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三章:别出机杼易币制(四) (第1/2页)
<=> “弟弟,听说你在国子监结识了高仙芝的儿子高云帆?”阿史那雯霞端着jiejie的架势,扭头向左“审问”道。 “是呀!云帆兄与我甚是投缘。”阿史那霁昂抓了抓头发,神情懵懂,浑然不解二姐为何提到高云帆。 从庭州移居长安后,李夫人立刻将阿史那霁昂送到国子监读书,期盼他也能步王珪的后尘,考个进士。今年王霨中第后,李夫人对爱子的要求愈发严格,阿史那霁昂能偷偷溜出去玩乐的机会越来越少。今日若非阿史那霄云恳请,李夫人才不会放他出来。 “听说你去高仙芝府上拜访过,还邀高云舟、高云帆、高云溪兄妹三人来过咱们家?”阿史那雯霞继续盘问。 “对呀!”阿史那霁昂如小鸡啄米般点了点头。 “弟弟,告诉jiejie,你是不是喜欢上高云溪了?我可听说你是为了她才和高云帆打得火热。”阿史那雯霞忽然问道。 “我喜欢云溪小娘子?jiejie从哪里听来的胡话?”阿史那霁昂吓得手慌脚乱,急忙摆手否定。 “哼!家里有什么事能瞒得过我?你偷偷送过她什么礼物我都一清二楚。”阿史那雯霞冷冷说道。 “二姐,你可千万别告诉母亲……”阿史那霁昂连声求饶。 阿史那霄云见meimei胡闹,不悦地皱了皱眉,正欲开口,却见王霨微微摇了摇头,扭身说道:“雯霞jiejie,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我听闻云溪小娘子天真烂漫、乖巧可爱,与昂弟也很玩得来。他日若结成良缘,亦是美事,jiejie不必指责吧。” “君子好逑固然不错,可为何不能大大方方呢?偷偷摸摸算什么?”阿史那雯霞冷哼道。 王霨脸上一红,旋即笑道:“昂弟对云溪小娘子应当只是有几分心仪,此刻岂能宣告天下呢?” “哼!”阿史那雯霞还要继续讽刺,却听阿伊腾格娜说道:“小郎君,你真笨。雯霞小娘子是在恼你不将平息恶钱全盘计划坦诚相告,你还不赶快道歉!” “伊月说得对!”王霨急忙拱手施礼道:“雯霞jiejie,实非某有意相瞒,只因恶钱之事甚是棘手,吾不敢掉以轻心,所以之前不曾告诉任何人……” “你没有告诉任何人?”阿史那雯霞的重音放在“任何人”三字上。 “雯霞jiejie,某的嘴还算严实吧。”王霨笑道。 “这还差不多。”阿史那雯霞多云转晴。 “雯霞jiejie,无论如何,都是某考虑不周,小弟向你赔罪了!”王霨弯腰作揖,行了个大礼。 “探花郎的大礼,我可受不起。”阿史那雯霞轻轻一扭,挤到王霨和jiejie之间,躲开了大礼。 “霨弟,你给我说说银币换恶钱的奥秘吧。”阿史那雯霞顺势抓住jiejie的手,将阿史那霄云和王霨分隔开来。 王霨无奈苦笑道:“雯霞jiejie,你可知恶钱为何首先泛滥于江淮之扬州?” “难道是因为南人jianian猾?”阿史那雯霞并未思索,随口猜道。 “雯霞jiejie,古之圣贤或言人性本善、或云人性为恶,然究其实,人之本性乃趋利避害,并无善恶可分。地不分南北、人不分东西,习俗或有不同,人性并无区别。所谓南人jianian猾,不过是世人谬传,岂可信也?”王霨从来都对地域歧视深恶痛绝。 “趋利避害!”阿伊腾格娜连连点头:“小郎君此言入木三分,寥寥四字却可囊括世间百态。” “霨弟,是吾失言了。”阿史那雯霞诚心诚意肃拜道歉道。她低头的瞬间,王霨黑亮的双眼恰好对上阿史那霄云微微上翘的凤眸,两人会心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雯霞jiejie,恶钱滥觞于扬州,实因广陵当南北大冲,万商云集、富甲天下。商贾交易,定需大量钱币。然朝廷铸币工坊,多在关中、河洛一带,江淮之地官铸钱币不敷其用,私铸及恶钱自然大 行其道。”阿史那雯霞抬起头后,王霨解释道。 “朝廷在江淮多铸点铜币不就得了。”阿史那雯霞有些不解。 “jiejie,铜贵钱小,铸币耗费过多,故而朝堂上下均无意多铸币。”阿史那霁昂见jiejie半天不得其要,忍不住嚷嚷道。 “要你多嘴!”阿史那雯霞一挥臂,吓得阿史那霁昂急忙抱头躲到一边。 “昂弟所言不差,朝廷行事,亦近于人,遵趋利避害之道。铸币耗费多而获利少,官府并不热衷。故而民间私铸日增、恶钱随之泛滥。”王霨耐心说道。 “霨弟,你的意思是不是说,由于庭州银币的面值大,从而使铸币变得有利可图。”阿史那雯霞总算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有利可图倒也算不上。”王霨摇了摇头,见识过纸币和金融泡沫的他当然不会将一点货真价实的“铸币税”放在眼里:“关键是用银币兑换恶钱,可以在不损伤百姓利益的前提下满足商铺交易对钱币的需要,减少市面上对恶钱的依赖。同时,庭州银币的地位经圣人和政事堂承认后,素叶居也就可以渐而投放出更多的银币,彻底斩断恶钱产生的根源。” “最近常听人议论,说江南西道和倭国盛产金银,这消息是霨弟有意放出来的吧?”阿史那雯霞经常会乔装打扮,混迹东西二市,对长安居民关注的热点话题十分了解。 “吾泱泱华夏,有幸屹立天地千年,皆先祖筚路蓝缕、四方开拓之功。今天下虽安,吾辈岂能闭门自守?除了极西之地外,极东烟波浩渺处,仍有广阔世界。若无金银诱之,谁会甘愿忍受长途跋涉之苦?”王霨故意假托王元宝之口,点出倭国富有金银,就是为了刺激大唐万民的开拓之心。 “霨弟胸藏神鬼莫测之才,所作所为皆利国利民,着实令人钦佩。”阿史那雯霞由衷赞道。站在meimei身后的阿史那霄云,美眸中也闪耀着骄傲的光芒。 “小郎君行事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