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现代王_第四十七章:退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七章:退路 (第2/2页)

去增援乌达海,一定要把阵地守住,否则就别回来见本帅。”

    承坛德领命,飞身上马,直奔中军大营。

    洪承畴眼下还有不到三万兵马,其中两万是步兵,骑兵不到一万,这仅剩的一万骑兵,是目前最有战斗力的军队。这支骑兵跟着洪承畴已有六七年,从西北一直打到东北,战功烁烁,乃洪承畴最为倚重的王牌军队。

    一路杀来,这支骑兵损失也很惨重,从最初的四万人,到现在只剩下不到一万人。但剩下的这一万士兵,个个儿身经百战,作战及其勇敢,对洪承畴更是忠心耿耿。

    洪承畴将这支骑兵编入中军,分为四个营,分别交由乌达海和周铎统领,若不是非用不可,洪承畴不会轻易派出这支骑兵。

    洪承畴清楚,左侧阵地稍显薄弱,一旦让清军扯开口子,情况会变的很糟。但他又不敢贸然调右侧和正面阵地的兵源,万一清兵发起全面进攻,那可就太被动了,无论如何,正面阵地绝对不能丢,否则就是灭亡。

    眼见云泽越来越被动,王烈急的嗓子都喊哑了,可任凭他怎么用力,就是杀不进包围圈。高康也很急,尽管他的功夫比王烈稍好一些,但没有打仗经验,护住自己绰绰有余,要独挡一面还差着一截,所以也难以杀进包围圈。

    云泽以为自己收着打、让着打,清兵也会收着、让着,可转了几圈,这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清兵瞪着牛眼,下手一个比一个狠,兵器都是奔着云泽要害而来。

    云泽试图让出包围圈,把王烈和高康拉出战团,然后退到壕沟边,做做防守的样子就行,只要不让乌达海有闲话说就好。

    可是他越往后退,清兵就攻的越凶,眼看已经退到壕沟边,身后已无路可退,如果壕沟稍微窄一点,他还可以越过壕沟,可面对近三米宽的壕沟,哪怕他用尽全力,也不可能跃的过去。

    “恩公,不能再让了,这是战场,不是佛堂。”王烈早看出来,恩公在让着打,尽管他不知道恩公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绝对不能看着恩公掉进壕沟,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

    虽然已经没有退路,云泽还是不想发起进攻,一边挥刀自卫,一边冲清兵喊:“各位兄弟,我们无冤无仇,大家还是散了吧,何苦要以死相搏呢?”

    大部分清兵听不懂汉话,稍微愣神后,继续发起猛攻;能听懂汉话的清兵,也只是报以仇恨的冷笑,根本不搭话。

    云泽叹了口气,环顾左右,试图寻条退路。可此时的战场哪有退路,到处都是你退我进的拼死搏斗,若说真有退路的话,那就只有逃出战场、或者彻底倒下。

    云泽当然逃不出战场,不管为了什么,他已经加入战争,那就只能打到底,只是尽量做到不伤清兵而已;当然,他也不会容许自己倒下,在那座小山后,还有挚爱他的人在等着,所以,他必须顽强下去,必须活着离开这里。

    在云泽左侧五六米处,有一条已被鲜血染红的通道,乌达海带着明兵,正同清兵打成一团,通道两端堆满了牺牲的士兵尸体,明兵较多,清兵也不少。显然这条通道对两军都很重要,明军拼命死守,清军拼命猛攻,一条不足五米宽的通道,双方你来我往,展开激烈而残酷的拉锯战。

    在淡淡的秋阳下,地上的鲜血格外刺眼,那些伤重的士兵,有的在地上打滚,身体扭曲,样子狰狞;有的不住惨叫,声音凄惨,犹如哀鸣;有的无声无息,静静躺在地上,瞪大双眼,无神望天。原本秋阳普照,秋风微吹,一片安静祥和的大地,却被战争践踏,被鲜血与死亡撕碎。

    云泽清楚,若要退回明营,只能向通道杀,除此以外别无他路。就在云泽观察战局的瞬间,忽觉左胯传来一阵剧痛,低头一看,原来一根铁棍砸在了左胯上,正好砸在被王廷相踢过的地方,那种痛无语形容,他用力咬牙,这才没叫出声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