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试探 (第2/2页)
了张缉的注意,他满脸狐疑的凝视着神秘人的方向: “这话是什么意思?” “你果真认为司马师在事前对这场战事的失败毫无预料吗?恐怕事实绝非如此,以他那样睿智的人应当说想要察觉不到都难,而他却宁愿不可为而为之,必然有他的一番盘算...” 听完了神秘人的话后,张缉不禁开始在内心琢磨起来,可他却怎么也想不透,司马师不惜以一张惨败为代价,到底想要换取什么样的东西呢? 见张缉还没有猜透自己的话中深意,神秘人也不打算继续提示他了: “这对你来说只是一个开始而已,我想不久司马师就会来找你了...” 还未等张缉有所反应,门外便传来了家老的禀报声: “启禀老爷,大将军派人来请您到他的府上一叙...” 张缉这下慌了神,可当他想向书房内的神秘人求教时,却发现神秘人已经不见了踪影... 面对司马师的亲自邀请,张缉自知自己就算是有一万个不愿意,也是根本逃不过去的,除了硬着头皮去之外别无他法。 等张缉走出府门口时,惊讶的发现司马师不仅是亲自派人来邀请自己这个国丈,而且还派出了自己马车来迎接,这种待遇放眼整个朝内上下,除了年过七旬的司马家老家臣钟毓和牛金之外,还没有任何一人能够享受过,这更让张缉的内心惴惴不安... 马车行至长平候府正门口后,张缉在随从的搀扶之下走下了马车,可当他走下马车看向长平候府正门口方向的同时,凭借着身体的本能性他向后退却了两步。 让他做出这种生理反应的理由,是因为司马师本人正站在侯府的正门口等候着自己...
“张大人...” 司马师像往常一样,大老远便拱手走到了张缉的面前: “我冒昧邀请您来,若是让您不便的话还请不要见怪...” 神情高度紧张的张缉并没有忘却该有的礼仪,他也拱手予以回礼: “哪里哪里,大将军对下官如此抬爱,足以令下官受宠若惊了...” 见张缉的表情已经僵硬到连伪装的笑容都显得那么难看,司马师便挽着张缉的手引他走进了正厅之内,全程对待张缉的态度都十分友善,甚至是尊敬。 但这些看似正常的举动却令张缉感到无所适从。 简单的寒暄和客套之后,张缉强忍着内心的不安主动问司马师说: “不知大将军今日盛情相邀,到底有何要事呢?” 司马师笑了笑说: “张大人贵为陛下之国丈,且才学声名俱远播朝内外,如今伐吴失利导致朝局动荡,我感觉有些捉襟见肘、力不从心了,所以特地请张大人您前来赐教一二。” 这一番客套说得张缉的后背一阵发凉,他连忙拱手推辞道: “大将军谬赞了,世人皆知大将军的才学胜下官数十倍,下官又怎么敢在您面前班门弄斧呢?” “诶...张大人过谦了...” 可司马师却根本不给张缉拒绝和逃避的余地命,他连连摆手道: “是不是班门弄斧要说了之后才知道,请张大人无需多虑,尽可畅所欲言...” 见自己横竖是躲不过去了,张缉只好硬着头皮对司马师说: “依下官之见,此次我大魏虽然略有小挫,但并没有伤及根本元气,更加不会动摇国本,引发朝局动乱,还请大将军放宽心。” 一直在观察张缉神情举止的司马师随即又问道: “此次东吴大获全胜、士气高涨,恐怕诸葛恪定然会趁胜追击,我淮南防线恐怕会面临空前的压力,到时候我又该如此应对呢?” 张缉答道: “诸葛恪虽然此战侥幸获胜,也因此在吴国声名鹊起,但离他被诛杀的日子也不远了,因为他的声威高过了他的主君,功劳更是无能可与之匹敌,必然会引发吴主孙亮及朝中权贵的猜忌和敌意,用不了多久必然会传来他被诛杀的消息。” 对于张缉能够对诸葛恪做出这番评判,司马师还是感到颇为惊讶的: “张大人虽然没有身处吴国庙堂,但却把他们君臣之间的关系看得很透彻啊...” 突然间司马师话锋一转,以极其锐利的目光凝视着张缉的双眼问道: “那在张大人眼中看来,我是不是早晚也会像诸葛恪一样,落得个死于非命的下场呢?” 一听这话,张缉当即惊吓到跪于地面匍匐不起: “下官绝无此意,诸葛恪乃好大喜功、志大才疏之人,又怎能够和您相比较?还请大将军明鉴!” 俯视着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张缉,司马师走上前将他扶了起来: “张大人何必如此惊慌?我不过是一句戏言罢了,来来来快快请起。” 出于实在是无法承受和司马师单独相处的心理压力,张缉在被司马师扶起之后拱手对他说:。 “大将军,在下忽然身感不适,就不叨扰大将军了,就此告辞...” 说罢张缉便转身快步离开了长平候府,一路疾步的他心跳久久未能平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