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五四回 两只乌龟 (第1/3页)
在参谋部的战前推演中,也有建奴利用复州城拖住复辽军,然后主力出击,在复州城下与复辽军决战的可能。 不过考虑到复州距离金州近,而距离辽阳很远,建奴应该会镇江而不是复州附近作为战场。 “辽阳那边一直都没有什么消息,不过建奴的骑兵机动能力很强,咱们也不能不防,”茅元仪凝眉看着面前的大型沙盘,对于这上面的山河城镇早已是了然于胸。 “不能依赖辽阳那边的情报,让灭虏营左掖、破虏营左哨、破虏营右营的斥候向前探查得更远一点,他们的任务就是警戒前方,如果建奴真的有动作,那一定要及早发现,”李彦凝重地说道。 复州之战与两次金州之战全然不同,两次金州之战中,建奴轻视了复辽军,建奴的兵力也很清楚,对于复辽军来说,差不多是敌暗我明的情势。 与前两次金州之战可以制订详细的作战计划,谋定而后动不同,这一次复辽军面对的变数可能比较多。 经过两次金州之战以后,李彦料想建奴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建奴肯定会将复辽军作为主要对手来看待,并且充分估计复辽军的战斗力,如果他们继续轻视复辽军,李彦自然再高兴不过,不过这样的可能性似乎很小。 建奴一旦重视复辽军,就不会再犯从前的错误,建奴很可能倾全力来对付他们,不仅是兵力上不会再是几千人的规模,很可能就是数万人的大型会战,在战策上,也一定会精心设计,很难说不会布下陷阱给复辽军钻。 参谋部的分析也认为建奴大概不会强硬地攻城,这毕竟不是建奴的强项,当然也不是绝对不可能,建奴可以动员大量的汉军作为炮灰。就像上一次金州之战,以前从前的战事一样,用汉军掘开城墙,充当攻城之中的炮灰。不过在以前的战事中,似乎能够让建奴这样做地机会也不多,守城的明军不是逃窜。就是自大地出城野战,也只有金州城,才让建奴知道了什么是坚城。 在金州吃了大亏,建奴继续来触这个霉头的可能性不大,可能性最大的就是想办法引诱复州军野战,尽量发挥建奴骑兵的优势。 要想找复州军野战,镇江堡是第一选择,那边距离金州远,倒不是说建奴担心金州这点兵力。而是距离远了,建奴军很容易掩饰他们的行动。 这个时代地通讯和交通条件都很落后。复辽军在可以使用地兵力上不及建奴。机动能力又相差许多。要是在野战中被建奴抓住破绽。雷霆一击。很可能就会因此灰飞烟灭。 这种情况就好像兵战棋行棋中。不去探地图。或者是无法探明地图。完全不知道对手在做什么一样。无论做什么总会受到限制。缩手缩脚。 “要我说就大军开过去。一鼓而下。偏偏你又顾虑伤亡。打仗哪有不死人地?”一年多地军旅生涯。王国兴倒是显得粗豪了许多。 “一将功成万骨枯。国兴你倒是有作名将地风范。”李彦笑了笑:“为了一个复州城。没有必要牺牲太多人。复州营也可以尝试新地战术。就看他们能打得怎么样了。” “那你又疑神疑鬼地?”王国兴翻了翻白眼。 “不谨慎不行啊。”李彦摆了摆手:“说到底还是咱们作战经验不足。虽然说这次双方投入地兵力目前还不多。但是在辽东这个战场上。就是涉及大数十万兵力地大型会战。咱们这也是历练和学习。” “建奴在复州做起了缩头乌龟,这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建奴在辽南地既定策略就是死守,咱们兵力少了打不下来,兵力多了后方空虚……”茅元仪见话题岔开。这个时候才有机会继续分析刚才的战情。 “我倒是期待建奴趁虚来打金州。”王国兴笑道。 