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三七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恳求月票) (第1/3页)
第一三七章**一刻值千金 十一月初一,陈到悄悄的出发了! 第二天就是董成亲的日子,原本按照董的意思,想要陈到在他成亲后再走。 不管怎么说,也要喝上一杯喜酒是不是? 可陈到和贾诩却认为,现在出发才是绝佳的好时候。 也难怪,董的成亲引起了多方面的关注。虽然只是纳妾,可一来这是董的第一次成亲,二来成亲的对象是从小在董家长大的绿漪,说起来那可都是自己人。 特别是那些家将奴仆,可说的上是看着董绿长大。 固然不泛有居心叵测之徒,但大多数人还是把董绿看作自己的孩子。 嫁给董,也算是草鸡变凤凰,一步登天。只是这个新郎实在是……凶猛昭著也就罢了,而且长得那么难看。虽然很多人了解董,可不免还是有一朵鲜花插在那个啥上面的感觉。至于另一部分人,则多多少少的,有一些幸灾乐祸的感觉。 不管怎么说,董大公子要成亲了! 十里八乡的人还是要给董家这个面子。牧场上下,忙碌不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根本没有闲心关注其他。甚至连牛辅也派人回牧场来祝贺,更送来了丰厚的礼物。 陇西战事正激烈,但是牧场上下,却是一派欢声笑语。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没有人会注意陈到他们的离开。就算事后发现,大可以出兵袭扰为借口搪塞过去。否则等到事情过去了,想要秘密的出发,可就不太容易。 陈到的这番新意,董很感激。 于是把董召、韩德二人请来,在出发的头一天,亲自为他们摆酒设宴,算是提前喝了喜酒。 这二人也将要随陈到一起出征,除此之外,尚有两千秦胡兵和一千巨魔士,共三千骑军。战马六千匹,一人双乘,一方面是加快行军速度,一方面也可以多带粮草。 谁都知道,寒冬时节的边荒,可是非常难熬。 清晨,陇西出现了大雾。 董和贾诩站在临洮城头,目送陈到一行人在大雾中失去了踪迹,心头突然有很莫名的寂寥。 用了的吐出一口浊气,董对贾诩说:“老师,等我成亲之后,就派黄劭过来,协助你处理那些俘虏的迁徙。凉州正在大乱,想要神不知鬼不觉的过去,恐怕不容易。” 贾诩淡然一笑,“主公放宽心,这件事还难不倒我。” “那一切就拜托老师了!” 二人在城头上又站了一会儿,转身走下城门楼。 不过,在正午时分,有牧场的人前来送消息,说是成蠡回来了,还带着贾诩的家人。 贾诩就在旁边,让董好生尴尬。 好在这件事他们早就清楚。贾诩一笑,“主公莫要觉得难堪,非常时行非常事,若是诩站在主公的角度,也会这么做。把他们接来也好,凉州一乱,只怕武威也难避免。呆在那兵荒马乱的地方,我也确实不放心。就让他们住在牧场吧,不过还要烦劳主公多多照应。” “这是应该,这是应该!” 但董并没有让贾诩的家人住在牧场,而是派人接到了临洮。 人,贵在信任。 贾诩待家人进了住所,忍不住问道:“主公,你这么就把诩的家小还来,不怕诩将来反复?” 董正色道:“老师,常人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说过的,天下间能完全信任你,让你施展才华的人只有我……若我连这点气度都没有,又如何让老师放心?再说了,天地君亲师,师同于君父,我扣着你的家小,岂不是等于扣押我的家人?” 贾诩呆愣了半晌,一声长叹之后,再也不说什么了。 晚上,典韦和沙摩柯出现在临洮。 一同前来的,还有典满、典佑、典弗、牛刚等小孩子。他怀里抱着个娃娃,一脸满足的笑容。 “兄弟,看见没有,俺已经有第二个儿子了。你明日就要成亲,可要加紧用功才是。” 典韦一见董,就嚣张的抱着儿子咋呼。 那个已经七八个月大的胖小子,看上去很健壮。不过皮肤黑黑的,看上去有点丑。 这是典韦第二个儿子,名叫典存。 董对这孩子颇为喜欢,而这小典存看到董,也是咿咿呀呀的挥舞着拳头,要董抱他。 “娘的,这小子对我也没见这么亲热!” 典韦气呼呼的嘟囔了一句,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贾诩的长子贾穆,已经九岁了。眉宇间的气质,看上去和贾诩颇有些神色,略带阴沉。 和典满等人很快就熟悉了,打闹成了一片。 而董等人,也是在大厅里开怀畅饮。 “为了庆祝我即将摆脱单身汉的日子,为了我即将告别处男的岁月,干杯!” 很少见到董喝多,可这一晚,董可真的是喝多了。醉醺醺的举着一个白玉雕成的玉觞,见人就是一口干掉,更满嘴的上一世言语,听得人们有点晕头转向。 不过也没有人在意这个! 和董呆的时间长了,也时常会听他说一些古怪的话语,故而也都习惯了。 典韦、沙摩柯,那是有酒必干。说实话,这酒水真的很难喝,度数也不算太高,可喝多了,一样是能让人趴下。 有道是,酒不醉人人自醉,董醉倒了。 满厅的人,除了贾诩和董铁之外,全都醉倒了。横七竖八的躺在一起,好一副壮观景象。 董枕着典韦的腿,沙摩柯趴在他肚子上。 另有裴元绍等人,也是交缠在一起,一个个睡的很是香甜。 贾诩在一旁静静的看着,观察着,嘴角微微上翘,露出了一丝淡然的笑意。 “小铁,主公真性情中人啊。” 董铁呵呵一笑,“是啊,主公的确是个好人。” 一个好人,一个性情中人,完全是两个概念。 可贾诩也不想解释,点点头,一口一口的抿着酒,看着夜色渐渐转淡,天边泛起鱼肚白的亮光。 ****** 汉时的婚丧嫁娶,远没有人们想像中的那般繁琐。 不过作为凉州一地的豪强,董家的公子纳妾,一样是非常的笼罩。 从清晨开始,董被抓起来,脑袋还是一团浆糊,任由家人奴仆们给他收拾妥当,带着一群人浩浩荡荡的来到了牧场。 这一路敲锣打鼓,好不热闹。 等到了牧场,又要祭拜祖先,举行一系列的繁琐礼仪。 董快要困死了,酒劲儿还没有过去,好像木偶一样的任人摆布。不过还不能有怨言,主持祭拜祖先的人是老夫人,一把年纪了还这样cao劳,他又能有什么不满? 原本,这祭拜祖先的事情应该是由董卓主持,董卓不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