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古玩商_第二百一十八章 我也姓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八章 我也姓周 (第1/2页)

    周水一愣,惊诧道:“土地公……难道是爷爷的神主牌,不会吧?这也太巧了。爸,您知道这太yuan市共有几位土地公吗?”

    周老说:“按常理应当是四位,东、南、西、北城各一位,中间是城隍爷。老莫头供的就是你爷爷。”

    “啊?……”尽管有准备,周水还是禁不住叫出声来。

    周老又说:“巧吗?这不是巧合,而是你爷爷着意安排。你爷爷救了老莫头的孙子,老莫头为了报恩,从村里要下了那块宅基地。那地方原本有座土地庙,破四旧的时候拆了。房子建起来,又供了土地公的神位,那间宅子便成了福德正神的道场。老莫头也就顺理承章地兼职庙祝了。也许是因为老莫头出了这个“天差”,也可能是“建土地庙”的功德,上头论功行赏,庇荫了他死去的儿子和儿媳妇。他儿子和儿媳在北京工作是不假,但不是出阳差,而是出阴差,在城隍老爷的治下工作。当然了,为了这份工作,你爷爷从中也没少帮忙。”

    周水此时还没回过闷来。事情看似简单,但周水理不清了,他问周老:“照这样说我爷爷知道咱来了?这老莫头是人是鬼?或是其他的那个啥?他好像和我爷爷有沟通。”

    周老寻思了一会儿,说道:“你爷爷早就知道咱会过来,看来这也是咱爷俩的因果。”呆了一会儿,周老又有些落寞地说了一句:“这事儿还多亏了你,否则我瞻前顾后……惭愧呀。”

    周水没说话。

    周老又说:“这个老莫头是人,和你我一样的人。他少年困苦,父母早亡。青年时偶逢异人,学了套通灵的本事。他为啥坚持让咱们称呼他老莫头,严谨叫了几声莫伯伯他愣没敢答应?按老礼讲,他是你爷爷的下人。严谨在他心目里反而是少奶奶了。”

    按说情况都对上口了,可周水心里总觉得哪儿不对劲儿。在脑海里,这疑问又不太具象,提不出具体的问题来。隔了一会儿,周又问周老:“这是老莫头今天早晨跟您讲的?”

    周老点点头。

    周水忙问:“那他说没说爷爷的事儿严不严重?爷爷自己有啥想法?”

    周老叹了口气,轻轻地摇摇头。看来或许没说,再或许爷爷也不清楚。正聊着,严谨和如玉进来。如玉说:“没啥好玩的,还不如逛逛古玩城呢。走、走,别喝茶了。”

    四个人出来,这时古玩城已经开门营业了。这是一座八层楼房,一至六层是古玩店,都栅成十几二十多平米的小屋。一楼逛了一圈,没啥合适周水的东西。上了二楼的楼梯,隐隐约约有一股琴声传入耳轮里。仔细辨辨,不是西方乐器,是中国的古琴,瑶琴。

    越往上走琴音越是清晰,其意味清沥悠然,颇有金石之意,不禁让人耳底一爽。周水不会弹琴,但会听。周水听出来,这曲子是《流水》。流水是个大曲子,曲子长,内容表现丰富,在传统古琴曲里,属技术要求较高的那种。俞伯牙和钟子期的那个“知音”的典故,就是这部“流水”引出来的,当时叫高山流水,唐代以后拆分为《高山》和《流水》两部曲子。

    周水知道周老懂琴,他小时候周老也弹,不过长久没弹,估计现在也差不多都忘了。周水爷爷是个中高手,这个流水还是擅长曲目,苦于龙岭那个小山村也没个知音,所以周水没承袭下这门“手艺”。周水偶尔还耿耿于怀,说是爷爷的本事,自己一窍不通的,鼓琴算一个。有了这个情结,所以一听到这动静,便格外入耳。这里需要提一笔的是,周家有一张宋琴,宋朝宣和年间制作的。现在就挂在白宅周老夫妇的卧室里,琴名叫“铁鹤间关”。顾名思意,此琴音调悠转苍凉,金石意趣盎然。若说目前的市场行情,周家这张琴能值三百万。不过,周老当成了命根子,这就不是钱的事儿了。

    上了二层,和一层一样都是栅出来的小隔间。琴声是从一间靠角落的店铺里传出来的。

    一行人走过去。

    这间店铺在这个古玩市场里算是小的了。十平米左右的面积,北墙靠着一架货格,摆着不多的几件玉器。货格前头是一架老榆木的琴桌,琴桌上横着一张瑶琴,一个女孩子垂着头,正引商调羽的抚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