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术宗师_练拳(最经典的练拳体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练拳(最经典的练拳体悟) (第1/4页)

    练拳1

    练拳贵在专一,专一则精熟,精熟而意味日出,心得无穷。练功夫疏不得,能得一刻便练一刻。练拳须用定力,定则静,静则生,不但静中能静,且在动中亦能静。练拳必求心静,心静则神清,神清则气合。运动先求松静;松则灵,灵可气血畅通;静则凝,凝才发劲完整。故松静是练拳之要诀,习武之道无他,求其专心而已。学拳性要顽钝,不可取巧,取巧则粗心浮气,只见俏皮,难得精髓矣。时时揣摩审察,此处神到则气到,气到则力坚。拳脚功夫练到最后在于头脑灵活。

    练功不练拳,用劲不用力,劲就好比一个网兜,将一堆散桔子似的人体拎起来砸出去,打出超出体重的力量。只有不用力才能出劲,因为劲关系到周身上下,一用力便陷于局部。百会会阴一线穿,若能此两处不偏倚,那么身法变化就可以无穷。

    练拳术不在形式,只在神气圆满无亏而已。神气圆满,形式虽方,而亦能活动无滞。神气不足,就是形式虽圆,动作亦不能灵通也。意在蓄神耳。须固住自己神气,不使散乱。练时眼不可散乱,将视一极点处,或看自己之手,将神气定住,内外合一,不可移动。

    两掌微微用意使暗劲,随呼吸张弛,但不可外露于形,这样练习日久,既得柔,又得刚,虚实兼备,若一味用力,则日久只得拙力,难得刚柔相济瞬息万变的拳技之巧,终非内家拳学的真意。用意采用‘以无所守为守’的方法,浑然任气在遍体流行,意在若有若无之间。这样意识不专守一处,则全身反应灵通,变化随意。

    单练切勿贪多,务求纯熟,或择一二式而专练之,谓之练势;或连三五式而急练之,谓之练气;或趁势之便利而任意练之,谓之练理;或酌式想象而练之,谓之练机。不练势则势不稳。不练气则气不接,不练机则机不灵,不练理则理不通。俱有次序,不知理而徒练势,则势不真;不练气而遽练机则机不活;不练机而遽练理则理不圆。

    练拳2

    练拳套与散手不同,拳式中之手法,不必手手能致用,故炼时心中毋庸假想一敌,炼散手,则非有假想敌不可。炼拳套之目的在调匀气分、活动身手、习惯持久、发舒筋rou。致用非拆炼散手不可,散手虽从拳式中化出,然不拆练,则终年打拳,亦不过于熟中生巧,心领神会其一二手之运用而已,决不能得全式中之变化也。无论演习何手,必先平心静气,细思此手用意与用力之处。及敌人如何攻之手路。俨然劲敌在前。个人练习时,两目须注视自己出手之的,疾徐高下随之,手眼不合是大毛病。学者不明夫力与劲之别而漫然习之,拳易演而身益陷,一式未完而已气喘汗出,自谓用尽平生之力,究其着于人者无几,此不知透出肩背之法也。其法初演时不多用力,手手用势吐气出,习之日久,肩背之力自然流通,然后再求之稳,斯过半矣。练拳须一手是一手,吞吐要快,连续不妨略缓,不能如写草字之牵连不断也。练拳气喘色变病在不识松紧,从首至尾,握固不肯放松半点,凝神集气,一手是一手,全身之劲但注于一击之中,手既打出,立须松放,则演数十百次亦必行所无事。

    拳以打空为能,求的是内劲的自然生成和外形之体静而不躁、柔弱无骨。进行攻防招法训练时,面前虽无人而意境似有人与其拆手破招一般,以心意体察自身变化技巧的运用。最简单的基本功是最好的练习整劲和周身协调的方法,亦是最实用的御敌之法。通背摇根尽量把速度放慢,大约一个星期后人就可以觉得拳中有力,那是先天力,不是一般的蛮力。先天力是在人一出生就存在力,是伴潜意识而爆发的,但后天可以温养使之壮大。

