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五十三参 (第2/3页)
菩萨见着自己,便有了寂灭之意,看话语间的意思,似乎是要自己动手? “那日冒险放出神识与善知识接触,是心忧善知识受朱雀戾气所激,妄入天路。但神识一出,想来已经惊动了某些人。”普贤菩萨叹道:“先前在这寺庙外面要抢宗喀巴供奉的喇嘛,是如何知道我在寺内?想来是有人唤他们来查探。我想,再过数日,大势至又要来了。” 叶相僧微微合什点头:“那些喇嘛确实有些古怪。” 普贤微笑道:“好在我先见到了善知识,能将这段故事讲给你听,即便离去,心头也已无碍。在人界残喘数百年,心中戾气渐生,最近后藏雪灾异象,全是我心中嗔念所化,我若再在此处躲着,恐怕万家百姓将要受苦。若再看不到你,我也只好了脱此生,顾不得寻觅佛祖之事了。” 慈悲,是对人间的慈悲,比寻找佛祖更重要。 此乃菩萨大德。 易天行叹道:“原来这雪灾便是大菩萨您的心念。”心中着实有些震惊,算是从侧面了解到了真正的菩萨位有何等样的威能。 普贤静静望着他,双眼柔顺中带着坚毅:“关于佛祖的事情,我虽然所知甚少,但想来却是这个世界里知道的最多的那人,希望对善知识能有所帮助。” 易天行微微低头,不知在想些什么,手指头下意识地轻轻敲打着地上的羊毛毡子。 很久以后,他抬起头来,目光闪动。 “先告诉我,我究竟是谁。” “凡有所相,皆是虚幻,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见本相,亦非实相,色名两空,全不羁心……你我自身是谁,究竟有这么重要吗?” 易天行很执拗地注视着菩萨坚毅如金刚光毫的眸子,不让分毫。 “对于我,很重要。” …… …… “那好,我们可以开始讲下一段经文了。”普贤菩萨,合什赞道。 “妙智清净日,大悲圆满轮。能竭烦恼海,愿赐少观察。妙智清净月,大慈无垢轮。一切悉施安,愿垂照察我。” 很奇怪,起头说经的却是一直安静侍坐在旁的叶相僧。 易天行微感古怪,扭头望了他一眼。 普贤菩萨说道:“善知识熟读万卷佛经,可知此为何段经文?” 易天行盘膝坐在羊毛毡上,微微闭眼,在脑海中翻着自己曾经看过的无数经卷,灵光一闪,记了起来。 “这是华严经。” “不错,华严经何卷?”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善知识辩才无碍,明慧过人,善哉善哉。” 易天行有些恍惚,接着说道:“请菩萨继续讲经。” “既然身行,何须口言?”普贤菩萨似笑非笑望着他。 “谁身行了什么玩意儿?” “五十三参中,善财童子最后参访的是哪两位?” 易天行的冷汗一下出来了:“五十二参,参文殊菩萨,五十三参,参普贤菩萨。” 他此时的面前,便是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在这一世里的rou身,这代表着什么? 知道他有所明悟,普贤菩萨与叶相僧对视一眼,微微而笑。 …… ……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出自华严经,讲述远古时,一位福德长者的幼子,喜好真理,想学习菩萨的大德行,所以在文殊菩萨的指引下,四处拜访善知识,最终得悟大乘教义,成就一颗菩提心。 在这童子的修行路中,一共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参访的对象有船工,有医生,有教师,有村妇,各行各业的人,也有极尊贵的文殊普贤、弥勒观音等大菩萨,参访对象不分僧俗男女,长幼内外,尊卑,最终得成大道。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普贤菩萨的声音再一次响起,室内的酥油灯温暖昏黄。 “你生在何处?” “高阳县城。” “生后遇何人?” “爷爷。” 易天行像没有思维一样愣愣应道,心里在数着数,这是第一个,慈悲。 “又遇何人?” “蕾蕾她妈。” 易天行右指微屈数着,这是第二个,善良。 “又遇何人?” “蕾蕾。” 易天行的指头半天没有收拢,因为他不知道这个女生在自己的生命中教会了自己什么东西,或许……她教会自己的东西太多了。 “又遇何人?” “古老太爷。” 易天行瘪瘪嘴,心想这老头子虽然百无一处,但好象对老祖宗还挺知恩图报的……嗯,这是第四个了。 “又遇何人?” “袁野。” 这是忠诚。 “肖劲松。” 这是安于本分。 “斌苦大师。” 斌苦老和尚教了自己什么玩意儿?易天行冥思苦想,不知所以。 “老祖宗。” 啊,老猴讲了自己不讲理和打架,这也算善知识吗? “叶相僧。” 嗯,那时候他还不是文殊菩萨。 “秦梓儿。”此为执着。 “周逸文。”此为殉道。 “秦童儿。”此为守护。 …… …… “钟姓团支书。” “胡云,何伟?” …… …… “食堂的大婶?” “管厕所的老头儿?” …… …… 易天行很生气。 他觉得自己口中说出的将将好五十一个人名,是被面前这二位菩萨硬生生逼出来的,骂咧咧道:“屁咧!难道我这也叫五十三参?像你们这样用精神压力逼供,就算是耶稣基督也能凑齐五十三个老师,变成善财童子转世!” 说是如此说,他心里却有些隐隐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