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回 爱憎 (第2/2页)
众生平等,然而这晋国的佛寺却以讨好皇家为主,麻痹众生的思想,如若按照我原来的性格,我恨不得将这些伪君子统统杀死!“ 这还真是他内心的实话,他还记得当年他突发奇想,也是处于一种祈祷,想要去司马家族主城的天光寺拜佛祈祷,希望身边帮助自己的人平安幸福,生活安然无恙,也祈祷自己能够早日重归神庭,然而却被一群和尚拒之门外,而且他想要与那天光寺的主持论佛家禅理,却被几个长老视为狂妄之徒,撵出佛门。 所以赵羽天对这晋国的所谓佛门早已看透,看透了他背后隐藏的黑暗,看透了赵氏家族的一种政治手段。只得拂袖而去,临走前甩下一句话,”今后,有你们好看的!“这还是他来晋国,第一说出这样热血的话。 因为他是真是讨厌和尚,从前就是这样,来到这晋国见了这背后不为人知的黑暗,心中就更不是滋味了。 ”可是我他们大部分都是孤儿。“司马幽兰与赵羽天不同,她从小学习佛理,相信众生平等的意义。 ”孤儿,孤儿就应该这样敲木鱼?算了,我也知道我的想法太过于偏激,对不起,只是希望你今后不要在我面前提和尚,就足够了。“ 赵羽天的确是一个很神奇的人,他有着属于他的爱憎,别人害他丢了眼睛,他丝毫不会因为这个原因憎恨玉清丝毫,甚至还埋怨是自己技不如人,并非别人的过错,而对于和尚,这些人与他无冤无仇,但那是却被他痛恨与不耻。 你说他像不像一个有神经质的人?可是他当过领袖!而且是神庭最年轻的领袖,这又作何解释? 这般神经质怎么不是一种热血奋勇,心怀侠义呢? 赵羽天,他的确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人,一个很令人难以琢磨的人。 赵羽天忽然之间想起了柳宗义,将自己这朋友与那些敲钟撞木的人一做对比,前者是佩服,后者却是厌恨。 如若按照常人去理解,经历了那般被四处追杀,被人遗弃,恐怕早就遁入空门,不再过问任何俗世,然而柳宗义则不同,他从来不说自己内心的苦闷,总是将这些苦楚掩饰得很好,但是同样将苦楚掩饰在心中的赵羽同样天知道,自己与他都有不可挽回的过去。
赵羽天见司马幽兰黯然神伤的脸色,便又知道自己的话语又让她为晋国伤心了,心中一阵自责,只能转移话题,“柳宗义,他说这楚国是在打探我们晋国的虚实吗?看来他的确是一位智者啊,能够了然这一个时代的天下大势。”他也同样知道楚国国君派遣楚国剑圣的目的,并非来索取那苏无极的天罡剑法,这只不过是瞒天过海之计罢了。 为了打探晋国的虚实,他们才故意编出这样一个幌子,说是来索回被苏无极盗走的天罡剑法,可能吗?为什么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要在楚国与难免拜月帝国开战的时候来? 为什么要邀请司马幽兰去参加楚国的盛会?而不是其他任何家族的子女? 因为楚君知道如今的晋国还能够凝聚人心的只有司马家族而已,司马家族的这一位司马族长由于年少之时四处行医救难,在晋国得了不少民心,如若楚国与他南面的苍月帝国开战,司马家族的态度很能够决定晋国的走向。 在晋国没有发生政变之前,现在司马旭还能够在晋国说上话,所以楚君恐怕还是对他多有忌惮,至于往后,楚君已经知道在过五年,晋国就轮不到司马旭说话了,所以这一刻楚君还是以拉拢司马旭为主。 想要统一天下的人,都会明白两面受敌意味着什么,那意味着灭亡,即使楚国在强大,习武尊者再多,也不可能自大到愿意两面受敌。 在任何世界,狂妄等于慢性自杀。 想要倾举国之力进攻对方,就必须保证自己的后院不再着火。 赵羽天通过彻夜读书,现在能够大致明白这神夏大陆的局势了,楚国与西月之国最为鼎盛,稍微弱一点是乃是苍月帝国,如此一来,楚国想要野心地统一神夏,就必须清理最近的敌人,接下来就论到晋国,再接下来就轮到赵国,最后在与月之国决战,至于鹿死谁手,赵羽天自然无法判断。 虽然赵羽天并不清楚这楚国为什么要与她南面的苍月帝国开战,可能是某一些疆域划分不清,也或者是政治路线不同,也或者是苍月帝国打算自立,什么地方得罪了楚国,否则以楚君的雄才大略,绝不会乱武,所谓乱武就是随意用兵,随意用兵者不配当领袖。 任何杰出的军事家,领袖,政治家都会清楚一点,用兵万不得已而为之,忌兵慎兵这才是优秀的军事家心目中兵法。 穷兵赎武,那是庸人,那是白痴。 只有想尽办法合作才是最大的政治家智慧。 楚国能够在这神夏大陆如日中天,国力一天比一天强盛,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如若穷兵赎武,国民还会相信他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