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 金太联军【一章】3 (第2/2页)
后军大营以后,稍作布置随即展开追击作战。 林冲、花荣两路骑军先期出发,他们并不紧随在敌军身后而是分两路外围包抄,将郭汴残兵驱赶向北面水泊方向北骑第一军高濂千军大营而去。 真正尾随追击的是李逵的轻骑军,原李逵所部经过一战后尚有四十几人的战斗力,雷三郎从鼓威队、十八骑随行人员、及吕方驻守人员中为他补充至一百余人。上马疾驰,加快奔袭速度,下马征杀御敌、施展埋伏、强攻等各种征战手段,就是雷三郎为李逵设计的步兵飞骑方略。初步行动效果颇佳,现李逵所部已经正式命名为黑旗卫轻骑军,随着十八督骑尉向北撵杀。 很快四条腿的追击者就赶上了两条腿的败军,李逵所部跳下战马冲入散乱的敌阵一阵砍杀,左右林冲、花荣部不断地兜着劫杀;后面雷三郎所率领的十八督骑尉带着轻骑军马匹,剩余的二十几面大鼓擂的震天响随后跟进。 郭汴哪敢回头,带着残余数百人没命的向前跑。黑暗中正遇到高濂派来的接应部队,被郭汴败兵一冲顿时乱了阵脚,一千余禁军还未遇到敌人也跟着溃败下去。 败军正走之间,距离高濂千军大营不足十里,两下号炮连天伏兵齐出;北骑第一军又被截杀一阵,继续向己方大营败退。 这两军正是水泊军师吴用派出的锦毛虎燕顺和火眼睃睨邓飞两位头领,各领五百前来设伏。 三军会合,雷三郎问过燕顺、邓飞山寨情况,又唤来林冲、花荣询问此战至此可否达到了初步预想目的。得二人认可,雷三郎下令,林冲、花荣所部立即率军北上直扑北京大名府会和卢俊义、呼延灼,而他的十八督骑尉换过战马将随后跟着行进。
他们的战马太累了,两日多的奔驰已经透支了体力,现在接过燕顺带来的二十几匹战马继续北行,人还是要强打精神再博一番。 李逵所部将与燕顺、邓飞合兵一处,兜着郭汴残军继续掩杀。他们的任务是拔了高濂前军大营,会和军师与水泊梁山军主力杀向大名府府帅闻达大营。 李逵已经上了战马又要轻骑追击了,雷三郎看着他说道:“铁牛,此法如何,上马追击下马杀敌,是否有了飞将军的摸样。” “哥哥莫说了,有了这一手,跑路不用劳累了。什么高濂、闻达算个屁,铁牛我今番要杀上北京大名府,直要了梁中书那老儿的狗头!”得意洋洋率轻骑军飞奔而去…… 雷三郎嘱咐燕顺、邓飞,“通知军师,初战顺利,以下依计而行,两日后见。” 燕顺、邓飞率军继续追赶郭汴败军,新换了坐骑的十八督骑尉跃马扬鞭顺着林冲、花荣军的方向疾驰而去。 佯攻大名府,使其进攻梁山的禁军闻达所部首尾不能相顾,是这次奇袭速胜的重要一环。 禁军剿匪倒也有一个好处,除了敌人驻兵地区,周边各处道路杳无人迹,平时那些官府巡夜差役和禁军巡哨都不敢出动了。一路之上倒少了许多麻烦,如今经过近三个时辰的奔驰,终于赶到了北京大名府外围,卢俊义的探马立即将他们引到南门战场。 来得正是时候,预定响箭信号告知援军已到,花荣军隐在树林内,林冲一军打出一面大旗“金太联军”首先前出对上了大名府包抄军队。 林冲军后边采用的还是让对手摸不清实力的隐藏战术,正面这次摆出的态势是两军对圆,战将约阵的“正规”战法。 这种战法雷三郎还只是在书里见过,是一种“君子战”,也是一种自信己方实力的“平等”对阵之法。 在这之前,卢俊义就是用这样的战法拖住了周瑾军近一个时辰。 雷三郎自然对这种“君子战”并不怎么以为意,他也相信要不是卢俊义树林里的疑兵之计,对手未必会与他单打独斗的对垒。但这种打法在这里还有不少市场,林冲等人也是得心应手,立时就已经顶了上去。 接触到了不少战将,雷三郎也知道这是截断对方思路的最直接的手段。己方人少利在速决,打断对手的进攻思路,让他们按照自己这一方想法来打,才有可能出奇制胜。 另外他也想看看这种“君子战”到底是个什么决战特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