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有始有终 (第1/2页)
“灵山?哪个灵山?”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灵山仅仅是一个统称,中国有很多的山都是以灵字命名的。听到刘一云说要去灵山我便好奇地向他问道。 “葫芦岛的灵山!因为近一些,而且你还要再去见无生父无生母。” “无生父无生母?那是什么?”刘一云说的这个无生父无生母我倒是没有听说过。 “无生父无生母便是伏羲与女娲,葫芦岛的灵山原本是人父伏羲跟人母女娲的第一道场。人生来有两个父母,一个是生身父母,还有一个是无生父和无生母,而在出马之前必须要去认祖归宗。说起灵山,还有一个故事呢。”说到这里他便看着我不再往下说了,明显是跟我卖个关子等着我往下问呢。 “什么故事?师傅你快给我讲讲。”我连忙在一旁溜须的问道。 “灵山在1738年便开始建筑,在1806年又开始重建,兴盛的时候可谓门庭若市。但是后来因为打倒牛蛇鬼神便落没了,山上的僧人与修士也都相继离开了。只剩下一老僧与一孩童在那里守护,那孩童本是一弃婴,没人知道他的父母是谁,老僧将那弃婴捡起的时候见他的肚兜上绣着一个钟字。慢慢的那孩童渐渐地长大,而老僧也逐渐地走向衰老。在那孩童十七岁的时候那老僧便圆寂了。老僧圆寂是对他说了一句话:“次山名为灵山,此寺名为灵山寺。只有等到有始有终的时候灵山寺便得以重建。”说完,那老僧便坐化了。老僧话中说的有始有终里的那终便是那孩童,而他也一直守护着灵山等待着老僧所说的那个有缘人。后来山上来了一位姓史的年轻男子,当他看到灵山的伟大与雄壮便励志要重建灵山寺,可是当时的他一无所有,只有满腔的情怀与抱负。那时的孩童也已成为了老钟头,当时的他无论是佛法造诣还是修为跟当时的老僧相比都有过之而不及。当时的他便看出这就是他要等的人,便留年轻人在寺里过夜。晚上的时候这男子在寺中睡觉梦到菩萨,他就对菩萨道出了其中缘由,菩萨便指引他去南方做木材生意。半夜的时候那年轻人便从睡梦中醒了过来,夜里的时候那男子给寺里的每尊佛像都磕了头便跟老钟头告辞直接去往了南方。他到了南方之后便按菩萨的指引做起了木材生意,这第一笔生意就赚了几百万。然后他便拿着钱回到了葫芦岛将灵山重建了起来。而他从那以后在南方的木材生意便再也没有赚过钱。”刘一云捋了捋白胡子跟我讲述着。 “有始有终!那我们什么时候去灵山?”显然对刘一云讲的故事我并不感冒,而是对去灵山充满了期待。因为越早去灵山就能越早的将血骨精铲除。 “我随时都可以,只要你有空。” “我感觉这东西赶早不赶晚,那咱们就今天晚上店里关门就去吧。我包个出租车。”听到刘一云的话我立即说道,生怕去的晚了让那血骨精有机可乘。 “车你就不用雇了,晚上的时候让小李开车送咱们去。争取赶在第二天晚上前回来,还不耽误事。”刘一云指了指刚刚带我进来的店员对我说道。显然他就是刘一云所说的小李。 “行,就按你说的吧。那我用不用准备点什么啊?” “这样,元宝蜡烛香,纸扎五色元宝什么的就不用你cao心了,我这都有。你去买点糖,饼干,再买几样水果,最好是小柿子,大枣这种出数的。买三样就行。” “嗯!那我就先回去了,等我晚上关门的时候给你打电话。”刘一云对我点了点头,我打了声招呼便走了出去。 从屋里走了出来,对着那尊千手观音像拜了拜。“刘晓鑫!”听见有人喊我,便转头向门口看去。“你好,我叫李又龙。方便交个朋友吗?”原来是那个叫小李的店员从佛店里追了出来,向我伸出了右手。 “啥方便不方便啊,我又不来大姨妈。以后你直接叫我晓鑫就行。”伸出右手便跟他握在了一起。 “哈哈,真会开玩笑。你以后就叫我大龙吧,我开车送你回去吧,省的你打车了。”大龙憨厚地笑着对我说道。 “我自己打车回去就行,不用麻烦你了。” “没事,不麻烦。这也快中午了,我也到了午休时间。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别推脱了,我去把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