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百七十.帝国需要奴隶 (第2/3页)
除了大运河,帝国的农业改革也拉开了序幕,帝国商会下属的各联合商会的大地主们大半都开始了半耕半农的耕作方式,同时从帝国大学聘请了大量学习农业的太学生去进行专门的农业生产,帝国大学地性质接近于预备官僚学校,对那些大地主来说,这些聘请的太学生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成了正式的官僚。所以有关生产的事情都是交给了他们打理。 除了这些属于刘宏的利益集团的大地主,那些开明的地主也同样开始了农牧轮作的****园集成经济,在帝国,只有农业方面的技术和书籍是不受到限制地。 普通的帝国自耕农也有不少人开始尝试新型的农业耕作,刘宏崇高的声望让他在民间有着极高的信誉,至少那些自耕农除了少部分,大多数人都是因为他而进行尝试的。 一年下来,很难说这种农牧轮作的新型农业形态有多大的进展,但是让内阁省和六部地帝国文官们雀跃的是。这一年的秋收,帝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当然这多半要拜南北新开垦的农田之赐,不过这一年帝国的牛羊马匹等牲畜数量却有了极高的增长速度,凉州和幽州和并州地区,因为划入汉籍地羌人,南匈奴人,乌丸人等归化的游牧民族。这些地区的汉人饮食开始从以前的纯谷物转向谷物和rou类相间,而受到影响,中原,河北,三辅等地区的rou食消费也提升了。 刘宏对农业改革最关心的只是普通的民众能得到多少好处,这十年里,帝国地农业基本没有受到太过严重地天灾。连续数年的丰年,让大多数地普通民众能够吃上饱饭,他希望新型的农业模式能让帝国的普通民众能够改善饮食条件。 御书房内,一岁的刘武坐在父亲的怀里,案上的奏章,好奇地伸手想要去抓,让刘宏不由笑了起来。他一把把儿子抱了起来。举到半空中道,“小家伙。想要统治这个帝国的话,可要准备好吃苦的毅力,我是不会随便把这个帝国交给你的。” 荀站在一旁,听着天子的自语,不由一笑,说起来天子也只有在和大皇子一起的时候才会露出这样的一面来,真是让人羡慕大皇子。 对于荀,刘宏很信任,这个少年身上有着一种温润如玉的君子特质,即使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位曹魏集团最重要的谋主也始终是坚持汉室正统的地位,袁绍覆灭以后,曹cao就开始疏远颍川谋士集团,其原因不过是荀他们有光复汉室的想法,当时已经势力已成的曹cao没有回头路走。 “陛下似乎太过宠爱大皇子了呢?”荀朝看向自己的天子道,不管怎么说,大皇子都很有可能是日后的帝国主人,荀认为自己有义务劝谏天子。 “朕知道,等他懂事了,朕就不能这样常常抱着他了。”刘宏笑着答道,可是脸上却有一丝无奈,他自己小时候,两世为人都没有得到过父爱,所以他很疼爱这个儿子,可是他的身份注定他必须严格教育自己的儿子,在儿子懂事以后,就不能再跟他这样亲昵了。 “文若,替朕抱抱武儿。”刘宏把儿子交给了荀,作为他的贴身侍从幕僚,荀这一年里没有少替他抱儿子,基本上刘宏霸占了妻子照看儿子的大半时间,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儿子三岁以后,他就再也不能和儿子像现在一样经常待在一起了。 荀报过了大皇子,说起来在天子身边,他和赵云是抱大皇子最多的人,接下来就是典韦和许褚他们,而大皇子也实在很乖巧,很少哭闹。 刘宏再次看起了奏章,那么大的一个帝国,也不可能事事都顺他的意,比如罗马人的到来,让他提前了海军的建设,而派出舰队前往罗马,就需要很大一笔资金投入,朝廷和国库是拿不出这笔钱的,只能由他私人掏腰包。算起来国库还欠着他一大笔钱,偏远地区的学校投入几乎全是他出资修建。虽然说这个帝国是他地,他出钱也是天经地义,可是他要花钱的地方更多,帝国大学一大半地项目研究经费都是他以个人名义资助的。 帝国大学,很多学科可以说是刘宏花钱砸出来的,帝国的百姓创造力是可怕的,在王莽时代,这位窃国曾经下达过鼓励明创造的政令,然后在他当权的期间内。诞生了无数科技,东汉一朝很多技术就是那时候展出来的,最让人瞠目结舌的是当时居然差点有人把滑翔翼飞机给造出来。而距离现在不到四十年地时候,张衡这位一代学宗所创的浑天说已经无限接近于近代的天文学,而他制造出的浑天仪更是齿轮机械的杰出造物。 在刘宏不惜血本的推动下,帝国原本散佚的各种有关自然科技的学说被汇总,并且编订出了基础教程,帝国并不缺乏天才和技术,只是缺乏正确利用这些天才和技术的制度。从建宁元年开始,刘宏手下地帝国商会获得的民间科技不知道有多少,这些往往都是些不传之秘,可是在刘宏的政策和金钱攻势下,全都成为了高效率的生产技术。 帝国商会几乎垄断了帝国科技的应用层面,并且在刘宏无视继续研成本的情况下,继续着开,反正帝国商会形成的全行业垄断联盟经营。让刘宏拥有帝国最多的财富。 就像当初刘宏仅仅因为一个学自己想出地关于蒸汽机的设想,就起码砸入了近亿钱的经费专门成立部门专门进行研究,虽然蒸汽机到现在八字都没一撇,可是在理论上却取得了进步,同时对于机械学也有了改进,基本上这种综合项目的研究的好处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谁知道哪一天这些学就把蒸汽机的模型给捣鼓出来了,对此刘宏一直都抱着这种心态不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