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一只卖价万贯的小鸟 (第2/2页)
这其中虽有当初文宴宣扬的功劳,但不得不说,这本集册,的确是此刻大汉,最新,最为出彩的诗赋集册。里面每首诗、每篇赋,甚至是一些对话短句,都被众多文士所津津乐道。 第一次掌控整个大汉文士舆论导向的甄尧显得很是兴奋,这就是他要的效果,订制一万册书籍所花费的钱财,果然没有打水漂。 甚至甄尧还知道,有些人自己没得到,即便在朋友那看过了,也忍不住再借来自己重抄一遍,也好每放于头,醒来便能诵读。 借着这股文风,即便糜家商行十分低调的宣称那些鹦鹉可以买卖,也有许多人上门打听。而这所谓的‘低调”自然依旧出于甄尧的手笔,美其名曰保持一种故有的隐秘与特殊。 虽然现在一只鹦鹉也没卖,但这只是甄尧还在观望罢了,只要这股鹦鹉风再在大汉刮上一阵,那宠物业将在大汉立足。 而当初参与文宴的大儒士子们知道这消息后,一个个的也是膛目结舌,就连学府内的孔融等人也多次询问。甄尧自然不会把自己当初开办文宴的目的说出,只说糜家看上了这股‘鹦鹉风”并且与自己商量着赚钱的事,而自己也答应了下来。 这种托词尽管不能让众大儒满意,但对现在甄尧所做也甚感无奈,当下也就不再过问,一门心思呆于学府,悉心教导膝下学生。 大儒们不追究,那些因为‘灵鸟集’得益的文士就更不会在这时候跳出来与甄尧唱反调。如三曹之一的曹丕,原本他在曹家人当中,才能一直被视为弱于曹植的,但经过这‘灵鸟集’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他已然超越曹植,隐隐有与父亲比肩的名气。 而剩下的小鱼小虾们,虽然也有不少出来抨击甄尧这种商贾铜臭作风的,但终究只是少数没多大影响力的人,他们就算再怎么较劲,也无法与当下大汉所形成的舆论风向作对。 而这时,毋极又传出第一只鹦鹉被卖出,得到它的是冀州某士族子弟,花费了万贯钱财,终于买到了一只灵鸟。 百姓是八卦的,他们衷于口头相传这种奇闻妙事。一只小鸟,被人用万贯钱买了回去,这在普通百姓看来,买小鸟的人,肯定是家中钱财多的都要发霉了。 当然,这则消息依旧是甄尧假传出去的,事实上鹦鹉炒作到这种地步,虽然可以卖很高的价钱,但要上万钱财,恐怕还有不小的难度。毕竟一匹良驹,也只要千贯。 甄尧自己的炒作就到此为止了,他每天要忙的事多得很,自然不会为了这种商业小事一心『cào』劳。而一直看着甄尧炒作,并接手这项商事的糜贞,也十分的兴奋的向其保证,在年底,一定给甄尧赚到足够来年出征的军费。
而在这期间,也有不少有趣的事发生,比如祢衡,他跟着曹丕去了曹『cào』那,但因为曹『cào』的用人机制问题,和曹『cào』面对面的辩论。而后更是开口骂了曹『cào』,以及麾下文武。 挨了骂,但因为对方的名气不小,曹『cào』却不能拿祢衡怎么样。心中不爽之下,干脆把祢衡派去出使襄阳。他曹『cào』打下南阳后,还没和荆州方面交涉的。 祢衡如历史上那般去了刘表处,本来若是换个使者,刘表或许就要杀他泄愤了。好不容易张济叔侄走了,他准备收回南阳,现在曹『cào』又鹊巢鸠占。 不过刘表素来看重名士,而祢衡在‘灵鸟集’中,也被甄尧称为‘建安狂儒”有着如此称号,刘表干脆将祢衡留了下来,在襄阳听用。 而到了襄阳,祢衡这个外来儒士,自然被荆襄一地的士子们排挤。狂士就是狂士,再次与荆襄一地的文士们开战,并将战火引到了荆州之主,刘表上。 