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纪_第十三章 秦军东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章 秦军东进 (第2/2页)

一路看护,回到秦国,秦昭王才得以顺利的登上王位。

    这是定鼎之功,还有比这更大的功劳吗

    即使白起这辈子建立的功勋很大,有长平大战这样的奇功,在秦昭王心目中,可能这定鼎之功才是最重要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秦昭王对白起倚为腹心,很是信任他,每遇大事都要召他商议。在这灭赵之际,秦昭王最希望的就是白起率军出征,灭掉赵国,建此奇功。

    偏偏白起病了,还不赞成他出兵的主张,这在秦昭王心目中,这是不可饶恕的。

    这事,最终演变成白起的杀身之祸,说到底,就是一句话:爱得越深,恨得越切

    正是因为秦昭王对白起极为信任,白起抗命后,他就越是恨,最终杀了白起。

    整个朝殿里都是秦昭王的咆哮声,吼了半天这才停歇下来,群臣唯有眼观鼻,鼻观心的份。不敢再说话。

    王陵,你可愿为寡人灭了赵国吼得累了,秦昭王这才停下来,冲王陵大声喝问。

    臣愿意王陵一愣,半天才反应过来,不得不领命。

    就连白起这样的重将。因为抗命都被骂得如此之惨。若是王陵再抗命的话,那后果不需要想的,必然是雷霆万钧。

    甚好甚好秦昭王的怒气这才消散,冲王陵道:你即刻率军二十万东进

    诺王陵领命。

    xxxxxxx

    蓝田,有一座占地数百里的巨大兵营,这里就是当时秦国,也是战国时代最大的兵营,秦国的蓝田大营。

    秦国大军除了驻守各地的驻军外,都在蓝田大营驻守训练。每当秦国要发兵,就是从蓝田大营调兵。

    咚咚

    惊天动地的战鼓声响起,直贯九霄,震得天空的浮云片片碎裂。

    轰隆隆

    轰隆隆

    一队队顶盔贯甲的秦军锐士开到蓝田大营的空地上,集结成一个又一个方阵。

    秦军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铁血雄师,扫灭六国。一统华夏,关山飞渡,南平百越,北破匈奴,宣华夏声威于异域万里之外。

    不是浪得虚名,而是实至名归,装备jg良。训练有素,军纪森严,号令严明,这次集结就把这方面的优秀素质得到全面展现。整个集结过程,除了脚步声马蹄声外,再无其他的声响。

    而且,有条不紊,没有丝毫混乱。二十万大军的集结,那是何等浩大的工程,要想没有混乱,那是何等的难得秦军就是做到了。

    这是一支征战百年,无惧任何挑战的雄师

    一个个方阵,严谨厚重,给人不可撼动之感

    面对秦军方阵,就象面对泰山似的,让人生出一种无力感

    弟兄们:去岁,我们在长平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全歼了赵国jg锐shè杀了赵括王陵眼中jg光暴shè,鹰视虎顾,大声训话,道:这还不够我,王陵,将率领你们,直奔邯郸灭赵

    灭赵

    灭赵

    惊天动地的吼声直贯九霄,震得地皮都在颤抖。

    呛啷

    王陵猛的拔出腰间秦剑,朝东方一挥,如同惊雷闪电,极富威势。

    隆隆

    惊天的蹄声响起,前将军蒙骜骑着骏马,顶盔贯甲,第一个冲出了蓝田大营。

    xxxxxxx

    函谷关,倚山而建,是秦国的东大门。

    这是一座雄关,无数次阻挡了山东六国的进攻步伐,在关下发生的大战不知几多,战死在关下的六国联军不知几多。

    可以这样说,若是没有函谷关,就没有秦国,更不可能有秦始皇统一中国。

    每当秦国在山东征战不利,败军覆师之后,秦军就依靠函谷关而守,抵挡山东六国的联军。正是因为如此,尽管山东多次合纵成功,六国联军齐压函谷关,却是奈何不得秦国。

    同时,函谷关还是山东之地进入秦国的必经之地,每天都有不计其数的货物通过函谷关流入秦国,每天都有如山如海的货物从秦国流向山东之地,是以,函谷关只要一打开,就是川流不息,难有消停的时候。

    然而,今天,函谷关却是禁止商贾入关。

    发生何事了

    怎生不让我们走了

    商贾们惊讶莫铭。

    很快的,他们就知道原委了,秦军一队接一队的从函谷关开出,很快就塞满了函谷关外的道路。

    黑sè的军服黑sè的盔甲黑sè的旗帜汇成一股黑sè的洪流,汪洋姿肆,波澜壮阔,不可遏止

    滚滚东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