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两个警告?2【扬名】5 (第2/2页)
毫识雅士,银毫、金豪、竞月水晶,清新雅致中有着隐隐的无奈。子期以往,伯牙断弦;可这倒让我想起了一首词,这里边的悲凉的期许同又是如此之大!” 她话语轻轻,可是又是那么的清晰,似乎满街的人都安静下来。 只见她很自然的离开了原有的位置,轻轻独步仿佛如漂浮一般,“欲将心事付瑶筝,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她的明丽目光有意无意的向着雷三郎一瞥。 “可是有同样的情怀?这应该是《小重山》下阕的残句吧,不知全篇词句是什么样的表现,可否有人能补全呢?”谈起词来,易安居士才真正的超凡脱俗。 若是天地真有圣灵光辉,此刻应在她的身上笼罩吧! 众人都把目光投向她,那里边更多的是仰慕吧,连阴鸷的秦弘维也是一样。 可雷三郎听了此言,浑身一震。 这词她怎么会知道! 要坏事,雷三郎心中震惊无比。 警告,真正的警告,这个警告才真的是可怕的呢! 几个月以前他自己初入宋世,第一次出山率石秀等人闯入江湖就发生了一场血粼粼的争斗,至今也还没完全明白是为什么。 那次在南乐遇到了千面人东京童府总管任秉,双方争斗起来伤亡惨重。当时,附近一辆大红的豪华马车中一直传出琴声,似乎在表露着什么深有含义的内容;当时对阵双方虽然基本已无力再战,却又有些固执的僵持不下。对着如泣如诉的琴声,雷三郎心生感慨,头脑中的几句词喷涌而出。
说出的正是这首《小重山》的最后几句,“……欲将心事付瑶筝,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虽然整首词还真记得不是很清楚,他只是觉得这几句词的意境与当时的情况特别贴切。 这首词在后世有些争议,大都认定是南宋岳飞岳元帅后期所做,也有的认为是后世人伪托岳飞之名所做,但总的来说这首词最早也应在一二十年之后才有。 可如今是怎么回事,李易安怎么会知道? 即便她听到当时听过的人传话给她,可她又如何有意无意的暗指似乎这首词跟自己有关系? 当时自己号称燕北雷三爷,现在是圣使雷三郎。虽然名字接近,可那地点相隔千里,人物及环境又是截然不同,绝无可能仅仅凭名字就能联系到一起的吧。 是由于谈起诗词来易安居士感觉特殊的敏感呢,还是她有什么特殊渠道得到了确切消息? 要是后者,那可是不妙了! 易安居士一介吟诗弄画的文人,她就是再才华横溢,但如何能猜到自己的底细? 如果她都能知道今日的雷圣使就是武灵大盗燕北雷三爷,那任秉所代表的童府在东京的势力几乎是能够一手遮天的,现在自己这一行人不成了瓮中之鳖? 不好,此时可要急速处理。 他没有再说话,尽量掩饰自己的心中焦急。这次也顾不得使用他那标志性的握手礼了,朝着赵明诚三人略一抱拳,示意柴进等人赶紧跟上转身就走,有点像逃跑一样向城外赶去。 看到雷三阿郎等人几乎连招呼都没打,就急匆匆受惊一般的离去,赵明诚三人都感到很突兀。李清照望着他们的背影口中喃喃的说:“会么?这感觉也太准确了吧。难道竟然真的是他?” 赵明诚莫名其妙的的看着才华横溢的妻子,不明白她那聪明无比的头脑里想的是什么。他疑惑的问:“易安说的是这位雷圣使?他怎么了?” 秦弘维心情复杂脸色有些阴沉,也是关注的看过来。 “一个表面高深莫测或许又内里虚浮的浪子吧。”一向爽快的易安居士李清照此时显得十分的深沉,眼睛里悠悠的不知在想什么。 过了好久才又说道:“当然,也许正相反。” 赵明诚与秦弘维正不知如何作答,这时李易安向旁边招招手,一辆大红马车停在他们身旁。 易安居士如此名人出行,那也是有车马伺候的。 走近近车旁她回头对赵明诚说道:“夫君,不陪我一起去看看雪meimei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