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单 原地的爱(一)  (第1/2页)
    “你看到了什么?”罕见的,一向恬淡的杨锦瑟有些激动地说道,两手紧紧地握住章子彻的小臂,“那个男人都说了些什么?”    “我看到了你,还有那个男人说你有倾世之容,琴瑟之音。所以他问你叫你锦瑟好不好?”    “那他呢?你看清他了么?”杨锦瑟的声音有些颤抖。    章子彻摇摇头,示意他除此之外并不记得什么。    看到杨锦瑟那如水的双眸溢满了失望,章子彻忍不住开口道歉,“抱歉……”    “没什么好抱歉的,”杨锦瑟松开了手,想勾出一个一如既往的微笑,映在章子彻的眼中却是满眼的无奈。    “我先去一下地下室,”杨锦瑟转身,“店里先拜托你了。”    不等章子彻答复,杨锦瑟便走进了地下室。    章子彻有些不知名的懊恼,是因为自己说错话了,还是因为杨锦瑟那般反应是因为别的男人。    摇了摇头,将这刚刚从脑海中冒出的想法抛了出去。    章子彻知道自己和杨锦瑟的差距,如果用一个成语来形容自己和杨锦瑟,那就是云泥之别吧。    想到这里,章子彻只能无力的摇了摇头。    门上的风铃叮咚响起,一个老妇人颤颤巍巍走了进来,老人满头银发,脸上的褶皱无声的告诉着年轻人她经历的岁月,她穿着洗的泛了白的衣裳,破旧却又不失整洁。    “那个,您好,”老人不等章子彻开口,有些拘束的说道,“请问这里是不是可以以命抵命?”    “您……”章子彻没想到老人会如此直白,“老婆婆,您是从哪里听来的?”    “没错,”杨锦瑟不知何时从地下室走了出来,“请您跟我来吧。”    老人跟随着杨锦瑟去了二楼,在靠窗的一处座位坐下,桌子上摆着一壶不知何时泡好的金银花茶。    “您怎么知道我要来的?”老人有些诧异,而后像是想明白了一般笑笑,“您既然可以以命抵命,这点事情您知道也不奇怪了。”    “婆婆,您叫我锦瑟就好,”杨锦瑟给老人甄了一壶茶,“您这样让我们小辈很担待不起的。”    “能来到年华的都是与这年华有缘的人,”杨锦瑟笑笑,也端起了自己手中的茶杯,轻啜了一口,“您为何不把您的经历讲出来呢?”    喝了一盏茶,老人便将自己的故事娓娓道来。    “俺叫秦如意。”老人憨憨的笑了,“俺现在都已经75啦,唉,老啦。”    一头白发的秦如意回忆起了自己的过往。    六十年前,秦如意在自己那小小的村庄里,认识了知青下乡的陈永军。    “俺是咋看中他的?俺忘了,”秦如意那被岁月雕刻的脸颊仍然是一片绯红,“俺就记得当时俺们村在村门口迎接他们知青下乡的时候,他一眼看到了俺,俺也一样,俺一眼看到了他。”    “他对着俺笑,俺也对着他笑。”秦如意笑了,仿佛陷入了回忆。    杨锦瑟知道,那是一个充满着激情与忠诚的年代,遍地的红色都散发着革命与进步的气息。    就是在那个年代,秦如意与程永军相爱了。    当时,陈永军信誓旦旦,在毛主席像下高举右手发誓,在他前进与奋斗的道路上,自己认定了秦如意是自己一生的革命伴侣。    两人一直没有孩子,这一直是秦如意的心结,陈永军倒是看开的许多,经常安慰秦如意。    直到有一年,秦如意的月事迟迟没有来,直到第二个月,她才怀揣着一点点希望,去了旁村的大夫那里。    当大夫告诉她自己有了孩子的时候,秦如意开心的哭了出来。    秦如意走在回家的路上,眉眼之处都是抑制不住的笑容。    当她回到家,准备告诉她心爱的丈夫这个好消息时,陈永军却先抱住了她。    还是那人的怀抱,宽阔、温暖,却让秦如意感到不安。    “永军,你怎么了?”抱住男人的腰,秦如意才有了力量将自己的疑惑说了出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