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46章 实话实说 两不相欠 (第1/2页)
莫惜朝笑道“主要是因为其他三人的掌控人不争气,四姓家又同气连枝,岳永兴的手段也是颇为厉害的,压服了其他三家。刘、吴两家自不必说,两家现今的家主有小聪明却无大智慧,斗不过岳永兴的。” “而韩家则将韩松劲推在前面当牌子,那是他们家的惯例,让最没本事的继承爵位,家主则是由较为出色的人来担任,现今韩家其实是韩松年说了算的,这个人还是有几分本事所,早年间被大先生……哦,就是知安的大兄勿悲先生废去了武功,心性还算坚毅,这些年来将韩家……” 刚说到这里时,莫惜朝突的住口,拔弄的琴弦亦在此时乱了,眼睛眯了起来,喃道“韩家……” …… 次日正午时分。 左仲堂出得府门,进了马车。 “我的人为什么会死?” 车厢内,某个戴着斗笠的人这样问道。 马车向着前行,左仲堂笑了一下,道“因为他该死。” “死,总要有个理由。” “他说话不对,以为就当年事捏住了本将军的软肋,所以就死了。” 斗笠人沉默片刻后,道“确实该死,李三子那边如何?” 左仲堂道“丹田碎了,碎的不能再碎。” 斗笠人疑问道“真话?” 左仲堂嘿的笑道“信不信由你,老左的人品摆在这里。” 斗笠人缓缓点头,道“那便好,你的人情还完了。” 说完这话,斗笠人站起身来让过了马车内的左仲堂,然后如诡秘般,不惊动任何人的情况下离开了马车。 左种堂瞧着他离开,喃喃自语道“现在好了,实话实说,嘿嘿,两不相欠……” 不多时,马车来到绥靖侯府门前,左仲堂下车,没有下人的通报下,直接进入府门,好像回自己家一样。 …… 十月初二,虽炽阳高照,但却依旧有些冷意。 首相大学士府,一座园林之内。 坐在凉亭正位的林惟中淡淡的看着下面的十几名官员,喝了口茶,道“李三子是文举魁首,参加秋闱是应有之意,有什么大不了的?值得你们来本相府中啰嗦。” 下方一名吏部的官员站起身来,道“相爷容禀,李三子已然是武状元了,而且曾任禁军大督都,本就是有职之身……” 他刚说到这里,便见林惟中摆了摆手,道“禁军大督都可有品级?他中武状元时,先帝可曾封过他的官职?有哪一条说过他不许参与秋闱的?至尊可曾禁止他参与科举?郎侍中,你这话说得好没道理。” 那姓郎的官员微的一愣,接着道“毕竟……是有些别扭的。” 林惟中笑道“且别扭着吧,这大商天下呐,哪天不别扭。” 他这话说完,便将旁边石桌上的茶杯举了起来,下面的官员见到这般动作,彼此间相互看了看,知道再留下来也是没有什么结果的,一个个的站起身来,躬身行礼,告辞离开。 不多时,其他人都已离开,唯独有两个人留了下来。一个是原本的阁臣之第七位,如今顶上穆烦多空缺,升为六相的杨君武。另一个则是新晋阁臣,原吏部尚书的毛世山。 见两人并没有打算离开的意思,林惟中便呵呵笑了起来道“二位还有什么事情吗?” 两人相互看了一眼,彼此微笑着。 杨君武道“毛贤弟若是事急的话,就请先说吧,杨某人的事情倒没什么,等上一等也无大碍。” 而毛世山却道“还是杨相先说吧,在下倒是不急。” 杨君武点了点头,也不再客气,转而林惟中拱拱手道“相爷,杨某来此只是个传话人,有什么不敬的地方还望勿怪。” 林惟中笑了,道“孙相有什么话要说与老夫听的?杨相直说便是。” 杨君武正色道“首先,孙相对此次相爷您的配合表示感谢,李知安能顺利入考,多赖相爷这边周旋。” 林惟中摆摆手道“本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又都是苏林一脉,伯纶贤弟太见外了。” 杨君武道“不管如何,孙相承了您的情。嗯,还有一件事情,孙相想问问相爷您,可知当年‘苏林八魁首’中的‘明眼先生’顾长风与‘无私大判’郑国仁,这二位如今在何处?” 听到这话,林惟中的眼睛不由的眯了起来,缓缓抬目,看向杨君武。 积年首相的威压下,杨君武不由自主的底下了头,赶紧躬身行礼,却也执拗的一言不发。 而一旁的毛世山在听到这个问题之后,不可思议的瞪大了眼睛,看了看杨君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