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零一回 血色战场 (第1/2页)
弱弱地说一句,偶终于回来了!本来只请两天的会是两个月,码字全凭一口气,这口气xiele,竟然就一泻千里了。几次打开电脑中的文档,都接不上来,这一次,经过几天的酝酿,终于能够重新开始,有了这口气,有了这个开始,后面就好说了!希望大家还能找到看书的乐趣,多谢大家,为之前的断更,说声抱歉!弱弱地做个保证,这个月,争取全勤吧!然后,坚持到全本! —————————— 正面的战场胶着而激烈,这是一次数万人的正面会战,明军的身后就是汤站堡,身前是数万建奴大军。 东江军精锐云集,发起这次罕见的主力决战,这场战斗的胜负,甚至可以说将会决定双方未来一段时间的走势。 如果东江军能够赢,哪怕只是击退眼前这数万建奴大军,那么从此以后,明军在辽东战场上,将彻底占据优势,他们甚至可以改变之前的蚕食策略,改为主动进攻,大军威压,进一步地压缩建奴的生存空间,从而逐步恢复辽东故土。 反之,如果东江军输了,东江军精锐遭到严重的损失,那么之前建立的三个方向联动的战略逼迫态势,就会缺了最为关键的一环。 要知道,东江军是目前辽东三镇当中,军力最强的一个镇,如果他们的力量遭到根本性损害的话,那么,不仅东江镇将丧失进攻,甚至牵制的能力,也将表明复辽军的实力,还是不足以和建奴正面对抗,还是的继续采用之前的战略战术。 就这个意义上来说,汤站堡之战,对双方的意义都极为深远。 作为东江军的最高统帅,亲临一线指挥地骆养性脸色凝重,全然没有平时大大咧咧的模样。 正面战场的作战情况不断报到他这里,他甚至也能够看到战场上发生的情况,但是却无法进行更多的调整。 复辽军系统地战术动作。都有作战cao典可以参照。眼下在战场上发生地这些。全部都是cao典上有过地战术。战场上地指挥官。只要让手下地士兵。按照cao典。在合适地时候执行标准地战术动作就是。 对于对抗建奴地车。复辽军已经有丰富地作战经验。并摸索出一套应对办法。也就是远则用炮轰。打中了。可以破坏车;打不中。也可能杀伤车后面地步兵。 车在战场上地作用。有点类似后世地坦克。不过速度更慢。本身也不能提供火力。应对起来也不会那么复杂。 复辽军虽然已经开始将火炮集中起来使用。以充分发挥火炮地杀伤力。不过。受到这个时代火炮威力、射速等方面地限制。要想凭借火炮彻底打掉车阵。是不太现实地。哪怕是直射命中。一些小点地野战炮都无法击毁一辆车。 等到车毕竟以后。火炮只能回撤。然后用重步兵顶上去。 重步兵结成地密集枪阵。顶住建奴地车。使其不能冲入明军地阵线。而长枪兵身后地火铳兵、掷弹兵。则使用不同地方式。不断杀伤车后面地步兵。 前面的长枪兵顶住车,后面地长枪兵就用枪杆推搡,有的车就给推得发生了侧翻,从而失去威胁。 车后面地建奴步兵,在靠近以后,会试着用弓箭直射,甚至直接撞向枪阵,试图冲开眼前刺猬一样的长枪阵,其结果往往是身上多了几个血窟窿。 东江军地重步兵全身披甲,都是一式的重型板甲,由重步兵组成的战阵,就好像是一座钢铁的堡垒。 如果说,之前的明军通常用车阵抗衡建奴的骑兵,那么复辽军的重步兵就是车阵,与车阵相比,重步兵的机动能力更强,防守不弱,防守中的攻击性则更强。 建奴的车虽然高大、厚实,但是在遭到炮火侵袭过后,已经一片零落,明军的炮火射击频率高,又是开花弹,建奴冲阵的步兵遭受到极大的损失。 这是一场冷兵器,同正在兴起的热兵器之间的战争。 阵型混乱的步兵无法冲开东江军的重步兵阵型,而在较近的距离上,明军的火炮,以及投掷性火器,站在土台上的几排火铳手,又用更密集地火力倾泻在建奴军的头上。 一时之间,正面虽然僵持着,但形势开始逐渐偏向明军。 然而,站在土台上指挥作战的骆养性等人,并没有因此而松一口气,因为建奴最精锐的骑兵尚未出动。 不能打垮建奴的骑兵,之前的一切战果都会化为乌有。 在车无法破阵的情况下,正面的交锋已经沦为单方面的屠杀。 虽然,东江军也有伤亡,特别是那些提供掩护的火铳兵,在与那些窜进来的建奴单兵搏斗时,难免有所损伤。但是凭借着严格训练出来的精良战技,以及有利的战场形势,一个火铳兵的伤亡,都能抵消对方几个,甚至十几个突进来的步兵。 如果上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