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7章 【骑射丛台会(一)】 (第1/2页)
武灵镇是大名府西边第一大镇,原属河北中路邯郸府管辖。后因黄河改道,邯郸府衰落,撤府设县,武陵镇遂归属了河北东路北京大名。 武灵镇这一带为平原中的一片高阜,相传为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阅兵之地。决堤的黄河由这里分流成几股北去,直到河北北路的古白洋淀才又复汇合东流,在现今天津左近流入渤海。 这一带向为南北交通要道汇合点,虽然由于黄河的肆虐,大型官道改走大名府方向,但由于这里离旧官道较近乘舟涉水的北去话会比走大名府近一日左右的路程,所以民间商旅自这里经过的仍然是多数。又有离州治大名府较远,不断改道的黄河分流阻隔,官府控制力度不大,俨然成了半独立的地方。 此时又是这里每年一度的“丛台大擂”到来的时刻,各色人等汇集到此,一派人流熙攘,好不热闹。 雷三郎、公孙胜等人到达这里已是天色将晚, 他们是十字岭遇险当天夜里会齐的。 那日公孙胜在十字岭以传道、治病的名义聚集起十几个道众,讲道是真的,治病也是真的。道家弟子都会一些岐黄之术,向他们这样有名师的道人,在这方面更有些拿手的东西。 大名府禁军带队搜查的旗牌官叫周瑾,听说夔山高徒在这里讲道,还真没敢在这里怎么咋呼,只是按照“规矩”搜刮了些钱粮酒水了事。张青这里就出了十两纹银、两口猪、二十坛酒;周围其他店铺那也是人人有份,一个也跑不了。 原来禁军出来“公干”,甚至包括大军出来打仗,都快形成了一种不成文的规矩了:他们每到一处就地征粮征饷,顶多只留下白条,其实有条子日后你也没地方要去,说白了就是明抢。就像张青说的:这下您明白了吧,想规矩的做生意何其难也! 任秉等黑衣骑手被时迁、王定六,戴宗、段景柱两拨人一阵搅和,追来追去那赶得上这几个专职跑路的人,累得口干舌燥,气得七窍生烟。回到十字岭,又遇到禁军忙于收粮饷、地方差役勒索钱财,孙二娘大撒泼跟地保吵翻了天。这十字岭上是鸡飞狗跳鬼哭狼嚎,就这德行还抓贼?任秉恨恨的愣了半晌,一赌气率领他的人下山走了。 公孙胜待事情过去以后,安顿好孙二娘酒店人员的去路,率领安道全等夜间与雷三郎等会齐。这时雷三郎身边,除戴宗、段景柱已经回来了以外,还多了一人。 时妍,那个雨天里一直跟着他们的人! 这个小妮子,什么时候溜出的十字岭,又是怎么跟上雷三郎他们的,谁也不知道;更怪的是,也没有人对此过分的重视,没人议论打听! 雷三郎也没什么好说的,只好随众人好歹休息了一夜,第二天依着公孙胜的建议,众人都做道人打扮,七拐八绕,一边注意着周围的情况,一边缓缓向武灵镇方向行去。 他们已经料定,只要路上不出问题,到了武灵镇的擂台之上,对大队官军倒不必担心了。他们不敢犯众怒在那里动手;而对任秉一伙就更不用说了,到时候不但不躲了,还要专门找他的麻烦呢吧! 如今武灵镇就在眼前,雷三郎等人也终于算是放下了心。 他们来的这一路上却是浪子燕青前后维持,雷三郎看出来,他竟是这次行动的真正知情人,也许是原来的宋三儿内定的负责人吧。 燕青将众人引到一处店家,早有人出来迎接,看了来人雷三郎心中一热。为首一人正是梁山义军步军头领行者武松,后面跟着的是病关索杨雄、没面目焦挺、摩云金翅欧鹏和丧门神鲍旭。 这可都是山寨里武艺高强单打独斗的拳脚高手,尤其是武松,以景阳冈打虎成名,后来经过无数次江湖争斗,一般都是单挑强敌,似乎生平还从未遇到过对手。 武松见了雷三郎很是恭敬,雷三郎那自然也是热情有加。他与武松本有“旧交”,此刻“丛台擂”见面,那因招安所带来的少许嫌隙,自应该散去。与朋友打交道,可不能小气,一星半点的小矛盾,改过去就让它过去吧。想到燕青关于江湖争斗的话语,他还真有点后悔此次没一开始就带带武松一起出行。 时迁也和他们在一起,这个鼓上蚤数日之间往返数百里,此刻倒是赶到了雷三郎他们前边。 武松和杨雄听说石秀等受伤也是吃了一惊,他们与燕青石秀关系甚好,赶紧过去慰问,众人相携进了客店。 这小店倒还干净,已被武松等包下,整条街已被武松派手下监视,应该说比较清静安全。雷三郎派时迁、王定六出去打探,他也不休息,召集公孙胜、武松、燕青、石秀到他房间里商议。 几方情况稍一碰头,雷三郎马上就看出来,山上安排的动作比他从燕青那里知道的还要大得多。 此次到这武陵镇来的除了武松这一路十余人汇合宋头领做为主要打擂人员外,还有没遮拦穆弘、赤发鬼刘唐、插翅虎雷横各带着个十来人的小队分散各处隐蔽观望,也随时可能加入进来,或者独立参加打擂。他们的任务主要是争取在丛台大擂台夺得彩头扬威立腕儿。 另外,混世魔王樊瑞带领手下八臂哪吒项充、飞天大圣李衮等五十人的队伍以商队的名义住进镇里,做为应付意外情况的准备力量。武松说吴军师还安排了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