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 潭渊决议(二)【五章】9 (第2/2页)
力,并在以后与智多星吴用的“南路总部”会合,协调指挥四个组成部分的行动。 以上这些部署还只是预定计划,不久东京之行后据实际情况会有调整和改变。为此戴宗和裴宣的任务也很重,他们一面要整顿、调整、强化军机传递与天道律执行保障情况;另一方面要向南铺展“天道庖厨”和“天道传信司”,力争优先保证通往江南的消息传递和主要首领间机密联络。还有一项任务,是雷圣使亲自布置的。那就是密写暗号的改进。以往的密写暗号过于简单,对于传递复杂的和大量的信息实在是做不到,这个难题在以往已经早有暴露。不过这项工作说起来简单,真做起来那是十分的艰难的。以前的暗号大多为水泊梁山走报军机头领间熟知的简单约定,真要想将更多的成块的、包括思维型的文件传递那相当于需要重新建立一种文字了,为此雷三郎也很挠头。 雷三郎和吴用、戴宗等人已经开始着手研究这项事情了。这样在大的方针确定的情况下,一些细节工作也开始分别展开商讨了。 公孙胜、李应、萧让、金大坚等人在雷圣使的组织下,商讨了关于“天道标准”的一些事情。除了让沈云去做的度量衡标准外,华盛天道还要组织使用一种正规的天道自有行事使用标准,这将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对天道的保密性和神秘性起到不小的作用。 天道内部的正式语言为“华夏正音”,也就是相当于普通话;行政区划、地名采用“星罗点线图”标注的省、州、县等划分为准;华盛天道正式以“国教”相称,上尊天道道玄仙长与天道圣使;国师是总教长入云龙公孙胜,下面有大长老、总院师、长老、院师、分教长等各级标准机构。 道商机构独立隶属于总部,浪子燕青、神算子蒋敬、混世魔王樊瑞等负责总体管理和发展,雷圣使指示:道商盈利与否要相对的看,赢得道众民心也是一种赢,更重要的是真心信仰的道众的增加也就意味着捐赠的增加。虽然说在商言商,赔本的买卖不能做,但也要看总的效益。还有易货贸易也要重视,天道道商利润也要向这方面倾斜,金银财宝对天道没有多大意义,余钱要开始着重支持“天道技艺院”的研究和储存煤铁、粮食、矿物等战备物资。 军事行动临时参议机构组成,参与人士吴用、武松、石秀、杨雄等。这项事情雷三郎也过问最多,在大政方针之外,对这个参议商讨最为仔细,耗时也最长。
雷三郎把这也称为武装力量具体化指导,内容有: 第一,军队组织分类,骑军、步军、水军、辅助军、天道民卫。其他军种或暂时延续现有形式,像步军、水军;或先暂时处于设置试行阶段,像辅助军、天道民卫;重点讨论的是人数最少却又极为重要的骑军。 现有骑军分为四类设置:铁骑军,代表力量是豹子头林冲部;飞骑军,代表者是小李广花荣部;轻骑攻击军,正在演练的是黑旋风李逵;最后一个是燕云十八骑,这是一种小型的攻击性游骑军。 这四部骑军形式,已经经受到了战火的考验,在实战中体现出特有的素质和实力。六路出击的中心其他各部,北方的卢俊义、关胜部,太行的呼延灼、秦明部,西北的朱武、鲁智深、孙立部,也有部分旧式大宋禁军形式类似的骑军,应通过各种方式向新型骑军借鉴靠拢。 第二,骑军装备计划设施。 石秀通报了在山东林冲、李逵、花荣等部各骑军的装备设置情况,这次南方出击估计就能看到成果。燕云十八骑的骨干军力设置和装备配备将进行重大改良,这支队伍由于是经过皇帝亲口承认的,所以实际上可以是半公开化的队伍;再加上道君皇帝在去年的小校场比武后也承诺过“小天道十八卫”的存在,所以这支队伍还有些盘算可以打。 十八天道卫这种特殊的攻击队伍形式,在近期骑军“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有着它独到的作用,在雷三郎心目中它就相当于是一个特种部队。总部可以仿照雷圣使在燕云十六州的“辽境燕云十八骑”设置,再设立几支燕云十八骑的分支队伍,尤其是在西北和即将开始发展的江南。雷圣使是有着飞天彻底“神功”的,天下各地偶尔蹦出一些天道十八卫和燕云十八骑的传闻也不为怪。 燕云十八骑(十八天道卫)直属总队的人员基础设置是:武松、石秀、刘唐、雷横、欧鹏、焦挺(暂时留在幽州养伤)六员悍将,八名骁骑卫(目前主要由契丹黑旗卫组成),刺探军机的鼓上蚤时迁、道医边强和两名马夫组成。这支特殊队伍的将采用全新的战法,在未来江南应该就开始应用。 辽境十八骑和预备组织的其他“十八骑”队伍,也按照这样进行类似标准进行设置,所有十八骑专用装备已经开始设计和制作,将在未来数月内配齐。 第三,火器营与水军。 原水泊梁山的火器营还暂时分属于林冲铁骑卫和太行呼延灼军中,但轰天雷凌震和部分火器营骨干已经转到东京桃花坞道场,他们将以炼丹炼药的名义进行火器装置和战术使用的改良。属于梁山泊和北部湖淀道场的水军将抽调人员并吸纳新鲜血液,进行战船设计和研究内河、沿海运输和战斗演练。 第四,其他军力机括、器具研究与试用。 由天道总部雷三郎、吴用等人联合山东“天道技艺院”沈云总院师等设计、开发,天道总部将会在这方面持续不断地进行多方位投入。 雷三郎为主谈到的新奇设想还很多,像计时工具钟表、计算工具算盘、“千里眼”、骑军“天道三宝”甚至对付骑军大队的移动拒马、攻城设施等等。兴之所至滔滔不绝,可把负责记录雷圣使得自“华盛天园”记录的乐和、小边和妍儿忙的是不亦乐乎。 这个时候,华盛天道众人对雷圣使层出不穷的新设想、闻所未闻的新奇招数已经习以为常。对于身心俱变的“大头领”或主动或无奈的全盘接受了,雷圣使、华盛烈风雷石雷三郎已经成了日常习惯的称谓,很少有人再称呼他为宋大头领、宋大哥了。 潭渊聚会在紧张忙碌中结束了,弟兄们带着鼓足的勇气奔赴各方。 也就是在经过了这样的准备以后,雷三郎和他们的华盛天道开始了他们公开的第二次东京汴梁之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