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潭渊之约11章【南下】一 (第2/2页)
。 场子中间两对少年正在角力,旁边一位老者手捋胡须正在看的兴致盎然。 只见这老者,身穿白色贴身短衣靠,面色微微有些潮红,显然也是刚刚动过手的样子。他头发灰白,但面像身体还很硬朗,显出与头发胡须的不相称。 这位其实并不老的“老者”,就是这潭州守备宗泽、宗汝霖;这位宗守备,也是个了不得的人物。其实好几年前就已经担当过潞州西路留守,虽然还不能与北京大名府留守梁中书那样的真正的“京派留守”官职相较,但是实在在的说也算是当过留守的。在宋代,这留守一职实际官位甚高,这梁中书之所以称为“中书”就是这样的意思。中书、恩相都能用于对他们的尊称呼,也就是说这其实是与朝廷一品大员一样的官职,按现代话来说,就是相当于部长、省长级的官衔。 当然此时宗泽的官衔又小了许多,在大宋朝廷里武官被贬来贬去是家常便饭。此时他被贬为潭州守备,主管军事兼带民政,是个高于县级又低于地市级的从二品这么一个职位。潭州离东京这么近,这样的职位实际很是平常,他也算是在半赋闲状态。 “场中这二人,身手极有特点。”武松首先开口说话。 本来雷三郎还真没怎么注意,对于比武这种事情,他最近见得相当多了,也有些麻木了。算算也真是,总觉得这宋朝是武力很弱,可是为什么在他看来,走到哪里似乎都能见到演武厅、比武场;有这样的尚武民风,为何竟然使得大宋的军事力量那样的被人看不起?真真的令人费解。 那老者已经看到他们进来了,但也只斜了一眼并没有看过来。宋人武官地位不高,愈是如此,这些人却愈是高傲。 雷三郎开始一直注意的是这个“老者”,须发花白的宗守备。现在听了武松的话,才注意起场中的情况来。 只见正在互博的两对人,倏然之间就已经分出了胜负。退下来的两个人面色通红,头上冒着汗,看来他们已经交手过几次了。
现在场中还剩两位少年,年纪也就在十七八岁,这两人面貌很是相似,虽然年纪不大,但也已经是十分的英挺健壮。 只见二人正在用两条木剑相斗,战况似乎还很激烈。武松所说的正是这二人。 “休看他们用的是木剑,这却更是这类里的精妙之处。”武松又说道:“此二人手法极是清晰厉捷,都是一击中的速战速决的打法;用真剑,谁也难保不伤人?” “哦?看来壮士倒是真懂剑之人。”宗泽回头看着武松言道,这时候他们已经靠近了,说话都听得很清晰。 雷三郎上前一步并不打招呼,直接就说道:“本使正与本华盛天道弟子诸人在此地传道,听说宗留守在此特来拜望。”说完恭敬一礼,武松等人也随着纷纷抱拳行礼。 这时他们身后跟随而来的衙门中人跑过来两人,递给宗泽一张拜帖,附耳说了几句什么。 “久仰久仰。”宗泽略略一抱拳,算是行了个回礼。并没有正眼看过来,只是略略一偏头,倒是朝向武松说到:“这位壮士好眼力,我这两位小侄正缺少高手临阵指点,壮士可有兴趣一试?” 武松听了略一踌躇,眼看雷三郎没有搭话。 雷三郎微微一笑,“倒也无妨,我兄弟只是看到几位少年英雄身手有特异之处。宗留守不必放在心上……” “算你等识相,我拜兄手段当然非俗人可比!”场边刚下场那两个少年中虎头虎脑的一个口无遮拦,张口就说。 “猛儿退下。”宗泽开口训斥,看来那二位小伙子可能是他的公子。 “好说好说,小弟前来试试。”说着话,只见浪子燕青与雷三郎对视了一下,抬腿走进场内。 燕小乙还真是得了雷三郎真传,并不客气,与那场中的两位小壮士打招呼,过去商议几句,就准备试试身手。 这边雷三郎看在眼里但并不是很在意,向宗泽略一抱拳,“留小乙练练手也好。雷某只是顺便与宗留守相看,既已得见,心意已得,就此告辞。”说罢一抱拳,并不待宗泽说话,恭敬后退了两步,率武松、石秀回身就走。 宗泽猛然有些发愣,竟没有说出话来。 “爹,这是什么人,突兀来去这是怎么回事?”他另一个较为沉静的儿子上来问。 “华盛天道?”宗泽望着几个人离去的背影,沉吟了好半晌,并没有说话。 回过头来,向着场中望去,那里边燕青已经与那两个长相相似的少年,对峙起来,好像要动手比试的样子。 片刻之后雷三郎等人已出得守备府,他们并不急于离开,在这条潭州最敞亮的大街附近走了几圈;边走边观察,对着好几个地方点了点头,好像在计划着什么。 武松与石秀默默的跟着,也一直没有说话。 工夫不大,却见燕青已从守备府出来,他们才转身迅速向城外走去。 到了城门口,却已看到消失了一会的时迁已在那里朝他们招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