刘表这时才知道为什么甄尧、曹『cào』都不用此人了,这种『』子,想用也没办法用。不得已,再次将他外调,送去江夏给黄祖当文秘去了。 祢衡终究是走上了如历史一般的道路,而这时糜贞丫头,已经开始与诸多买家见面,并且成功销售了两只,被调教的足够聪慧,足够吸引人的鹦鹉。 两只鹦鹉,虽一只都没卖到万贯,但加起来,却是足足一万三千贯。以冀州如今五十贯钱换一锭金换一百三十石粮食的物价,这就是三万多石粮食了。而三万石粮食,足够毋极五万兵马吃用半月之久。 这仅仅是两只,还有十几只同期的鹦鹉等着出售,而之后还有不少糜家商行外派的人,于各地寻找鹦鹉。甄尧听闻之后,不长叹,或许不用到明年,这小丫头就可以给自己凑足出征军费了。 而当甄尧把此事当做饭间谈资告诉众女时,就连对商事最不感兴趣的蔡琰也感叹道“糜贞meimei行商本事果真厉害。” 转眼间,就到了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中秋,甄尧正在院中与众家人赏月,却被麾下的传令兵扰了兴致。传令兵来甄府,只是向甄尧报告,郭祭酒有急事禀报。 无奈,甄尧只能前往宜chun院,这里自从郭嘉开始培训舞女之后,就成了两人商谈秘事的场所。来到勾栏后院,很快就被引入密室,并见到等待自己有段时间的郭嘉。 甄尧也不讲究,随便扯过一个软垫坐下,便问道“奉孝如此着急,可是发生了什么?” 郭嘉颔首“长安处,有女间传来消息。天子似乎写下了一份血诏,请各路诸侯救援。” “血诏?”听到这两字,甄尧很自然的就往‘衣带诏’事件上琢磨了,之后听郭嘉细说后,更是连连点头,虽然和前世历史上的‘衣带诏’有所差异,但本质都是一样的。 “近长安连连有朝臣被李儒迫杀,恐怕都是被此事所牵连。”郭嘉摇头轻叹“而有传言,这血诏已经传出长安城,目前也不知是被送往大汉哪处。” 甄尧闻言面『色』一沉“奉孝之意,是会有其他人乘此机会出兵长安?” 郭嘉苦笑点头“若天子足够聪明,便不会传信与主公,而是会选择一个较为势弱的诸侯。如此,他才能逃得长安的生活。”言下之意很明显,就是说甄尧的势力太大,已经让天子顾及,怕来了毋极,依旧还是被圈养的下场。 “会是曹『cào』?还是马腾?”在甄尧想来,如今大汉除去自己外,与长安相近的几个诸侯中,就这两位势力算是不错。而且两人中,曹『cào』有足够的智慧看出得到天子的好处;而马腾,对天子还是保持支持态度的,同样有可能出兵长安。 本来献帝想要脱逃,去找同为汉室宗族的刘表或刘璋最为合适,奈何两人一个被曹『cào』夺了北边门户南阳,一个被张鲁堵在蜀中,都不可能有作为了。 郭嘉继续开口道“主公,唯今之计,只有我等伪造一份血书,并效仿当讨董之势,引各路诸侯会盟于潼关,才能在长安一事上占据主动。” 难怪郭嘉这么晚找自己,而不选择明早上去州牧府说。像这种造假的事,还真不能让多余的人知道。这也亏得郭嘉敢想,至少甄尧没想着造假,只想改如何从半路把血书截下来。 “伪造血书未尝不可,”甄尧『摸』着下巴想了想这法子的可行『』,最后开口道“只是如今毋极后备粮草、辎重不足,军营中新征兵卒亦还在训练,即便传出血书,又该如何出征?” 郭嘉速有急智,而且也是不按常理出牌的人,听到甄尧的顾虑,当即回答道“主公无需调动太多兵马,只需五千骑即可。主公可宣出血址,如果您喜欢军阀啊写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