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5章 大势预言(四) (第1/2页)
有事耽搁了,晚了一点,呵呵。 ================================= ……上接雷三郎的一番关于女真势力的话语。 其实雷三郎本身也不是真是特别了解这段历史,但金灭北宋还是大略知道的。不过也难说他就真是什么善良之辈,虽然不齿金的杀人如麻,但也未必真有什么成见。原来甚至有时还想,这帮梁山好汉如若生身在大金国也未尝错得了,也许还更豪气干云呢。那时只需英雄义气,拼命向前就好,省得窝在大宋受这官府上层腌臜气;那样很可能所起的作用更大、更直接,也许连那个什么蒙古帝国也都兴起不来了呢。雷三郎这越想越是辽远了,自己不禁摇了摇头。 当然得摇头了,再瞎想就不对了,眼下手头这一摊乱事还扯不清呢,哪有那么闲功夫胡思乱想。战争总是野蛮残酷的,华夏文明不也是总在战乱中的磨难中传播下来的么?得了,既然生之为宋人,还是先把这儿做为宋人如何鼓动维持这个圈子的事想法延续下去吧。 “弟兄们,我说的这话是有根据的,吴军师、卢头领他们已经从另一个角度推测验证过一些了,以后事实也会不断证明给你们看的。现在我只想说,会当如此惨烈之时,我等还能安心水泊逍遥么?”意念到此,雷三郎不再犹豫,直抒所想心臆。他说道:“当然不能!而且我还可以提醒的告诉大家,我们还能像曾经想过的那样受招安么?诸位可以想一想结果如何就会明白。先甭说我等招安之事会费多大周折,即便我等现在已经接受了招安,于现在的当朝jianian臣无道的情形,三五年能有什么境遇?几年后的如此巨大的变故前边,我等可有何等作为?会有可能担当大任,力保黎民百姓免于水火,可否真正的为国分忧,驱逐强虏?” 屋里鲁智深早已停住了杯酒,瞪得铜铃般的大眼发直;花荣、关胜等低头思索似乎很是郁闷;武松、石秀等其他人则谨慎不言。 众人沉默了一阵,稍后卢俊义站起身来施礼道:“宋头领一番话,实是让我等汗颜,恕我等愚钝,卢某只知‘国有难士必柱之’,今后我等如何发展,还请宋头领不吝示下,我等兄弟必追随大哥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众人也从多种心态中恢复过来,纷纷开始附和。 吴用端起酒杯,以手扬起道:“这一杯酒不比寻常,我等兄弟曾经为以前招安之事多有争执,现在听宋头领一番话,实是醍醐灌顶。吴某不才愿听兄调迁,为国计民生谋划,不枉此生来世上一遭。” 看到此时时机甚好,雷三郎站了起来。 “我劝大家必须正视这个情况,虽然现在说起来好像是猜测,其实验证这个问题的危险性并不是很难。只要我们清醒的行事,那么向北发展是肯定要进行的;马上只要我们有一支人马在辽国边境站住脚,不出数月即可知道事情的大略真相。我们不妨这就着手准备,我相信到了那时,就无人对此再做怀疑了。所以我要说的是,当前第一步不是在争论什么了,而是要行动起来,短期内利用天道理想在周边影响开去,壮大实力,稍后就目标向北,在燕云边陲钉下一根钉子,几年之后我们必将成为华夏中流砥柱,我们的忠魂将万世传扬!” 说道动情处,雷三郎手下重重一拍,眼光热切无比看向众人。 众人显然也都受到了感染,一向过于低调的林冲眼睛变得亮了起来,这豹子头看来快雄起了啊。 吴用左右看了看站了起来,他坦然说道:“宋头领话已明了至此,吴某以为山寨上下一直难以决定的大略方向走势,到应该有所清楚了。诸位看呢?” 卢俊义这里点着头,把眼睛看向了关胜、呼延灼那边。 关胜与呼延灼、花荣、朱仝坐在一起,开始还小声议论,这时候也早已停了下来,关胜脸色更红,痴痴望着雷三郎说教。此时听到此问,忽然接口就说:“山寨向北发展,关某愿为前部。”其余几个马军头领也跟着点头。 “多谢了,关将军。”雷三郎闪了眼表现镇静的林冲,又看了看吴用、卢俊义,平静了口气说道:“神明再多的提示,也需我等事在人为。若要做伟丈夫事业,还需大家齐心,一个篱笆三个桩,众人拾柴火焰高。不仅我众兄弟要心往一处使,就是将来我们还要团结更多的力量,交结众多的朋友,唤起广大的民众才是我们力量的根本所在。” 这一番话可是让众人眼睛要直了,虽说宋时的任侠之风当是整个封建社会硕果仅存的小高潮期,但如此超前的思想统一战线、人民战争思想,哪是当时人所能深切理会的。 雷三郎接着赶紧说道:“当然事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