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 岳比余杭十章【艮岳】6 (第2/2页)
空间狭小,很快就会遇到重重阻隔的禁宫禁卫阻拦。总感到东京汴梁这样大,禁宫北面、背面、后面应该还有宽广的天地。现在看来着广大的空间但都献给了“艮岳”了,艮岳是献给道君皇帝一个人欣赏的,这是他个人的“道教名山”。(注:艮,代表山岳,道家八卦之一。) 这次天道圣使进入皇宫非常规矩,不再搞飞天遁地了,他要亲民了,要与民同道了。他们从砚华门进入禁宫,绕过宫廷“办公区”,穿过御花园从“灵玄道场”(道教皇宫道场的新名称)旁边进入了艮岳景观范围。 艮岳,是政和年间修建的景观建筑群。据说道君皇帝看到汴梁附近平皋千里,无崇山峻岭,少洪流巨浸;认为帝王或神灵皆非形胜不居,所以在京城汴梁内城的北部建筑的一座土山,并以山体为主干修建的一个庞大宏伟的大型山水园林。 道君皇帝对艮岳的重视可说是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取天下瑰奇特异之灵石,移南方艳美珍奇之花木,设雕阑曲槛,葺亭台楼阁,日积月累,历十数年时间,使寿山艮岳构成了有史以来最为优美的游娱苑囿。 艮岳亦称做万岁山,以像余杭之凤凰山。山周十余里,分东西两峰,最高一峰九十步。上建楼台亭阁,下辟池沼洲渚,取江南瑰奇特异之灵石,移八方艳美珍奇之花木,种木植草,豢禽养兽,日积月累,历十数年时间,使寿山艮岳构成了有史以来最为优美的游娱苑囿,作为皇家游乐之地。其实此后还有兴造,既是时至今日仍然还未停歇。在前年艮岳初成时,道君皇帝亲撰《艮岳记》,以为山在国之艮,故名之“艮岳”。文中赞曰,“真天造地设,神谋化力,非人力所能为者。”
现在看来整个艮岳以南北两山为主体,两山都向东西伸展,并折而相向环拱,构成了众山环列,中间平芜的形势。北山稍稍偏东,名万岁山,山周5公里有余,最高一峰达90步。峰巅立介亭以界分东西二岭,那介亭所在地就是所谓中穹。 据说在哪里南望则山下诸景历历在目,南山列嶂如屏。北望则景龙江长波远岸,弥漫十余里。介亭两侧另有亭,东曰极目、萧森;西曰麓云,半山。东岭圆混如长鲸,腰径百尺,其东高峰峙立,树巨石曰飞来峰,峰棱如削,飘然有云鹤之姿,高出于城墉之上。岭下栽梅万株,山根结构绿华尊堂,梅花盛开之时自有“绿普承跌,芬芳馥郁”的境界。 进入两岭之间,中穹已然在望。其实艮岳并不甚高,中穹之上的道君皇帝已经可以看清,俨然是一副仙风道骨摸样。 *…… 雷三郎穿行于此,仿佛进入了迷宫世界。艮岳虽并不高大,但花草丛生林木茂盛,既是这个大冬天的时候,他们沿路走来的这个区域也是绿树掩映,一路沿行很有暖意,不知道采取的是什么措施。 绿林清新气息中,看到道君皇帝他又想起了白瑞德关于给他的礼物——白奴的提醒。 是不是要把她们献给这位风liu皇帝呢? 想起那两个白人侍女,白娅儿热情如火的大眼仿佛又在盯着他,昨日送别吕师囊等人的画面又回到头脑中。 当时吕师囊等纷纷与相送众人拱手道别。 “圣使保重,我白瑞德在明州更等圣使商队到来。小妹走啦——”白瑞德骑上他的高大骆驼再次说道。 也许是得到易安居士李清照手书诗词厚礼有什么话要表达,早已准备停当的白娅儿却是迟迟不动,站在一众送别的人群前竟是脸上有些红晕。她一直没有说话,只是眼睛直看着雷三郎。 那位雷圣使却只顾与吕师囊、白瑞德等人说话,似乎没时间理会。 直到他们商队要走了他似乎还没有意思要转过身来,白娅儿却不等了,一匹高大的白色骆驼已经匍匐在她身旁。 她几步赶到近前欠起了脚尖。 脸上醒目的红唇印记又上来了。雷三郎感到了她的吹气如兰,面上火辣辣的,是不是要通红了呢。 …… “圣使、教长请上中穹。”两个小黄门躬身施礼将他们向上引。 雷三郎回过神来,放眼再望:艮岳绿廊繁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