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帝祖_第五十六章 完美蕴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六章 完美蕴灵 (第2/2页)

过厚重的蕴体膏灵力精粹,一下子涌入他体内。

    此时,若身躯不够强,必将被蕴体膏的灵力震碎体魄。

    程子墨却不惧。

    他精神集中,吞吐灵力精粹,借助固灵叶之能,将涌入体内的滂沱灵力封堵,而后一一镇压,以圣体无上之威碾磨,让狂霸的蕴体膏灵力精粹,变得如涓涓溪水般温柔细腻。

    这就是圣体之威!

    换来任何一人,只怕洞天境修者,吸纳这等级别的蕴体膏,都免不了被重创,得不偿失。

    幸亏程子墨准备充分,加上他的体魄,在这几个月圣体之术的蕴养下,已然莹润无暇,真正的无所破绽。

    轰滋……

    药力渗入,被镇界圣体磨碎,化作精纯灵力,融入他的体魄中。只听他体内传来连绵不休的轰鸣之音,好似身躯在不停的破而后立。

    他的身躯,早已完美。

    此刻,在蕴体膏的冲击下,他几乎成为一个灵力精粹的聚集体。

    每一分灵力,都被他吸纳,存入体内,而后贯穿周身,在最升华的一刹,蕴体成功,一息之间,就能跨入到蕴灵境的最巅峰。

    这是他的野望!

    轰……

    终于,程子墨的身体,宛如炸裂,是无尽的灵力,充斥了他周身,滂沱的连圣体都快镇压不住。

    “咕噜……”

    而这时,他手掌一勾,早就放置在玉桶上的化星丹,落入他手里。

    他张开嘴,吞服丹药。

    轰隆……

    珍贵的丹药,化作雄浑星力,瞬息蔓延他周身。

    就是这一刻!

    程子墨眸光四溢,甚至于带着一缕碧绿,一缕湛蓝,是蕴体膏跟化星丹所蕴含的药效,如此滂沱的药效,连他都不能一下子吸收完。

    他浑身紧绷,放声长吼,精气神凝练到极致,体内所有的灵力在这一刻催发。

    嘭隆……

    一声炸响!

    仿佛,天穹轰撤,虚空炸碎。

    程子墨的一声嘶吼,震碎了玉桶,连带着周围的山石,不少都化为齑粉。

    这时他的身躯,可见有一条细线,从头顶,贯穿全身,化作无数道密密麻麻细线,联络周身的奇筋八脉,散发出璀璨圣光。

    极光一线!

    这是一道灵光。

    蕴灵之时,会有一道灵光,贯穿周身,这是身体对于灵力本能的凝练。

    要知道这世间每一具rou身,都有各自的玄妙。

    就算一些凡体,开发到极致,也能战王体,战皇体……

    当他们蕴灵的一刹,亦是打通身躯之时,体内隐藏的潜力,会给他们一个回应,就是这一道贯穿周身的灵光,若能捕捉到,有极大好处。

    程子墨却无需准备,这一道灵光,早在第一次蕴灵时,就已出现,被他捕捉。不过那时并不如此刻这般,能震撼天地,炸裂虚空。

    此刻,他圣体圆满,这极光一线,竟沟通全身所有,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网,锁定他的体魄,不散失一缕精华。

    可以预料,在未来的岁月,随着他愈强,这一道灵光也会愈狂霸,为他硬憾诸天,蔑视群雄。

    收敛心神,感知体内雄沛的星力,程子墨嘴角一勾。

    本来,他的目标,只是完美蕴体。

    而现在,有了化星丹,是不是该进一步?

    蕴灵境之上,是为洞天。

    所谓洞天,便是以自己的身体,凝练成一方虚拟洞天。

    也称之为异象。

    随着修者的强者,异象愈发圆满,最终扭虚为实,成为一方天宇。

    所以,很多修者,都不称异象。

    称呼洞天,这代表了修者的野望,以自身凝练出一方天宇,真正的傲视诸天。

    故而,凝练天宇的基础,首先得凝练出一方洞天,这就是这个境界的命名。

    而洞天,分为两重,凝星跟铸源。

    何为凝星?

    就是吸纳灵力,将之转化为星力,对应着诸天星辰,凝练为洞天里面的星光,凝练出的星光愈多,洞天的威能自然愈强。

    当然,若有点星草这种本身蕴含星力的灵物,就能增加凝星的速度。

    所以,点星草对于洞天境来说,是颇为珍贵的灵物,足以引发洞天境大战。

    凝星的多少,直接关系到洞天的好坏。

    低于三十六颗星的,称为衰洞天。

    三十六颗星到七十二颗星之间,则为小洞天。

    七十二颗星到一零八颗星之间,是中洞天。

    一百零八颗星以上,为大洞天。

    当初的程子墨,凝练出了两百四十颗星,在大洞天里面都是极强的,被武府无数强者所器重。

    至于凝练三百六十颗星,真正的成一个大周天,圆满无暇,是为完美洞天,又称为无暇洞天。

    在武府的记载中,并无完美洞天的存在。

    若非圣体残念告知,他也不清楚,要想真正成为绝世强者,完美洞天只是基础。

    所以,当初的他,才干脆果断的自碎洞天,重新打基础,重新修炼。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