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4章 【盗皆亦有道(一)】 (第1/2页)
夕阳西下,秋风猎猎。 丛台大擂的高台正中贵客专坐坐席,几个服饰华贵的人面色阴沉。 这些人可是来头不小,正中一人正是朝廷禁军统领高俅高太尉的远房侄子高廉,也是做到了太尉府都管位置的;左边一人正是东京童贯枢密府侍卫总管任秉;右边的却是当朝太师蔡京府上侍卫副总管,其实也就是府尉蔡攸的侍卫总管名叫富海。 这里高廉在禁军里是有官衔的,是以至少表面上是以他为首领的。 现在他脸色阴沉,最是生气,见谁说话都是恶狠狠的。 这当然生气了,他们这次处心积虑参加这次丛台擂可算经过了好一番谋划的,也是花了一定本钱的。不说别的,就是那远道请来的三十几个女真骑士和上百匹良马,就花去了朝廷批复给禁军的新增数十万贯饷银,可是让这次的策划和执行者蔡攸和高廉心疼不已。虽说这不是花的自己的银子,可要是留在自己手里随便花那是什么滋味? 他们这些朝廷里最重要的权臣尤其是代表军事势力的权臣代表,府中精锐尽出,又重金聘请外族骑士参加一个原本是民间概念的擂台,到底所为何来? 还真让雷三郎、公孙胜猜得差不多,这还真是蔡京、童贯、高俅联合采取的一个控制北部禁军、厢军的步骤之一。尤其是蔡京为了给他儿子蔡攸官场铺平道路,给他在北部军队里打基础来了。高俅的心意也大致如此,他也要把高廉培养出去;当然,动禁军的心思自然不能少了负责禁军调配的枢密使童贯童大人。但童贯会这样想么,这就得从任秉的所作所为来看了。 如今大辽国北面的白山黑水间,崛起了一支女真人的力量,部落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了后金国,在与宋朝对峙了上百年的辽国背后捅上了一刀。这个情况早被辽国中的汉人官吏秘密传到了宋庭之中,正在扶持自己儿子进入朝廷政治中心的当朝太师蔡京似乎看到了机会,与主管军事策略的枢密使童贯沆瀣一气,准备从这里面捞取从天而降的政治资本。 他们凑请徽宗皇帝,言道辽人内乱,正可趁此时机两面夹击灭掉大辽,收回燕云十六州,立大宋百年不世之功。徽宗皇帝已经恩准联络北方女真,调拨军资秘密准备起来。 自从蔡京等人在朝廷确立了联合女真准备对付大辽之后,蔡党一伙也准备把蔡攸推到领导北方禁军的位置。一纸任命自然不难,但他们也明白虽然大宋立国重文轻武,但北方抵御大辽的禁军、厢军也根基日久,未必能很顺从的听从指挥。 他们之中蔡京的势力虽大,但一向只是在朝中,对下面军队的影响只是间接的。高俅在禁军中虽然位高权重,但也只是个善于玩弄手段的权臣,很少出京,也没经过战阵。对于北方大辽甭说大战,连视察都没去过。童贯倒是有战争经验,可他的影响主要在西北对西夏的战争方面,在北方也没有什么知己的将领。 权臣的想法自然先得从自身考虑,手中没有一支得力的亲卫力量,甭说有威慑的指挥,就是首领的自身安全都不一定有保障。 所以从大处着想,他们一方面准备从西北禁军掉队伍到北方来,充实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准备建立一支属于自己的亲卫部队,而且是要一支强力的装备精良的骑兵。于是就有了这场丛台大擂台的超乎寻常的变化。以丰厚的奖励,吸引四方武林人士,以比武的形式挑选自己的亲卫部队人选,并以生铁佛、任秉等高超功夫扬威北方武林,将来他们也就名正言顺的带领这支武艺高强的亲卫军。 那些女真骑士也是他们费劲千辛万苦重金聘请来的,马术擂场也是挑选亲卫队伍的想法,将来这些战马就是亲卫军队的第一批装备,而这些女真人,也许就成了亲卫队的“外籍教练”。 想的是挺美,不过高廉这样的公子哥儿可是没有高俅那样的从市井小混混奋斗上来的辛苦经历。丰厚的奖励是招徕了不少人气,这位高衙内心中很是得意,但后来却又就想着占更大便宜了。 这位侄子“高衙内”还算是有些文笔才学,平常在太尉府早就是狂得不得了,民间擂台这种规则他们是不放在眼里的;只要他们看得上的就直接连人带奖励又都收回了,他要把这些参赛获胜者连人带彩头统统“没收”,哪管历年以来一直延续的丛台擂以武扬名、自由选择出路的规矩。 以德服人在他们心中那是毫无概念。在他们心目中,给你们个差事,那是看得起你们,还敢跟老子提条件?虽然老谋深算的富海等人还想极力维持,但高廉等人那听得下去,迫不及待的就把规则内定改了。在他看来大宋的百姓早已经老实惯了,你们就顺着来吧,谁敢翻天? 按当时的情况倒也未必不成功,虽然将来必有后患,但当时来讲,民顺官意也快成了一种规则了,虽然对破坏规则肯定是不会心服的,但忍气吞声也是很多的。 但有一件事他们是想不到的,那就是所谓禁军在当时社会上,早已不是香饽饽了。由于大宋立国就有外虚内实的总方针,深怕国民内部有人生事社会上的闲杂人等,不是开拓渠道让他们发展生产创造效益,倒是由禁军这个国家的柱石栋梁把这些人吸收了,可以想见这所谓的国家军队精华已经成了什么样子。有一个笑柄就可以很是说明这种状况:当前大宋的两个最重要的威胁大辽国与党项西夏国每每听说对边的对手是大宋禁军的时候,不但不发憷,反而是颊额相庆:这回送军备、粮饷的来了,可是又找到软柿子捏了! 在此时的对外战争中,真正难对付的倒是那些保家卫国的地方厢军和大户武装。而朝廷中高俅领导下的中央禁军到底是什么货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