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47 强国三论(二)【四章】6 (第1/2页)
=========================== “我与卢副使计议过,”雷三郎看了眼不远处的卢俊义、武松等人,“辽金中京大战,经过辽主数次抽调,大王手下精锐骑军已经很难超过万人。其余都是郭药师等汉骑,将来即使大王能聚拢中京等各处归来之契丹辽骑,能有多少先不说,战力恐怕要深打折扣。” “为何?” “新败之军士气低倒还在其次,”雷三郎诚恳言道:“将来大王收拢之军令出多门,有北院部下,有辽帝直属,也有西京等部。若有时间,大王或可整顿军马,重振军威,可是金人会给大王这个时间么?” “若说大王麾下数万汉骑,应也不弱。但后方若有宋军掣肘,就后果难料了,为此我很难把这种力量算入其中。如此大王手下核心力量不过万余铁骑,如今女真人兵力数万绝对不止,以往契丹举国之力尚且难敌;现今情况下,南院之战结果如何?大王是明白人,不会不考虑。” 耶律大石默默的点点头,“我知如今大辽确已陷入绝境,前有女真人压境,后有宋军十数万觊觎。要想翻盘何其难也;‘强国三论’首领、民心、强军几乎我等均不占。如此情势下,或许——”提前看了眼雷三郎,“或许雷圣使是来帮我的,能够约束住南面宋军,或者宋辽同心北向,那样的话我大辽或可有回旋之地,对女真金人之战结果会有变化。” “耶律大王太高看本人及我等华盛天道了。”雷三郎坦然说道:“我很想那样,宋辽虽然不睦,但凭一纸潭渊协议休战百年也是世间少有的了。百年兄弟之邦殊是难得,但若说雷某能令宋军与辽结好那就是骗子了。雷某非达官显贵,更非宋军统帅,宋庭之决断非是雷某所能左右。这方面让大王失望了。” “那我也只好尽人事、听天命了。”耶律大石突然切齿道:“雷圣使信否,金人新胜,进逼南院尚有段时间。此时宋军若是敢来犯境,某将以郭药师汉骑防御北面,就凭我手中数千铁骑,一样杀得他片甲不回!” 雷三郎苦笑了一下,“然后呢,大辽内部纷争未决,金人整顿完毕大举起兵;就是失败的宋军,也不会善罢甘休吧。” 耶律大石泄气一般一声长叹:“唉,大宋有的是军队,仍会组织十几万军马转眼又来。那时确是我大辽覆灭之时,雷圣使就是这样来嘲笑我的么?” “不敢,王爷休作此想。”雷三郎赶紧说道:“某只是就事论事,我天道自己有多大能力出多大力量。某等佩服南院大王的治理治下情景,虽然本身杯水车薪,但愿与大王出一份力,不管多么的微不足道。” “女真人正是强势,大宋也正好渔利,雷圣使竟能舍强逐弱?” “金人是什么残忍之辈,我等已经听到见到,华盛天道岂能与他同流合污?”雷三郎说:“对宋而言,则与大王一样了。若是联金攻辽,则强国三论一条也不占了,危机不远;唇亡齿寒,某曾力荐联辽抗金但终无果。或许天意如此,雷某入辽见到大王。即使不考虑他大宋君臣如何,天下无数道众和黎民百姓的命运却必须让我等不能坐视。耶律大王不也是一样么,即使大辽运道难以挽回,难道竟也让契丹一族就此淹没于血海战火?男儿一死不惜,可绝全族之生路非丈夫所为也!” “圣使可有什么高论?”耶律终于有些不耐烦了。 “敢问大王一旦战事不利,以后将作何考虑?”雷三郎并不着急,“莫要再说一死而已等话,我坚信耶律大王不会那么目光短浅。” 耶律大石迟疑了一下,“辽主有意向东北回归契丹故地,或是向西北大漠另起炉灶;某等另有意尚未决,联宋是最好的选择,另外向西靠近西夏或有出路。雷圣使看呢?” “契丹故地已成金人后方,大漠之北是羯秣属地,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此为绝地也。”雷三郎正色道:“西夏人何种心机,我想耶律大王比我更清楚。辽国势大时或可相交,如今丧国投奔无异于羊入虎口。联宋以前只是想想,宋庭的短视你我已经知晓,目前断无此意。我倒有个想法,或许可行——” “请讲。”耶律大石应了一句。 “或许耶律大王可以投降金主,或可保大王一族生路。”雷三郎言道。 “晚了,血海深仇早已铸成,我契丹并不是没有血性之辈。”耶律大石不屑说道:“你雷圣使为什么不早投金国?当然你会说金人之所为令人不齿,你天道绝不与其共存天地之下云云。话请明讲,不必用此激将法等无聊之行为。” 雷三郎赶紧告罪,“是雷某自作聪明了。我等力量有限,只能为大王提供一个思路,何去何从还有待大王斟酌。华盛天道虽不是自有属地,但道家所占山川也不在少数;我等无力佐大王复国,但可以为大王力所能及的提供容身之地。” 他取出一卷地图,“幽燕左近千里太行,回旋之地甚大;齐鲁沂蒙广大山区亦是地广千里;西北也有一处可以考虑。此三地皆是我道众高度聚集,又兼地广人稀,宋庭或许管束不到,大王若有意,将来做起死回生之地亦无不可。” 耶律大石淡淡摇头,“南面之地我契丹人何能可住,再说宋庭难免知晓,到时岂能容我等。” 雷三郎想了想说道:“王爷我有一问,今日征战竟日。敌我双方数种族人,可我等汉人竟未觉得特别别扭,说话竟是完全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