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郡试中 (第1/1页)
周青这一房的巡视考官三人,为首的是儒雅的中年人,穿着八品官服,其身后二人,相对年轻些,穿着九品官服,他们身后还跟着七八个发放考卷的小吏。 这郡试每房的主考官,也是朝廷所派,而其他人则是当地学官所派。 看巡考队伍经过时,周青体内的玉如意一动,爆发出一道隐蔽的绿色灵光,落到了中年考官的身上。 中年人身体一震,不由转过身来,视线无意落到周青身上后,眼中不禁闪过一丝赞赏。 巡考队伍过去后,周青吁了口气,他刚刚耗费五十份功德发动了一个二等祈愿术,使中年考官在短时间内对他充满了好感。可以说是一下子从陌上变为了友善,不过副作用就是,等十天半月过去祈愿术的效果消失后,对方就会逆反性的对他产生反感,从友善又一下子变成了厌恶。 要不是周青命格不足,这次郡试把握不足,他也不愿意用这种副作用极大的歪门招数。 试卷发放下来后,一同送来的还有一个篮子。 篮子内放着白水、馒头、油饼、鸡蛋,还有三根蜡烛。吃食是供考生充饥用的,蜡烛则是用来晚上照明的。考试要考三天,篮子每一天送一次,大楚规定,不管贫富贵贱,都是一个标准。 试卷发下之后,小吏退出后就将房门给锁了,要等到明天早上小吏再次来送考卷、篮子时才会打开。考生饿了有食物充饥,若是想要方便,号房的角落摆着一个小小的木桶,你可以在里面解决。 这就是严防考生交流舞弊,就是要看其他考生情况都没机会,只能一心答卷。 周青在桌前坐好,把考卷拿出来,大致浏览一番后,心情不禁就放松了下来。 郡试考三天,每一天考一卷,分为上、中、下三卷,第一天考的上卷最简单,考察的是考生四书五经的,默写和释义。就是从四书五经中抽出一段话来,然后空出一段让考生填空,或是让考生翻译解释。按照周青的理解就是现代的填空题和句子翻译。 看完试卷后,让周青高兴的是所有题目都是他熟悉、掌握的,没有特别生僻和难解的。 其实就是普通考生,只要对四书五经和注解,背熟、精通后完全就可以答上来。只是题量太多,十张张考卷,虽然是填空和释义差不多也要写上万字。 这上万字还要尽量做到一个不差,这是用毛笔答题,可不像现代一样,写错后可以用改正液抹了,重新再写。 在这写错字了只能画叉勾掉,然后再写上正确的字,这样一来卷面就变得不整洁,考官判卷时对你的评价就会降低一等。 因此想不写差,就要字字斟酌,速度自然就快不起来。不过即使这样每次考试都还至少有一半以上的考生会写错。 毕竟这郡试关系着个人命运和前途,哪个考生能不紧张。 因为只要中了就是秀才,就是官身,以后即使不中举,也可以选择递补做官的,这比周青前世的高考还要重要的多。 何况就是前世那些,经历过半年两大考,一月一小考的高中生在高考时,还有不少紧张过度晕场的,何况古代这些十年如一日寒窗苦读,很少经历考试的书生了。 要是考过多次,有经验的考生还要好一些,那些第一次参加郡试的考生大都战战兢兢,十分的紧张。 这一紧张就往往控制不住手脚,手一哆嗦就写错了。而一写错,评价就会下降一等,这时再不是那种文采特别出色的,就注定要落榜了。 据说每一次郡试都有不少考生,一紧张写错字,知道自己这一科没有考中的希望后,大哭大闹,或是发狂的,这时考官为了不让他们影响别的考生考试,只有让兵丁把他们架出考场了。 不过周青连生死的大恐怖都经过了,此时自然不会紧张。往往是把题目反复阅读三遍以上,答案在心中又反复斟酌后,才不慌不忙的下笔,一个字一个字的写出来。 他上一世虽是读的理科却是练过书法的,再结合这具身体本身的记忆,因此一手毛笔字写的苍劲有力,还是非常不错。 古代科考,写一手好字也是非常重要的,字写的好了,不但考官一看就会有一个好印象,更是给考卷评级时的一个重要标准。 周青每写完一张试卷后,都会把其放到桌子的空旷处,好自然风干,以防湿墨叠压,污染了卷面。这样他不知不觉中就沉浸在了答题当中连**都忘记了。 等周青把最后一张试卷,也答完放好后,长出了一口气,活动了一下,因为长时间不动,而酸疼的手脚时,才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天已经黑了。再看别的考间中,大都都亮起了灯光,周青明白他们,应该还大都没有答完,看来他在这批考生中应该算答得较快的。再把十张试卷全部都检查一遍,确定没有错处后,才放心的收了起来。
然后拿出放着吃食的篮子,答了一天的卷子周青现在也是饿坏了,也不在意食物是凉的,就着茶水把三个馒头和两个鸡蛋都狼吞虎咽的吃了下去。 吃饱喝足周青感到自己很是疲乏和,想到明天还有更重要的考试,就躺到榻上,平复心情然后在然而然中就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辰时刚过,就有小吏过来把门打开,带来了新的考卷和篮子,并把原来的试卷封好带走。 等小吏锁门离开后,周青打开中卷一看是默写原文。 默写原文,就是围绕经书的内容和注释,出一道问答题,让后让考生把相对应的经书原文默写出来,这纯粹考察的是考生对四书五经的背诵和记忆。 这中卷看起来,只要把四书五经都背诵下来就可以答上,看起来好像很简单,其实却是要比上卷难的多。 四书五经加起来一共差不多十万字,要一字不差的全部背下来,除了过目成诵的天才,普通人又有多少能做到的?何况不是光背诵下来就行的,还要把经义理解透彻。 否则就是给你一段解释、注解,没有前后文对照,你又怎么能都反应过来是考的哪段话呢?那些夹带舞弊的考生,其实就是想带着经文纸条进来,来应付中卷的。 不过这中卷对周青来说却是最没难度的,他有玉如意通过祈愿可以过目不忘,早就把四书五经都印在了脑子里,因此他只是把试卷内容浏览一遍后,就开始安心答卷。 这次只有五张试卷了,需要默写的经文字数也不过是两三千字,只要是写的出来,花的时间反倒是比上一卷时少了许多,到下午的时候周青就都答完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