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 折服郑玄(二) (第1/2页)
黄忠。黄叙和郑玄的儿子郑益恩,三人走了进来。郑益恩看到火盆里烧鸡的竹简。心痛的跑了过去,把那里面没有烧完的竹简抽了出来。并气极地说道:““父亲,你老在做什么?怎么听信这个大胆狂徒的话,把你老人家这三年来的心血付之一炬呢” 郑玄看着郑益恩,幽幽地说道:“益恩,别管它了。既然世上已经流传出了完整的《孝经》,为父就没有必要再行整理了。刚刚这位陈先生所背诵的《孝经》,你也听到了,比为父子整理的要齐全得多。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此话不假。做学问不能闭门造车。世间之学问。要在世间学,世间问。不然贻笑大方。为父想通了,决定不再隐居了,你快去叫你娘亲,准备酒食,为父要与这位陈先生详谈” 郑益恩恶狠狠地看了陈乾一眼后,走了出去。 陈乾一笑。对郑玄说道:“当今天下大乱,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乾忧心如焚。一时口不择言。得罪先生之处,还请先生不要见怪。乾让先生烧了先生多年来整理编注的《孝经》,他日乾定当送先生全套的儒家经典。” “那玄在这里先行谢谢了。玄有一个疑问,不知当问不当问”郑玄告谢道 “呵呵,郑君有何疑问尽管问,乾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陈乾笑着说道。同时也向郑玄介绍了黄忠和黄叙两人 郑玄有些疑惑地看着陈乾说道:“先生自己称为陈乾陈补之,是否便是蔡伯喈之婿的那一个陈乾陈补之?由于时代久远。战乱不断,据玄所知,洛阳皇家藏书楼大火之后,大多数经书荡然无存,就连孔北海为孔子的第二十代孙,都没有全套的典籍,先生又如何有之? 晕,自己与郑玄说了半天的话了,这个郑玄还不知道自己是谁。看来这个郑玄真的是有点读书读物傻了。于是尴尬地说道:“陈乾正是岳父蔡公之婿,他老人家的长女正是乾的妻子,对于我为什么会的全套的儒家典籍,容乾以后再现说吧,乾这次来,是有事求于郑君,还请郑君帮忙“ 郑玄听到陈乾真的是蔡邕的女婿之后,一下子紧张的神情放松下来,急忙招呼陈乾等人入坐。 等陈乾等人坐定之后,说道:“既然然陈先生为蔡伯喈之后,有事但说无妨,老夫有帮到的,尽量帮助你” 陈乾点了点头说道:“乾这次来,一是想让郑君出山,为天下苍生做一点事,其次也是为先生的家乡之事而来。乾这次奉兖州牧曹公之命,带兵前去北海,希望孔北海能看清大势,归顺曹公,这样就免去了郑君家乡的兵灾。乾不喜欢打仗,能够不用战争解决的问题。就尽量不用战争,毕竟战争是要死人的,死的都是我们大汉的老百姓,伤的也是我大汉的无气。郑君你与孔北海相交甚深。乾想请先生先与乾一起去北海劝说孔北海。让他不要做错事。” 郑玄的脸色变得有些不好看了,许久之后幽幽地说道:“玄为一老朽,这事恐无能为力,孔北海为圣人之后,一代名士。有大志,心怀天下、济危靖难,匡扶汉室,玄不能劝人不忠。” 陈乾沉默了一下说道:“郑君,你老可知道乾最初的志向是什么么?呵呵,刚开始时,乾与郑君你都是一样的想法。那就是找一个地方隐居起来,不问世事。然而这一年多来的所见所闻,让乾感觉到我们这个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了,乾作为这个民族中的一员,不能不顾国家和民族的存亡,而置身于事外。如今大汉已经名存实亡。各路诸侯纷争不断。而受苦的却是那普通的老百姓。乾居住的陈留郡,在黄巾之乱以前,人口为三十万户。八十六万余人,然而十年的混战,如今剩下来的不及八万人,十不存一。乾为救乾的岳母。经过故都洛阳,原来一个上百万人的都会,如今却是一片虚墟。乾从长安回来的一路收拢留下的老百姓,最后不到六千人。长此以往,不用长城之外的草原民族的侵扰,我大汉民族也有亡国灭种的命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此乾便放弃隐居的念头,决定辅助曹公。涤平群雄。让天下重归一统。乾这一次带兵去北海,也就是为了实现这个愿望。孔北海为圣人之后,在世间多有贤名。虽然他无自立之心,然而他有自立之实,乾不想与他兵戎相见。所以想请郑君与乾一起去见见他,让他与曹公联合。大家共同为建设一个新的世界重现我大汉的辉煌。” 郑玄说道:“天下诸侯何其多也,陈先生为何要选曹公,曹公治世之能臣,乱世之jianian雄,此人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