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2 千里疾风【八章】4 (第2/2页)
大部道众和道商力量全力支持天道在江南的发展,后续将有数万人加入镇江道场和襄阳道场的建设以及南路行动的后勤保障通道。 接着他把与梁方平在建康的密谈情况说与吴用等人。 在东京争权夺利中捡到南路主帅便宜的梁方平,刚率军进入两淮,就得到了个巨大的利好。雷三郎派燕青将玉魁太岁王庆的首级送上,这剿灭两淮悍匪的首功算到了这位新任统帅身上,梁方平自然是大喜过望,这次会面对这位朝廷秘密监军很是另眼看待,招待极周,至少从表面看不出来,他们以前发生过很多冲突。 梁方平率领西北、京城禁军近三万兵马向江南开进,他的指挥行营开到建康已经有半个多月了。手下主力西北禁军辛兴宗部一万五千人,骑军为主比较精锐整齐随同跟进;京城禁军张俊部一万余人却是行动缓慢,他们养尊处优惯了,到现在还没有完全过江,这也是他们停留在健康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 大军停滞不前的另一个原因是梁方平统帅部内部发生分歧,西北一派主张立即赶赴秀洲、吴兴参战,一举击溃方腊军方七佛部,直接攻取方腊的伪首都杭州;梁方平的统帅部和京城禁军统领张俊却认为西北禁军太过张狂,他们依据前方战报说道方七佛部六七万人已是劲敌,而杭州一带还有方腊主力十余万做后援,认为敌众我寡应该缓进或者等待朝廷大军增援。 梁方平临阵很少,更从未当过前军主帅,敢于把指挥机构突前到这江南就已经很是鼓了一番勇气了。若不是急于建功立业,他想要把这个统帅机构放在江北滁州一带的,更甚至而言是要跟有战阵经验的张叔夜在一起,把前军统帅部也放在海州的。 手下将领众说纷纭,梁方平更是迟疑不决,就以军备供给不足就地驻留下来。
神出鬼没的雷圣使突然到来,给梁方平打了一剂强心针。 雷圣使传达了道君皇帝对他的口头褒奖,并把江南局势说成了一片大好,休看方腊暴军表面张狂,实际已成强弩之末。本圣使已经带着天道传道长老多人深入两浙,方腊匪部已经受到多方瓦解,用不了多少时日必会分崩离析,这时候正是把大军充分布局的时候。 他建议南路讨剿大军分为两部,一路由行动迅速的西北禁军为主力,加上部分京城禁军骑军共两万兵马以上,转向东路沿海边开拔,绕过与朝廷江南禁军纠缠在吴兴的方腊方七佛部,直接向杭州方向挺进。雷圣使自会赶到前面召集明州一带军马与南路大军会攻杭州,杭州一下必会震动方腊暴军根本,加剧其内部的分崩离析。而且这从讨剿大军的任务上也是最主要的大功,虽然以后收尾还可能需要一段时间,但是击破伪皇帝首都已经是可以让朝廷彻底安心,甚至可以名留青史了。 另一路,主要由京城禁军组成,他们沿江上行在江州一带折而向东南,从西部进入两浙,包抄方腊匪部起事的淳安老巢;占领那里就是断绝了方腊的根本,同样是风光绝顶的大功一件。 雷圣使这一番主张说得天花乱坠,让这位梁主帅频频点头。无论哪路成功都是他这位前军主帅的功劳,这可是送上门的军功不取白不取。何况这位圣使也给他做了悉心的安排:等待朝廷再发大军不足取,你也知道童贯童枢密的心思,他的眼睛盯在北面呢。他梁大人应该坐镇建康,从镇江、扬州等地调集万余禁军保驾,同时命令再组织数万厢军及扬子江水军协同保卫建康大本营。必要时还可调用后军张叔夜手下精锐厢军,在运送大军给养的同时也担负起保护建康的重任。 华盛天道的万千道众将为南路讨剿大军沿线探路和瓦解敌军,同时也更为建康前面数百里部下眼线,绝对可保建康大本营无忧。 梁方平更是放下心来,打仗历来是武官们的事,他这个主帅可以不受刀剑威胁就坐收渔利那是最好不过,再说万一两路兵马有失,那却是这位圣使监军胡出主意乱当家。自己生命无忧,胜了绝顶大功,败了主要罪责有人担当,这差不多可是一本万利的事。再说主帅之位他梁某人虽然从未做过,但看的还是不少的;其实童贯童枢密也一直是这样做的。战场上总有些傻子是要疆场出头露面的,总幻想着马革裹尸名留青史;殊不知在咱这大宋朝总是做了朝廷大员的进身台阶,这次咱梁方平不妨也利用它一回! 从大方向上来说,梁方平同意走这条路线基本已确定无疑,但时间上一时难以确定。禁军行动拖拖拉拉是由来已久的,人们早已见怪不怪了;但天道江南总部的发展不会等他们,雷三郎请吴用等人出谋划策,确定自己方面的进军计划。 吴用自然不是个会闲着的人,他在处理完镇江天道的事情之后,多方研究了南面的各种消息。 在雷圣使介绍完情况后向他寻计的时候,他不慌不忙说出了一番道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