总是滴水不漏而又肆意妄为。这样的男子,做一个王爷,很好。可若是做一个帝王,他这么刚愎自用的脾气恐怕会让很多的臣子都步别人的后尘呢!

    因为一个臣子首先是一个人,作为一个人便有作为人的私欲,便有想要保护自己家族的愿望。而作为一个臣子,自然也是想要为这个国家想的。他们想要的君王应该是宽宏大量的人,而不是一个武断刚愎的人。所以无论从私还是从公讲,大多数的人还是没有选择这位出身高贵的逸安王,而是选择了出身平民的博望侯。

    一切都已经成为过去,成王败寇,所有的人都放弃了他。可唯独只有将他放于心间的人还在为了他以及他今后的一切而奔波劳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