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 英峰脚下(一)【六章】4 (第2/2页)
点线图标准语)。如今半年转入天道形式发展过后,梁山金交一场大战,山东骑军、河北太行军、辽境卢俊义副首领、西北朱武、鲁智深等也有大小数十场战斗,军力有所壮大。 如今山东的林冲、花荣军最为整齐,作战实力最强。骑军人数超过一千五百人,马匹近八百匹,其中优质战马近五百匹骑军可分作三批轮流作战。他们的作战范围以沂山道场为根据地,向四周辐射,最远可达辽境和太行。曾有一次为支援呼延灼太行军,震慑太行南段的金面王王彦,林冲、花荣携二百骑,一日两夜疾驰四百余里,击溃王彦所部的外围势力数千人。使王彦再也不敢小觑太行道场,对神出鬼没的“金太联军”更是心存忌惮。 河北太行一带呼延灼、秦明所部及收编的绿林武装势力人数最多,分散在近千里的大大小小数十座山寨。总人数应有过万人,他们的给养由朱仝太行道场和穆弘的河东道场提供,已经接近于天道完全控制的队伍;北部的卢副首领所辖武装,雷圣使应比较熟悉了。李俊所部约有游骑近百,水军五六百人,还与河北王田虎有所相互配合;他们的备用的骑军人员和可以征用的步军也有近千人。大刀关胜所部骑军在二百到五百人左右,由于经常有太行呼延灼军补充和轮换,人数多时可达近千人。他们主要缺的是战马,要靠战马的数目而定。 西北一带,鲁智深部原所带精兵二百余,经过神机军师朱武等人悉心谋划,如今作战人数可能已达近千人。他们大多化整为零分散在宋与西夏边境数百里沿线,最近传来的消息说九纹龙史进率领一军深入河西走廊祁连山麓,得到了当地山民、猎户响应,应该又有所发展。 另外还有些后备力量,卢员外在真定道场靠御河一线有四五百人的保障商队,其实也是武装人员;病尉迟孙立做为西北路接应,在杨雄的配合下也训练了一支以马帮为名的三百余人的队伍。林冲设想在山东蒙山再训练一支一千人的队伍,如今这个天道发展的收缩时期正好做这件事,所需要的也是从北方运进战马。梁山本部还有一支近二百人的水军队伍,如今两位水军首领张顺、阮小五这次也是来领任务的。
这样总计属于天道隶梁山系统的军力总计可达近一万五千人,加上后备约可达两万。其中有精锐的骑军近两千,普通骑军两千余;步军近万,大部分在太行和山东;另有湖淀道场和山东水军五百余。 以军力而言,人数增加近两倍,上阵能力提高更多,尤其是林冲、花荣的骑军,应该在与禁军战事中有绝对优势。不过隐忧也是有的,如今的这些武装十分分散,也很难有大规模配合行动,比起原梁山军打击能力和整体影响有所降低。 最大变化还是天道势力发展方面,华盛天道已经成为中原影响最大的教派。如今穆弘的河东道场发展最快,道众能有数十万人,可占中原道众总数近一半左右;他们的发展地跨御河以东的山东、河北、河南,近来还在山东沿海一带经营了新的范围。单个而言,扑天雕李应的潭渊道场规模最大,也有数万稳定道众;其他东京道场、湖淀道场、西北道场,以及小旋风柴进江南开辟的道场总人数也有数十万计。 对天下道众的发展才是原水泊梁山兄弟根本出路所在,这是“六路出击计划”的基础,也更是将来梁山一派军力的后续力量所在。 也正因为如此,江南天道的发展才显得更为突出和重要了。中原北部地处与大辽和西夏等外族接战的前沿,朝廷各方势力盘杂,禁军的八成左右都在这一区域,天道的发展受限制极多。出于中原实情的考虑,也为着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现在的势头已经应该有所收敛,以稳固人心、精化各种实力措施为主。而江南就不同了,按照戴宗、柴进等的消息来看,大江以南除了主要都市和交通要点等地以外,朝廷势力的管辖要松得多,许多地方还是家族势力和地方势力占有绝对主导,按中原的话说很多还是不开化地区。但现在的江南却又是鱼米之乡,丰裕富足,支撑着大宋大半的衣食来源,在那里天道理想可是大有所为呀。 我们可以把沈道长的“北渐南平”略改一下思维,北渐做为我天道势力的渐起,要做得扎实;南平则要把我们的天道道众在江南发展起来,把华盛天道在江南铺开去。 雷圣使的强国三论在这方面也是一种演化。富国、富民、强军,变换一下就是交广泛的朋友,发展天道追随者;大力加强中原优势机具、人力向江南引进;开通多路道商,富裕道众,也使天道在其中受益。受益的结果,我等许多将要把财力、人力运用到军力发展上去。 这也就是我等在现时从加大天道收益、使追随我等的道众富足、同时加强天道潜在的武装实力这样的方向,对“富国、富民、强军”强国三论的最实际的运作。 吴用在这方面的分析起来,认真而详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