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七章 典韦请辞 (第1/2页)
历史上张邈少以侠闻,振穷救急,倾家无爱人,本性还是不坏的,如果在和平年代,应当还算得上是一个好官,两人到达城外后,张邈经过一番犹豫后,最后终于同意收容这批难民。并派典韦现在的上司带一千军士与这些老百姓一起在陈留附近建立五个民屯来安置这些难民。使他们有个固定的住所。由于这些难民现在是一无所有。一切都要靠官府救济。房子可以自己建,衣服现在是热天,不用穿多少,破了,补补还可以穿,一切都好解决,现在在他们面前最大的问题还是粮食问题。目前的二千多石相对于六千多人的难民来说最多只能支持一个来月,发动城内其它的世家大族捐赠,这些世家大族抠门得死,多者百来石,少者几石,也是杯水车薪。如果由陈乾和张邈两人向他们去购买,十多金一石,动则上万石,这笔费用可以说他们两人谁也负担不起的. 有些读者可能会说。陈乾他的酒不是很赚钱么?陈乾可以卖酒赚钱来养这些老百姓,然而大家可知道,陈乾还得考虑首阳山,首阳山上有上万的黄巾军,张宁现在没有其它的来源,就靠这酒与糜氏做生意来养活他们。如果陈乾在陈留造酒,自己的销路肯定是没有问题,但对张宁来说,这不是要了自己的那个小妖精张宁的命么?是人都是自己私的,也有亲疏远近,陈乾也没高尚到为了这些老百姓而不顾张宁那首阳山上万黄巾军的命运。所以要想解决这些难民目前存在的最大的粮食问题,还得从其它方面入手。 一个月的时间很短,二千多石粮食很快就会吃完的,为了解决这些难民的办法,陈乾想到了许多办法,诸如利用他比这个时代的人多了一千八百多年的知识,造出一些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东西,大赚一笔,然后用这笔钱去买粮等等。但后来仔细想想还是放弃了 ,这个193年可以说是一个大灾年。年初是百年难遇的冰灾雪灾,接下来就是蝗灾,旱灾。现在粮食已经是十几金一石,到194年,五十金一石,粮食比金子还贵。自己造出来的那些东西价格低了换不了多少粮食,价格高了,又几个人又买得起呢?老百姓肚子的问题都没有解决,普通的老百姓。根本就不会去买你所造的的诸如玻璃,上等纸张……等不能填肚子之类的东西。如果你能用泥士,沙子…..等东西能造出填饱肚子的东西出来,当然有人会买,(其实也不用卖了,直接给他们吃就是了。)然而以这个时代的条件和陈乾的技术,根本就没办法造出来,就算一千八百年后的今天。这也是一个难题。对于那些富人,那些世家大族。此时正在忙于屯积粮食,也不会买你的这些玩意儿,就算有些败家子会买,也只是小数。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至于酒现在之所以还比较畅销,那是因为现在灾荒现在还没有大面积扩散。现在的上层社会普遍好酒,首阳山上的产量又少造成了,如果等到194年灾荒最严重,所有诸候都开始禁酒时,恐怕那时对首阳山来说也是一个大的考验。 当然也不是制造出的东西没有人买,只是说陈乾想造出的东西没有人买,如果陈乾在陈留城大量生产火yao的话,完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然而陈乾现在还不想让这个社会进早地进入热兵器时代。如果让火yao和火yao的用法在这个是时代流行起来,那将是一个大的灾难,那次在首阳山炸毁李桓的部队后,场面之惨烈,让陈乾现在还有点后怕。后来张宁向他讨要配方,陈乾硬是硬着心肠没有告诉她,他准备以后再也不让这个东西出现了。 在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之后,陈乾最后决定,自己与张邈两人一起去鄄城找曹cao,毕竟解决难民的事,不是他与张邈两个人的事,曹cao现在是兖州牧,虽然他这兖州牧当得有点不正,但还是兖州牧,现在这些难民是曹兖州治下的子民,他曹兖州不得白得好处,和名声所有难题是他和张邈两人来承担,这次去鄄城,用张邈的话来说。就是拼掉几十年的交情不要,撕破老脸,就是抠也要从曹孟德的身上抠下一块rou下来。 不过在去兖州之前,陈乾还得做另外的一件事,这件事就是典韦向张邈请辞了。典韦现在为一个百夫长,是一个下层将官。是不能请辞的,要想离开,那就是逃兵,所以典韦向张邈请辞,首先找到的是陈乾,希望陈乾能够帮他请辞,对于典韦的请辞,陈乾是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是既高兴又不高兴,总之心中的感觉说不出来,因为他知道典韦请辞的理由,并不是他说的去投奔他在长安的一个亲戚,而是去首阳山。去参加张宁的黄巾军,去做他的大将军的美梦。这对陈乾来说,是一件好事,典韦是一员猛将,张宁身边有了典韦,那就就安全了许多,也轻松了许多。自己也就放心了许多。不过这一年多来,张邈对自己和蔡琰的照顾,可以说是关切极至。现在让他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