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宣教司十一章【十八小道卫】2 (第2/2页)
,这个及时报道他很赞赏,就是朝廷官家的一些政令和大事《华盛星刊》也可以多做些传扬嘛。 雷三郎认真的看了看并不很在意的赵佶,心道原来林灵素就说过这样的意思:国教比入政,这事躲都躲不开,看来此言不虚。 樊瑞刚刚离开,道君皇帝就对会转过来的童贯说道:“以前宣令国师执掌内廷宣教司,此事仍然不变,如今可继续交与雷圣使、公孙先生,可以公开的政令可由雷圣使等用新法刊印发布,这可是条省时的捷径啊。” “谨遵圣喻。”童贯低头回答,似乎并不感到意外。 雷三郎捅了捅公孙胜,公孙一清会意答道:“我等定不负道玄仙长所托,协助童大人做好此事。” 童贯并没有答话,脸上也没什么表情。 雷三郎注意的观察着,你愿意也好不愿意也罢,林灵素不愿意掺和此事,可反正我们是不会躲的。 内廷宣教司?可能在朝廷里不怎么重要,也没什么地位;那是没有新办法大力发展,你们这个时代也不怎么讲究影响下面思维的问题。可是将来到了我们手里就不一样了,我们早晚会把它变得重要起来,它将来就是相当于国家的宣传部! 现在可以先完全按照你们的意志搞,先让你们用着方便使着高兴吧,但我会让它变得越来越重要;不但我们的活字印坊会借机大发其财,而且还会培养其我华盛天道的一支出色的宣传力量,在这方面咱这个搞推销出身的“圣使”手段多着呢。
正在这时,场内一声铜锣响,这段时间的比武结束了。 主管擂赛的擂官嗓音洪亮的宣布:本次科武经过骑射、拳脚、器械比武已经选出优胜者三十六位。名单即刻公布,上榜武子今年都将受到朝廷册封嘉奖。请各位武子下场休息,一刻钟之后将进行马上比武,以确定本次演武会状元、榜眼、探花。 原来今天已经是比武的最后一天了,全国各地的少年武举少说来到的也得数百多位吧,准备了两三年好不容易赶上了今年的小武科考,才三日就给打发了。这朝廷玩儿的是什么流水手段啊,虽然不是正式的武科考,但这样匆忙还是显得太不正规了,也太过不重视了。 宋徽宗艺术家皇帝,你要是把画画儿的、玩儿风月的一半心思放在人才选拔这些事情上,恐怕也不会落得个禁军无可用之人的地步吧。 如此稀松唐突不知会耽误多少有用之才!心中越是叹息,他越是关心这些优胜者到底有谁。那些道君皇帝要指定的小督骑尉们多半在这里产生。 道君皇帝这也未必是想要给自己这华盛天道增加什么力量,大宋一向轻视武人,只要你不发展庞大势力,几个小武举又能折腾出什么威胁来。他多半也有着为朝廷免除负担的打算,禁军军官就相当于肥缺早已人满为患,老家伙们可不想被顶替下去,把人员安排给他这个圣使既是解决了问题,又是表示了皇家的威信,何乐而不为呢。 可是咱天道却是极为想要的,虽说这宋世官场暗淡,这些武举少年买来的名号也许不少,但总有相当部分的少年才俊。像那北地罗延庆、二辛、二宗等都是可造之材,还有那河南岳鹏举……这些位可别都在前边给黑下去。 道教虽然流传甚广,可是要想让这些小武举甘心做侍卫恐怕还远远做不到,有皇帝的口谕那就好办得多了,圣者保佑,你们都杀进三十六里边吧。 这个小校场比武他们华盛天道是动过一些心思的,也派人多方打探过,有些人甚至他已经记熟了。 不久樊瑞回来了,他带来了有声榜上的消息。 雷三郎的手有限颤抖的拿着那张纸,口中默念:“……东京柴云顺,雁北罗延庆、潭州宗猛,青州辛文复、辛文郁…… 汤阴岳鹏举……” 还好,希望中的名字大都还在上面,很快两个熟悉的名字出现,使他瞪大了眼睛。 “……路州杨再兴”这位也在! 还有,好家伙,“东京柴俳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