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电脑回三国_第二十八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八章 (第1/2页)

    “朱门酒rou臭,路有冻死骨”这是陈乾回到陈留城后,看到黄忠代自己率军“剿匪”送回来的粮食时的真实感受。这些日子。黄忠差不多每天都要差人送回粮食,有时是一万石,有时是二万石。从不断绝。这个结果是陈乾没有想到的。在他看来。这些年来天灾人祸。普通的老百姓手里早就没有粮食了,那些世家大族。地主、富户手中的粮食应当也不会有太多。毕竟“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然而黄忠的收获让陈乾觉得自己错了,而是大错特错。于是本来想叫黄忠年前回来,最后败变了主意,不然没有叫黄忠回来,而且还令从鄄城送曹秀姐弟回来的曹叙再带五千人过去。“剿匪”的地方也不再限于陈地,而是整个豫州。豫州原来是袁术的势力范围,袁曹之战后袁术败了,便对豫州失去了控制。归于曹cao,而这次曹cao的兖州之变,豫州当地的一些官员趋机脱离了曹cao的控制。陈乾知道曹cao以后的发展必定是战据徐州和豫州,自己派黄忠过去。第一个目的当然是为了粮食。其次就是要趋机削弱豫州的世家大族的势力。以便以后能够更好的治理。

    陈乾来自己后世,而且学的还是历史,对于世家大族的认识比一般人深刻得多。在他看来,我国古代的一个个政权之所以寿命不长,短的几年,长的也就只有三百来年。表面上看起来是因为这个原因那个原因灭亡的。但其根本的原因在于土地的过分集中。宋代之前,土地主要集中在世家大族的手里,而宋之后则集中在大地主的手中。一个朝代的更替,其实就是土地的一次重新分配过程。西汉之所以能够兴起。在于秦末的混战。由于秦朝的统一战争和后来四年的楚汉相争。让中原的人口大量的减少,世家大族也在这次混战之中被消灭。普通的老百姓,劫后余生之后,因为人口的减少,而得到了自己生存所需的土地。再加上一个朝代开国之初。采用休养生息的政策。这样。西汉之初的百年之中,社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慢慢走向强盛。然而就是这个朝代的开国之初,也种下了这个朝代的灭亡之因。每个朝代的建立。都离不开一大批功臣。老大做了皇帝。那与他一起打江山的那帮兄弟,便成了王候将相。得到了大量的封赏,而这些封赏,最主要的莫过于土地,少的几十亩、百亩。大的则为万亩乃至一郡、一国。成为新有世家大族,早期,由于地多人少,这些问题并不突出。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安定,人口越来越多。土地问题也就出现了。人性是贪婪的,这些新的世家大族为了自己的发展,便开始大量地兼并土地。经过百年或者两百年的积累。最后全国的土地也就集中到小数人的手里了。从而出现大量的无地或者少地的老百姓。小些老百姓,因为无地或者小地,遭受世家大族的的剥削。生活无法过下去,到了一定的时候,也就不得不爆发起义,从而导致辞了一个朝代的动摇和灭亡。这也就是西式汉末的赤眉军起义,东汉末的黄巾起义,以及后来唐末的黄巢起义,元末的红巾军起义,明末的李自成起义的根本原因所在。现在是东汉末年,虽然经过了这几年的****。世家大族的势力还很大。土地虽然有些分散。但是还是大部分集中在他们手里。要想这个社会早日稳定下来。少点起义,少点黄巾军、山贼的叛乱,就必须进一步对世家大族进行打击。

    现在的世家大家除了对土地的zhan有造成了农民起义之外,另外朝廷的动荡不安也与世家大族有莫大的关系。不管是西汉,还是东汉。官员的任免都是推举制。由于朝庭开始建立的时候,就形成了新的世家大族。这些世家大族从地方到中央,从中央到地方,把持着官员的推举权。人都是自私的,他们在推举人才时,很难做到公平公正,那些被他们推举出来当官的。大多数都是他们自家的子弟。既使是有个别的有些才能,但他们也只不过是一个点缀而已。并不能改变什么。朝庭到后来,就这样被一家或者几家的世家大族所控制。东汉末年朝政混乱。便这这些把侍朝庭和几大世家之间争权夺利的结果。或许曹cao看到了世家大族的危害。所以在曹cao时期限,曹cao是在打击和控制世家大族的发展的。最有明显的就是荀或之死。荀或是曹cao的第一谋臣,对于曹魏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没有荀或。曹魏可能就要晚建立几年,甚至还建立不起来。曹cao这人虽然好杀,多疑,但好象对忠心为自己建功立业的功臣,还算是不错的,没有刘老三的烹走狗。没有朱重八的火烧庆功楼,也没有老赵的杯酒释兵权,然而荀或的死,却非常的令人怀疑,世人都说荀或中因为反对曹cao当皇帝而被曹cao逼死的。不过在陈乾看来并不是这么一回事。荀或为曹cao集团的核心人物,如果没有相同的目标那是不可能作那么久,什么拥曹或者拥汉都是表层现象,陈乾认为,荀或是死于曹cao打击世家大族的这条政策上。荀或所在的家族是颍川的荀氏。颖川荀氏在1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