李彦摇了摇头:“建奴应该不会来金州。再说,我们守住金州要多少人?” “哪怕建奴来个三五万。只要一营主力,加上城守炮营,以及地方上的动员,建奴想要打下金州城,也不是那么容易地!”金州城两侧的堡垒建成以后,复辽军曾经组织了几次实战演习,结果这样的城防布局显示出极其强悍的防御力,茅元仪才能够拍着胸脯做出这样的保证。 “那咱们就留一个营,带上五个营,哪怕是与建奴主力遭遇,也不怕他,”王国兴豪气地大声笑道。 “是不怕,最多大家两败俱伤,建奴想要啃掉一万复辽军,哪怕是野战,不填个两三万人进来,也不可能。问题是咱们手上的主力要是没了,这金州城也留不下,谁知道还有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倒是建奴蛰伏一段时间,说不定又恢复了元气。”李彦有些丧气地说道。 在来辽东之前,他甚至也想过这样的情形,偏师出击,哪怕是全军覆没,也会给建奴造成难以弥合的损失,这样地战事只要多来上几次,建奴不死也残,这就是他的放血策。 但是真正走上战场,他就知道原来的想法简单了,建奴现在能够动员的主力在十万左右,杀伤两三万,主力一两万,建奴确实损失不起,但问题是其他的明军能不能抓住这样的机会? 陶朗先一案让李彦认识到大明官僚体系中存在的一些阴暗,李彦觉得哪怕是自己做出这样的牺牲,用手下的兵力去换建奴地兵力,大家拼着放血。 要是出了这样的事情,李彦恐怕自己就再也没有领军的机会,他身后的官僚体系是绝对不会给他这样的机会的。 李彦越来越看得清楚,有些事情是不能依赖别人的,只有自己才能信赖,只有自己手上的力量才是真正的依靠,这是他动手在金州搞出,试图在金州建立起完整工业生产基地,以及在军中推行兵战俱乐部等阶体系地原因所在。 李彦想要在金州建立一支完全属于自己地力量,不要说造反。只是在必要的时候,能够让某些人投鼠忌器,不敢轻举妄动即可。 正因为如此,李彦知道自己手上地军权不能轻易失去,不然肯定有人会落井下石。 王国兴也笑了笑,灭虏营是他亲自带起来的。真要和建奴拼个同归于尽,他又哪里舍得。 “现在只能是小心打探辽阳的情报与辽南战场的情况,别给建奴阴着了,要是广宁能出兵牵制一下就好了,”王国兴咂了咂嘴,略带嘲讽地说道。 王化贞在广宁倒不是没有动作,不过那些动作有些寒碜,好几次都是在辽河西岸试图渡河,然后看到东岸地建奴兵就一哄而散。根本不能构成真正的威胁。 “要是给我六万兵,我就能打到辽阳去!”王国兴总是会拍着胸脯,大声道出自己的志向。 “那也要是灭虏营这样的精锐。真要是广宁那些乌合之众,莫说六万,就是六十万也不济事,”李彦苦笑着摇了摇头:“我只希望他们能守着广宁,就那六万兵压在辽河以西,建奴也不能全力南下。” “王化贞虽然不济事,说得比做得漂亮,不过他整天叫嚣着要收复辽沈,还是能够建奴一些压力。哈哈!”王国兴大笑说道。 “那也要这只纸老虎别被捅破了才行,”李彦笑了笑,广宁的位置还是蛮重要的,对建奴的威慑始终都存在。 不过等到建奴彻底认识到明军没有任何野战能力,到了那个时候,别说是六万驻军,就是十几万也不能牵制分毫了。 好比历史上广宁之战以后,努尔哈赤东征朝鲜,北征林丹汗。辽西的明军主力就没有起到丝毫牵制作用,每次都是等着建奴打过来。 当时也有文官说毛文龙不能牵奴,反为奴牵,其实这句话同样能够用在辽西的明军身上,哪怕是孙承宗、袁崇焕时期,也是如此。 好在这个时候地建奴应该还不至于如此轻视广宁的明军,总归还能有些作用,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