    拳从缓慢开始练习,是从慢中求整、求协调,为的是把自己身上的不协调的地方找出来。在慢中找,这样快慢结合练出来的劲力想快就快,想慢也能慢,连绵不断,打人像机关枪一样,一阵接一阵,直至摧垮对方。习武时应无所求,只是踏实的练,就必然会出功夫。如果总想着去打人,就永远练不出好功夫。因为它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打上。

    练拳开始时,应当慢慢求其架式稳而浑厚。基础打好后,便应慢慢加快。如果只知练慢,不知练快,即失阴阳之理。慢者,求其阴柔之功,即虚灵之劲。快者,求其刚劲之发放。两肩松开,微微往回缩,劲自然就会内开外合。迈步转身先不要快,必须手、足、肩、腰、胯、肘,与内外务要合成一气,不可有一点散乱。身中如有散乱,应于腰、胯、肩、肘及四梢求之。四梢者,骨、rou、筋、血也。牙为骨梢,舌为rou梢、手足指为筋梢、毛孔为血梢。用劲不叩齿,即无法发力。步法不稳,于三尖求之,若歪头、斜头、垂头其劲即破。三尖对(眼尖脚尖手尖),六合力全。

    练拳3

    气息经锻练一阶段后便自然能感觉得到体内所产生身体的伸缩。开始时感觉到的是身体的动,后来便是气息的动,产生所谓的气感。当气感碰rou体时,敌人尚未有感觉时,我们早已有知觉。除非是速度过快或过于尖锐,使气感来不及反应,这是因为人是有一定的极限。自己的气息若不均匀不稳,便不可能感觉到外来气息的变化。

    形意拳练一会后就能感受到体内气息蒸腾,练完拳不能立刻坐下,要慢慢行走,转悠几圈自然会有熏蒸、淋浴之感.很是神清气爽,将这口气化在体内,久之心智可以提高。所以习武要有练有化,收式与起式同样重要,甚至练完后溜达的时间比练拳的时间还要长。

    练习周身骨节,均须松开自然。口腹不可闭气,四肢腰腿,不可起强劲。但一举动,一转身,或踢腿摆腰,其气喘矣,其身摇矣,其病皆由闭气与起强劲也。劲之初练,于运动时,每一动作,将气吸足,用压榨意,使其气力自然发生一种内外感应之震动作用是也。

    练气要使意念不断,意断每个动作的劲就要重新凝聚,形成空档。练气就是要使空档消失,像海水一般的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延续不断。若每做一个动作都是意念散掉再重新凝聚,即使练十年也没用。练拳时出一拳一脚会很用力的把拳打出去。虽说是很用力,看起来很有精神,但一拳打完就什么都没有。劲道好不容易提升起来,结果一拳打完后又散掉了。每次都再重新开始,造成拳与拳之间都会顿一下不能连贯。

    拳法有练法用法之分。练法宜开展,使气、力、筋、骨、肌rou,易于发达。用法宜紧密,使精神内守,不虚耗气力,得势则进有余裕,失势亦不致落空敌所乘。练拳用力,不外横直二劲,上下左右,莫不皆然。其直力则存神在射击,如鎗中人,含有来复线之旋螺意味;横力则注重弹簧性,如电风扇然,藏有研碾精神,着之即横飞。具此心理以练拳,则用自可胜敌于不觉间矣。然非深于此道者不易领会。

    技击功劲赖精神之处甚多。人日从事于运动,若每一动作必统一其精神,注全力于一举一动,使气力从丹田出发,由胁肋而肘腕,每法皆依此煅炼,久而久之,其功劲猛鹫。不过祗注全于其动作,以意使气,行使自然之深呼吸,日久则身强力壮,故不必更事他求也。

    练拳4

    技击者,至得劲路时,其身心当然有一种不可思议之愉快。劲之初练,于运动时,每一动作,将气吸足,用压榨意,使其气力自然发生一种内外感应之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