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命_第一百三十一章 历史不过一只衔着和氏璧的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一章 历史不过一只衔着和氏璧的鹿 (第1/2页)

    一场朝会,足足耗时四个时辰。

    帝王百官,共拟定包含权益时计、远虑深谋的政令法条共一百七十余条,着重阐述了政权变更、教育、工商、源力富民兴国的重要性。

    摘星二十三弟子,分列天下最顶尖二十三圣地中,任职总教,不司道院事务,只以一身非凡修为,做那年青一代传承源道探索法理的引领之人,是为万世师。

    云不羁以帝王之身,更是亲自总领天道院,可见他对源力兴国,以源道为出路,探索百业革新的看重。

    而南厢身为帝后,亲口宣布永世废除后宫废内廷,从此宫门之中,再无帝王家事,只有天下大事之政令。

    随后又宣布,再无南朝,也无云国,南朝云国合并为一国,国名太平,更帝王年号为纪年制,现年便是太平元年,直至太平千年万年,永不易辙。只等刍狗接引妖域去往异界,则天下大同,世界为国。

    两令之后,南厢显身青苍阵幕,侃侃而谈教育兴国的重要性,得天下苍生拥立,以帝后身份出任承道部部首兼承道院院长,司职天下文承武道之培育兴盛。

    南厢更是承诺,倾尽南朝皇室千年财富,定要在四年之内让天下每一村每一寨的孩子,都能习文修道。

    再令两国兵士,卸甲还乡,高阶军将,归入天下以万计之教育大业之中,担任先生教习,更有些本就出身圣地的神将,直接回归圣地,或为教习或为长老。

    自此,星辰一统,苍生阵庇护之下,外无战乱之祸,内无党林派系之争、阶级压迫之恶、民无腹诽之语,士无贪渎之害,大行教化之功,大兴源道之利,百业初新,一片欣欣向荣景象。

    青柯云不羁南厢等人,不担心还权于民之后,民众群起而坏良法。天下子民再如何自私,终究比被名利熏心了数千年的帝王权贵善良,天下子民也不愚昧,只是被生活所迫耗尽了精力,不得不选择停下追逐梦想的脚步,把智力转变为体力而已,待到体力支撑到妻儿子女温饱无忧时,才发现发已鬓斑,心已憔悴。

    人因为贫穷而愚昧,也因为愚昧而贫穷,但这绝不是死循环。人间没有不希望子女成材的父母,只有各种带着功利性质的智慧隔绝和敷衍甚至愚化的教育。

    万样人被培育成一样人的国家,或许会是个短暂平和的国家,却也只能是一个腐朽迟暮暗流涌动的国度。就好比本该分做万道溪流山川飞瀑深涧的涛涛大河,却偏偏筑高堤岸硬要一道归大海,只能处处决堤,湮灭人世。

    这一点已经解决,把大青山那个世界——无数中西教育名家提出的理想理念完美整合,以学生社会责任感为核心价值、以兴趣爱好为培养方向的教育理念,结合这个世界万类功法的绚丽和所赋予的力量,作为学生修行实践以及选择决定源力方向的兴趣基石。而老师的作用就是让学生看懂书,思考书,质疑书;让学生继承他们的必生所学,质疑他们的智慧,然后颠覆他们的智慧,创造出日新月异的智慧。

    传承从来不只是为了铭记,更是为了创新。

    今日的智慧,或许就是明日的糟粕。任何把历史看得太重的国家,甚至从历史中照搬智慧治国的国家,都只能成为别人书里的反面历史。

    因为所有虚拟的财富都只能为现实服务,虚幻的财富,哪怕是智慧和精神,只要和物质区分开或者和物质毫不相干,就会变得一文不值。

    若是帝王皇宫里的古玩文物多过所囤积的粮食布帛兵戈,那这个国家就离亡国不远了。哪怕是外无忧患,也会祸起萧墙。

    教育是智慧和精神的融汇结晶,更是如此。

    这点青柯深有体会并早已看透,所以他让云不羁南厢二人变卖了两座皇宫所有的书画文物,累计了巨额的财富,大兴实业。

    甚至暗中引导民间家中有用来做夜壶当墙纸的文物字画的百姓,高价卖给巨富商贾世家,换得巨额财富置办个体实业,造富了一大批人。

    不过月余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