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卷 潜龙出渊震九州 第一百零四章(上) (第1/2页)
庐江临时朝廷的建立不出意料地引起了曹方的激烈反应。谏议大夫王朗由许昌急赶至庐江代曹cao传书严令 大哥以最短时间解散伪朝廷上书请罪并奉还伏皇后和天子印玺。这王朗倒也是个不简单的人物胆气极大居然当着大哥和我方文武百官的面直斥大哥妄立朝廷是为祸乱社稷的谋叛之举道若不能幡然悔悟日后必将遗臭万年。但是他的这一言行很显然是引火上身。徐庶诸葛亮蒯越甚至许靖等人无不是舌辩高手当场对王朗的谬论进行了无情的驳斥。 一时间朝堂之上激辩如潮。很可惜的是王朗还不具备舌战群儒的本领很快就在诸葛亮的连续几个软钉子下硬生生被刺的哑口无言。让观战的我颇为感到遗憾的是今时的诸葛亮似乎还没达到传说中能骂人于死地骂死王朗是演义中的情节大家就不必深究了>的境界虽然让王朗面红而赤颔下胡须几乎被气得翘起但他最终总算是平平安安地离开了庐江。其实自在庐江建立临时朝廷的那一刻起大哥就已与曹cao彻底地翻了脸彼此间再无任何情面可言。而在此之前因孝献皇帝汉献帝的谣号在许昌至少在表面上大哥要服从那些明出天子实系曹cao的政令。 而且许多时候在任命军政要职是大哥也必须向许昌上书。但随着孝献皇帝的驾崩临时朝廷的建立这最后一层面纱也被彻底地揭去。以曹cao的智慧不可能看不出这一点。他之所以仍派遣王朗前来庐江实际上也是被形势所迫不得已采取地措施派出使者而未能取得成功只能说明曹cao已经彻底失去了对大哥的约束力联系起先前双方的关系情况这并不算得什么;但如果眼睁睁看着另一个朝廷建立起来却连半点反应也没有那便很容易给世人造成曹cao已经默认庐江朝廷存在的事实这绝对是曹cao所不愿意见到。所以。说到底。王朗庐江之行的结果其实双方早就已心知而肚名却仍然要做这样一个形式。相比起曹cao的激烈反应北方各州郡的士人对于庐江临时朝廷的建立。以及大哥就任大将军大司马之事并没有那么反感。虽然也有一部曹cao地御用文人著文大肆攻击但更多地士人反应比较平淡而荆扬交三州的士人。则以一种近于欢呼雀跃的态度表示了对庐江朝廷的认可。若非仍是处于国丧期。恐怕大江南北都会鼓炮齐鸣张灯结彩来庆祝了。在这段期间内庞统从襄阳连续传来了几封文书有些与荆州地军政事务有关有些则关乎到张鲁那边的情况。我返回扬州后地第四天庞统就赶到了襄阳并在黄忠和马良的协助下总揽起了荆州地军政。在致力于弥补各郡县先前因战乱造成损失的同时庞统也在防务上狠下了工夫修复城池整顿兵员安排细作紧盯汝南南阳曹军的动向总之荆州的一切皆有条不紊地进行之中。而有关张鲁那边的情况庞统特别提到进犯江州的益州军大将张任连续给予张卫以重创但就在行将破城之际却突然解除了围城开始向江阳方向后撤。联系上刘璋四日前遣从事王累至扬州吊唁孝献皇帝之事张任的撤军也就情有可缘了。很明显刘璋短时间内是不想与我军交恶了。当然刘磐6逊吕蒙的武力威慑在其中也起了不小的作用。而张鲁也派遣了阎圃为使赶来扬州吊唁天子同时也是为向大哥一道感激之意并表达出了加强双方关系的意向由于荆州方面一时风平浪静我也就安心地呆在了庐江一则为协助大哥安定局势处理事务二则也是为利用这难得的机会履行我作为丈夫和父亲的职责好好地补偿一下蓉儿和孩子们。 征西将军府内院庭园之中已经进入隆冬时节寒风吹去园林中的一望绿色放眼多半是枯黄景象惟有那一小片的梅花林展现着难得的花白叶绿之色。淡淡的香气随着爽净清凉的风荡漾颇有一番怡然之意。握着那宛如温玉的柔夷纤手我半拥着蓉儿缓步于梅花林中。虽然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但蓉儿那清新淡雅的气质却丝毫没有褪去岁月也没有在她身上留下任何痕迹。乍看上去已过完24岁生日的她犹似当年初见时一般只不过多了几分成熟风韵。 夫人记得六年前也是在这样的一片梅花林中 我停下脚步带着回味之意低头对怀中玉人说道。梅花正是蓉儿最喜欢的花所以由寿春搬迁到庐江后在新府邸内我也特地命人栽上了一片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