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3/4页)
可他们千方百计想得到襄龙刀无非是想称霸武林。如果他们都以如此舍生忘死之心抗击元军,又岂会使蒙古人糟蹋汉人疆土。” 张三丰无奈笑道:“你这乞丐,又在抒你的满腔报国心。” 孟钰道:“身为一个汉人,难道不是应该的嘛?” 张三丰摇头苦笑道:“要是人人都置身于战争之外,战争又岂会生,殊不知千百年来,天下生的大小战事无数次,谁能以一人之力阻止一场不可逆转的战争。既然阻止不了,不如让它生,直到天下再次恢复清明。” 孟钰点头道:“你说的话有点道理,但我却不忍江山就此沦落。” 白玉箫道:“人各有志,你们再争下去,只怕十年也上不了华山。” 孟钰笑道:“没错,我们还是赶路要紧。” 此时苏冬梅走在最前方,只听她惊呼一声,声响在深谷中回荡。白玉箫,孟钰,和张三丰一听,急忙向前奔去。但见苏冬梅好好的站在栈道上,不禁松了口气。 孟钰道:“小妹,你怎么了?” 苏冬梅回过头来,面露惊恐之色道:“太可怕了。” 可怕?孟钰,张三丰和白玉箫走近苏冬梅一见前方栈道消失,露出底的深渊。 崖壁只有一条能容得下一只脚的索道,令人望之脚底软,心底生畏。 张三丰道:“是上山的惟一通道了。” 苏冬梅道:“真的?” 张三丰道:“至少走过来时并没有么岔路。” 苏冬梅道:“那上山的那些人呢,难道都从这条索道上山去了。” 白玉箫道:“我,只怕他们都已葬身谷底。” 苏冬梅一听,面露惊色道:“你确定?” 也难怪苏冬梅不相信,因为一路走来虽然上躺着也有上千具尸体,但是至少还有两千武林义士活着。 孟钰道:“确实大都已葬身谷底。” 苏冬梅道:“我怎么没有?” 张三丰道:“你上的剑痕和血迹。” 苏冬梅仔细崖壁,果然现满是血迹,还有无数道深浅不一的剑痕。 苏冬梅知道就在这只容得下一个人行走的索道,已生过激烈的打斗,必定也有很多人被打下深谷中,苏冬梅点头明白道:“然有很多人已葬身谷底。” 白玉箫当先踏上索道,索道乃是一条小臂粗的铁链作为攀附之用,脚下是只容得下一只脚,悬空铺设的木板。 白玉箫脚步凌厉踏上去,便似走在平地上一般,张三丰也紧跟在后。 孟钰道:“小妹,你怎么还不走?” 苏冬梅摇了摇头道:“我是不上去了。” 孟钰道:“好,那你就在山下等我们,我们夺到襄龙刀便下山找你。” 说完便也踏上了索道。 玉箫们远去,空旷的山谷只留下苏冬梅一人。 此时山风呼呼作响,再想起山谷下上千条性命,苏冬梅不禁打了个寒颤,咬了咬牙,也踏上了索道。 索道的山壁上,到处都有兵器击过的痕迹,加上一条条血迹,白玉箫能想象到打斗的惨烈。 孟钰道:“能走到这里的人,武功绝非泛泛之辈,是以山壁上的剑痕更深。” 苏冬梅道:“也就是说最后能到达华山之巅的人都是杀出重围的武功高手。” 张三丰道:“没错,黑衣人对中原武林恨之入骨,不然也不会想出这么损的法子。” 白玉箫道:“这又怎能怪那黑衣人,要怪便怪这些武林人士贪图襄龙刀。” 孟钰道:“没错,襄龙刀虽为天下神兵,但也是引起武林动乱的不祥之物,如果我得到襄龙刀,必定将它投入东海之滨。” 张三丰笑道:“如此武林便会少了些纷争,江湖便会多了一份安宁。” 嘴里说着,四人又沿着山壁走了一会儿。 孟钰道:“快到华山之巅。” 苏冬梅道:“你怎么知道?” 张三丰道:“你的山峰此时都已在脚下,那华山之巅应该很快便到。” 苏冬梅向脚下不,一禁软,身子颤。 苏冬梅急道:“姐夫,我走不动了怎么办?”
孟钰道:“你抬起头来,不要下望,们的头,脚下踩稳,手扶这铁索,深吸一口气,一步步慢慢往前挪。” 苏冬梅照孟钰的话去做,果然感觉好了许多。 四人又走了一会儿便有十余丈便可以到达一条山道,便不禁加快脚步。 待踏上宽敞的山道后,苏冬梅大松一口气道:“终于走过了这不是人走的路。” 白玉箫笑道:“只怕你高兴得太早,我们还要从这条索道下山。” 苏冬梅一听,面露哀色道:“刚才我就不应该跟上来,难道就没有别的路下山?” 孟钰笑道:“自古华山一条路,要说另一条路嘛还是有的。” 苏冬梅一听,喜道:“真的?” 孟钰笑道:“那就是死路。” 苏冬梅嘴巴一噘,冷哼一声道:“就知道寻我开心。” 张三丰道:“到华山之巅,还要走一段路。” 白玉箫和孟钰自然也一条延伸向上的石阶。 孟钰道:“快到了,我们快走吧。” 四人又齐地往山道走去。 只见陡峭的山道,满地是尸体。 孟钰道:“想不到竟还有数百人通过了那铁索道,只可惜没跌入深谷,却还是死在了这里。” 张三丰道:“尸体的伤势可知最后到达华山之巅的都是当时绝顶高手。” 孟钰和白玉箫点头表示同意,因为他们这几百具尸体都是被人一击致命而死。 四人急踏步走上山道。 待山道走近,只见眼前视野开阔,一眼望去,云雾迷蒙。 白玉箫等人知道他们已到达华山之巅。 只见眼前数十丈的开阔之处站着八个人,而这八个人是那么熟悉。 他们便是山脚下白衣女子摸光光,还有那老渔翁,两个蒙面人,背上各背着个长木盒子,因为遮面,不能分辨男女,年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